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父亲的滋味

2024-01-23 17:43540

父亲已经去了15年了,窗外的杨树在那个春天被雷电击中,如今又重新长到了5楼我们家的窗口。

那天早上,父亲乐呵呵地在院子里等班车,那阵子他特别开心,每天回家还来不及放下公文包就大叫着:“爷爷回来了,等不及了吧小乖乖。”那时我孩子还不到1岁,是他的心肝宝贝。

谁也不曾料到父亲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下午他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无效。那天晚上下雨,倒春寒,雷电交加。

父亲去了以后,母亲两年没有迈出家门一步。不知听谁说喝了茶会见不到亡人,母亲再也不喝茶了。

母亲常说:“你父亲一个人从四川到湖北,生了你们姐妹3个,现在你们自己也有了孩子了,一个枝桠长成了大树。”父亲籍贯四川垫江,18岁参军来到了湖北。我出生时父亲在武汉空军医院当政治协理员。上班一身军装,在家多半穿白衬衫。以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他也是个美男子。

父亲和母亲相识前,母亲在码头卖船票,一个年轻的士兵经常来问船期,慢慢熟到进卖票房去聊天。终于有一天,士兵从售票窗口递进来两张电影票。

他们结婚后的日子非常艰难。母亲跟外公在沙洋住,带着3个孩子。分隔两地的苦楚和无奈小孩子无法体会,我的记忆中,只有我们三姐妹穿着深浅不一的红色连衣裙在人们羡慕的眼光中穿行在小镇的经历。裙子是父亲从武汉买回来的。

直到我6岁父亲才能带家属随军,母亲也从沙洋航道站调到武汉交通部门工作。离开沙洋时已是黄昏,在渐深的暮色中,汽笛声短促而空洞。依偎在父亲怀抱中的我,闻到了温暖如阳光的味道,那是父亲的味道。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描摹,直到很多年以后,第一次在一个韩式餐厅喝到麦茶,泪水瞬间盈满眼眶,我一下想起了父亲,就是那样亲切温暖的气息。

这以后的十几年,我们就和父亲在部队大院里度过。没在军营待过的人很难理解那种归属和依恋之感。

部队有种菜的传统,每家都会分到三四十平方米的菜地。那时我和姐姐要负责给菜园浇水,总是不耐烦,根本不知道对经济困难的我家,这片菜园是多么重要的补助。父亲的菜种得特别好,品种多样,立体地种了西红柿、茄子、辣椒、韭菜、豆角、豆腐菜,围着菜地种了一圈玉米。

当时我总是很羡慕别人家种的向日葵,收获时可以拿着一个个小脸盆一样大的花盘,一颗一颗抠出来吃,吐一路瓜子壳。经不住我纠缠,父亲给我种了5颗,浇水回来,他总会摸着我的头说,“二丫头,我给向日葵多浇了两瓢水!”

当时父母的微薄工资要养活7口人,除了我们3个孩子,还有外公和外公的妈妈,爸爸每月要寄钱给四川老家,还要接济妈妈的亲戚,可是他的乐观赶走了贫穷的阴影。

20世纪70年代经常停电,停了之后不会马上来,有时会连停几天,顺带连水也停了,要提着桶到很远的地方打水。但在我的记忆里,停电常常引出快乐的家庭聚会。点上煤油灯或蜡烛,全家围坐在一起,爸爸先拉一段二胡,《赛马》、《二泉映月》之类的,然后我们姐妹争先恐后地表演刚学会的歌,或者来段诗朗诵,妈妈有时也会来一段小曲。

从空医到解放公园步行要30分钟,星期天去那里是我们家的惯例。一大家子人找一块草地做根据地,然后就各行其是。中午一起吃前一天晚上精心准备的野餐,简单的有馒头、鸡蛋,高级点的有熏鱼、鸡脚、火腿、面包。

前些时候翻旧照片,找出一张野餐的照片,一家人吃得正开心,爸爸在照片正中,高举着两片涂果酱的面包。我家的招牌菜是炖肘子,在一周最多吃一次肉的时候,两只炖得油亮酱红的肘子有多美味诱人?爸爸用的是四川做法,花椒、红椒、酱油,一大锅土豆一起炖,没出锅就已香飘十里了。吃炖肘子那天就跟过节一样,几个孩子蠢蠢欲动,不时往厨房钻。肘子是不能先尝的,要全家围坐在一起才用一个大铝盆端出来。父亲在全家人的注视下,用刀把肘子分成几块小半个拳头那么大,然后他很满足地把刀一放,环视一周说:“可以吃了。”

还有饺子。在部队待过的人都会包饺子,父亲是真正的高手,和面、擀皮、调馅、包饺子一手清。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项快乐的家庭活动。

父亲转业前是武汉空军医院政治部主任,对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说,成为部队的“一枝笔”完全靠天分。母亲说,如果你父亲不是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别人,就不会吃文凭的亏了。最后几年父亲转业到交通厅工作,他很喜欢那里的工作氛围,更重要的是,他和母亲可以手牵手上下班,中午可以一起吃饭。

父亲是个幸福的人,一辈子都在妈妈崇拜、挚爱的目光中度过。有时父亲短期出差回来,妈妈高兴地喊着“你爸爸回来了”冲向楼梯,比小姑娘还热烈。以前我常常取笑母亲,现在想想她也很幸福。作为他们的孩子,我们都是幸福的。

昨天梦见父亲了,在一片彤云下,池塘边,河沟旁红蜻蜓一簇簇地飞,父亲穿着白衬衫推着自行车向我走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遗像惊魂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遗像惊魂 老家三叔的儿子要结婚,想拆了祖传老宅,在原址上盖新房。为此三叔特意打电话请王宇的父亲回去商量。可是王宇的父亲年前中风行动不便,王宇便代替他回到了老家。 孤零零的老宅建在王家竹园旁土坡上,三叔带着王宇和几个本

0评论2024-01-26425

奇器丑郎
薛家饭庄的掌柜薛有财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唤作锦儿。锦儿聪明貌美,经常去公主岭采些野花,这天她又去采花瓣,一时大意踩到毒蛇,被咬伤了脚腕。薛锦儿走不了路,但如果不尽快医治,只怕性命堪忧。 正在着急时,远远过来一个穿青衫的男子。青衫男子无所

0评论2024-01-26152

奇特艳遇
奇特艳遇 一、神秘的陌生来电 晏子硕的父亲是枫林市著名的法官,他曾审判过很多有影响的案件,在枫林市老百姓中口碑极好。由于父亲的原因,晏子硕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法官,像父亲一样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晏子硕考上了一所著名的政法

0评论2024-01-26143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88

白衣飘飘的爱情
1988年春节前夕,程琳分配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做护理工作,初来乍到的她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没几天,她发现儒雅的医生张定宇工作之余总是伏案学习,到了傍晚,他便哼着小曲,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回家吃晚饭。程琳好几次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心生喜

0评论2024-01-2592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那其实是一棵长在祖父坟上的果树,我愿意这样形容——它长在了祖父的肩头。那一年,我8岁。异常久远的童年,却是无比熟悉的画面——父亲领着我去给祖父上坟。坟上有一棵果树,树上结了几颗不大的果子,我的个头显然是够不到的。我嚷嚷着要吃那树上的果子,父

0评论2024-01-2581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