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贾古董计骗吉三官

2024-01-19 17:47360

江南水乡梧县有个做丝生意的掮客,姓吉,因他排行第三,大家叫他吉三官。吉三官的父亲祖父也做丝掮客,还倒腾些古玩,到吉三官辈里,免不了也弄点古玩卖卖。不过,他不精于此道,也从来舍不得花大钱,所以进进出出大都是些不上品的东西,赚不了什么钱。好在吉三官也只当它是消遣,不十分在意。

有一次,他路过一家陶瓷店,看见店铺地上放着一对仿明彩釉花盆,五色斑斓,很是好看,标价银元五块。吉三官过去还了半天价,以四块银元五十个铜板买了下来,高高兴兴地捧回了家。此时正值重阳节,金菊盛放。吉三官家的天井里栽的两盆“绿玉簪”开得正好,他连忙把“绿玉簪”移进盆里,五彩古盆衬着淡雅素净的花,看着别有一番惬意。

这天,吉三官没出门,正在天井里看着“绿玉簪”,一个自称姓贾的做古董生意的人登门造访。吉三官把他让进堂屋,说过几句话就把自己的收藏让他看了。贾古董看了笑笑没说什么。吉三官自己清楚,自己几样物品没噱头,并不指望做成生意。闲谈一会儿,贾古董便起身告辞,吉三官也没多留,送他出门。走过天井,贾古董忽然在两盆“绿玉簪”跟前停了下来,吉三官当他也喜欢这菊,正要介绍,却见贾古董俯着身子仔细地在看两个盆。半晌,贾古董侧转脸对吉三官说:“三老板,这两个盆割爱了吧。我出个好价钱!”

吉三官以为他开玩笑,可贾古董却一脸正经。吉三官一怔,信口说:“家传的这两个盆,人家说是明正德年间的彩釉,有人出两百银元,我舍不得卖。”

贾古董听了并没吱声,索性蹲下身子,把这盆底倒过来细看上面打的印记,然后又把彩釉研究了半天,嘴里只是自个嘀咕:“像倒是像明彩釉,只是釉色太新,是不是仿明的?”这样许久,忽然问吉三官:“我出八十大洋,吉老板卖不卖?”

吉三官听得,心里一阵狂喜,脸上却不露声色:“这家伙怕刚出道,是个孱头。”他知道古董商都有一套粘缠人的本领,见了中意的东西,不依不饶,死乞白赖一直要到手为止。吉三官搭了架子,只摇头说不想卖。

贾古董果然会粘缠人,拉了吉三官重又回到屋里坐了。“三老板,自古漫天讨价就地还钱,你说个准价,这第一回生意一定要做成才是!”

吉三官装着沉吟,半晌才说:“好,饶二十算一百八十,少一块大家就不用说了。”

贾古董又还价,你讨我还足足有半个时辰,吉三官咬定一百大洋。贾古董想了半天说再打一个九五折扣,五块银元三老板你就当替我这新结识的朋友开销一顿饭钱罢了。吉三官却坚持不肯再让。

贾古董看看已经无望,叹一口气说:“罢罢!三老板,我也不饶了这五块钱。”他顺手拿了桌上一个黑不溜秋的墨海说:“小弟案头正少个贮墨的东西,这算个添头给了小弟。”

吉三官正怕丢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生意,一个破墨海,不值钱的货,当下顺势答应了。

贾古董很高兴,立即起身和吉三官到天井,帮着把“绿玉簪”翻移进原先的瓦盆里,让吉三官找些草绳把两个仿明彩釉花盆仔细缚好,又拎了拎,看看结实,就待出门,又记起那个墨海,回屋里拿了,告别吉三官出门。

吉三官心里好不高兴,四块半银元竟换了一百大洋,揣个瓶子要去打一壶陈年绍兴酒来自家庆贺一番。

吉三官出门走过一段路,旁边是一个废墟,到处碎砖瓦砾。忽然吉三官眼眸子里觉着一点触目,看过去,瓦砾堆边一堆五彩碎瓷。他心里一顿,连忙走过去,细看,却是自家刚才换了一百大洋的两个仿明彩釉花盆的碎片,旁边散着的草绳也正是自己找出捆缚这盆的。吉三官自语:“这贾古董如此不小心怎把花盆跌碎了,整一百大洋呢!”

心里话还没说完,猛觉得不对,刹那间把这贾古董前后行径细细筛想了一遍,拍一记自己巴掌:“上了当了!这家伙一定是把这仿明花盆做诱头诓了我,他真正要的是那墨海!”

他第二日便去省城两家古董店打听,把那墨海的样子详细说过,两家古董店的人都说:“照你说的怕是窑变的‘霁红’,果真是,三千大洋怕拿不下呢!”

吉三官听了只是跺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揭秘:明代土豪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奢靡之风遍江南有明一代,商业高度发展,嘉靖以来,工商业勃兴,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当时的徽商以鱼盐为业,家中白银有上百万两,家产二三十万的不过是中小商人。而明初崇尚俭朴的风气逐渐消退,富豪们开始享受、炫耀生活。顾炎武评论说:“自神宗以来,黩货

0评论2024-01-2570

猫和猫碗——投资中利用信息的盲点
猫和猫碗——投资中利用信息的盲点在一个古老而闭塞的山村里,一个考古学家想收集古董,他想山村里的村民大多没有出过山村,都很贫穷愚昧,一定不知道古董的价值,如果自己真的能见到一件古董,一定可以以很低的价钱收购回来。这个考古学家在山村里转了几天,

0评论2024-01-2561

唐朝古董
李忠是厂里的锅炉工却喜欢读书看报,可他看得都是一些街头报摊上的小报,内容大多为某地发生了持枪抢劫案,抢走银行几十万元;某地又发生了诈骗案,多名妇女被骗财骗色之类。由于这个原因,李忠早早就落了个近视眼,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不熟悉他的人总会把他

0评论2024-01-2458

一块石头的价值
一个商人,花一百万元从古董市场买回了一块玉石。那块玉石年代久远,非常珍贵。为此,商人欢喜备至,经常独自把玩,从不示人。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有胜也有败。一次,商人因投资失误,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商人很自然地想到了那块玉石。如果将那块玉石卖掉,

0评论2024-01-2465

真假《懒猫》图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话用在杨庄的汤小碗身上再恰当不过。杨庄人就是想破脑壳也想不到,村里又穷又懒手脚有些不干净的汤小碗在城里混了几年居然会摇身一变成了黄海城里风生水起的房地产老板。难道真的走夜路撞上狗屎运捡到了狗头金?说起这个

0评论2024-01-2461

完美的丢失
完美的丢失一个商人,准备做古董生意。一天,初涉古董市场的他,花高价获得了一个年代久远的花瓶。在他准备转手出售的时候,一个客户认真地看了看花瓶,说:“东西不错,可惜瓶边被碰了几个小口子,如果不出现这些小口子,那就好了。”商人戴上眼镜仔细一看,

0评论2024-01-2448

自愿“减产”的派克公司
派克钢笔作为全球高质量书写工具的领导者,一直以它的高档名贵、品质优良闻名世界。然而,20世纪中叶派克钢笔曾濒临破产的边缘。当时来自匈牙利的贝罗兄弟发明的圆珠笔,凭借比派克钢笔“实用、方便、廉价”的三大优势,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挤占了派克钢笔

0评论2024-01-2360

古董行家“刘一手”
京城里都知道古董行里有一位行家高手,大名刘天明,人送雅号“刘一手”,是说他鉴赏古玩字画,连眼睛都不用,只拿手那么细细一摸,这古董的年代价值,便能准确判断真伪。因而,他在京城里,是个很有头面的人物。据说,宋高宗还把下面进贡的古玩,偷偷让太监请

0评论2024-01-2349

百年浊酒
百年浊酒冯磊在外省读大学,暑期回家,一进家门,爷爷老冯头就喜滋滋地告诉他:“今天是个好日子。”原来,以前冯家是个大家族,人丁兴旺,财力雄厚。冯家有位先祖,尤好美酒。在他临终前,曾让家人在地下深埋了一坛老花雕,言明这坛酒百年之后,由子孙后代挖

0评论2024-01-2291

古董买卖
收古董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眼力,同时也要靠运气。当然了,好的眼力是从失败中提取地。收古董能一夜暴富,所以热衷于此行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是古董贩子,只是对古董有一种特殊情怀。工作之余,逛一下古玩市场地摊,是一种乐趣。有时碰上心上的物件,价钱不超百元

0评论2024-0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