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2024-01-23 17:44580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新儒学”,甚至许多人还将朱熹的思想奉为正统。

这样一个成就极高,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故事不少。普通老百姓们并没有正经的读过书,所以 并不知道朱熹的思想学说,他们对于朱熹这个人的认识,全都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了解的。

《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朱熹幼时聪慧,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因为他又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经常会问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他的父亲自朱熹明事理开始,就对朱熹进行严格的教导,对于朱熹的教育十分的看重。朱熹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朱熹的父亲指着天说:“这就是天。”朱熹立马反问:“天上有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朱熹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也经常在地上用手指比划。有一次他就直接问自己的父亲,“地又是什么?”问天问地,追问到底,但是“天地”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所以他的父亲经常被朱熹问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朱熹到同安县赴任的时候,路过夹漈草堂,于是下马前去拜访郑樵。郑樵有礼的将朱熹迎了进门,然后断出一碟姜和一碟盐招待。朱熹的书童见了当时就不高兴了,但主人说话他就没有插嘴。

朱熹将自己前阵子写好的手稿拿出来,递给郑樵,并请求郑樵给予指正。郑樵恭敬的接过手稿,将其放在桌上,然后点燃了一支香。香烟袅袅,屋内顿时一阵芬芳。

恰巧这个时候,窗外吹进来一阵风,将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页页的翻了篇。郑樵这个时候却像是春风醉人一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将手稿还给了朱熹。郑樵与朱熹彻夜交谈,一共谈了三天三夜,朱熹收获良多。临走之前,为了表示感谢,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赠给了郑樵。

朱熹和书童出了门,书童就 不满的对朱熹说:“那老头子看上去也不是什么贤人呢,对待相公也颇无礼了些。不说拿出好酒好菜,但也不能只拿一碟姜和一碟盐对付呀!”

朱熹笑着说:“盐从海来,姜长于山中,有山有海,是尽了大礼了!”

书童又接着说:“可是相公这么郑重的请求他,他却连手稿都不看一下。”

朱熹解释道:“风吹动手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看了,并且看完了。再说他特意点燃香,已经是对我的大尊重了!并且之后他给我提了不少的好意见,让我收获良多。”

书童仍然有些不满,说:“可是您大老远来看他,客人出门他却不来送一送。”

朱熹笑着说:“他送到草堂门口,就已尽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做学问的人,每分钟时间都很宝贵啊。”

正说着,草丛里飞出了一只五彩雄鸡,主仆两人不禁转头看去。正看见郑樵还站在门前,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朱熹转头对书童说:“你看,他还在门口站着,送客不忘读书,真是个贤人啊。”

虽然不知道这些故事的真和假,但是光从民间流传的故事,就可以看出朱熹本人在民间的影响很大,声名也不错。这些故事,全都展现了朱熹不同的优点和贤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宋孝宗即位后,也想整顿朝纲,抗击金兵,收复大宋疆土,因此一度出现了较好的局面。他即位后不久就下诏书,要大臣们对朝廷政治提意见。曾任泉州同安(今福建厦门东北)主簿的朱熹立即写了奏章。在奏章中他指出,与金人“不作战不能复仇,不守住国土不能确保胜

0评论2024-01-2572

兄弟卖砚台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盛产砚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张家砚台,这张家砚台有一绝,就是耐寒,墨汁严冬不冻。张老爷子年纪大了,就想把家业交给儿子管理。按当地的规矩,家业应该交给大儿子张有善,但张有善太老实,说话木讷,不善交际,整天只知道钻进作坊,和伙计

0评论2024-01-2455

南宋丞相梁克家简介,梁克家人物结局
粱克家是南宋时期宰相,宋高宗绍兴三十年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淳熙九年坐到右宰相的位置,封仪国公。人物档案姓名:梁克家字号:叔子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泉州晋江去世时间: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官职:右丞相好友:陆游、朱熹

0评论2024-01-2339

朱熹收礼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出任江西南康知府,在任期间,朱熹清正有为,很受百姓爱戴。有一次,朱熹寿辰,书院的很多书生和百姓得知,都自发前来祝贺。朱熹很欣慰,不过,他婉拒了大家送来的贺礼,耐心解释说这是他一贯的原则。百姓们听了朱熹的解释,都纷纷带着贺礼回

0评论2024-01-2345

西山先生真德秀与名妓真真有关系吗?真德秀
人物档案姓名:真德秀别称:真文忠、西山先生字:实夫、景元、希元号:西山谥号:文忠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福建浦城官职: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追赠:银青光禄大夫主要作品:《真文忠公集》主要成就: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创西山

0评论2024-01-2348

韩侂胄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韩侂胄与史弥
优渥的家庭条件和显贵的家世,再加上韩侂胄本人的运作,最终使得他成为了南宋时期著名的外戚权臣。初时韩侂胄因为父辈的功绩,得以恩荫入仕,进入朝廷。绍熙五年的时候,与赵汝愚等人一起在宋光宗退位之后,拥立宋宁宗赵扩继位而得以受到重用。宋宁宗继承皇位

0评论2024-01-2333

如何评价南宋权臣韩侂胄?韩侂胄为什么被列
人物档案姓名:韩侂胄字:节夫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相州安阳父亲:韩诚曾祖父:韩琦官职:平章军国事爵位:平原郡王主要成就:南宋抗战派首领,追封岳飞、开禧北伐蔡东藩评韩侂胄,言:光、宁以前误于和,光、宁以后误于战,要之皆幸臣

0评论2024-01-2348

南宋权臣韩侂胄简介 韩侂胄是怎么死的?
韩侂(tuō)胄,是南宋中期权臣和外戚,河南安阳人,字节夫。韩侂胄是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他的父亲韩诚是至宝宁军承宣使,后来娶了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吴氏,生下了韩侂胄。后来他的侄孙女又成为宋宁宗皇后,成为南宋时期著名外戚。韩侂胄早年以恩荫入仕,

0评论2024-01-2331

李二郎是李冰的儿子吗?他是否真实存在?
唐代杜甫写下了: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四川的一个别称天府之国就是因此得来的。李冰最为著名的

0评论2024-01-2252

如何评价刘因 刘因的代表作有哪些?
人物档案姓名:刘因别称:静修先生字:梦吉号:静修、樵庵、雷溪真隐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雄州容城出生时间:1249年去世时间:1293年主要成就: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四书精要》、《易系辞说》、《静修集》刘因是

0评论2024-01-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