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千古一相张居正改革失败 为何连接班人都背

2024-01-23 15:55450

张居正是明朝中期著名宰相、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帝时期为内阁首辅,辅佐万历帝开创万历新政。补充说明,在明穆宗时期,也曾与高拱、陈以勤等人辅佐明穆宗开隆庆新政。

明朝中后期,国家实力明显下降,朝中党争严重,特别是内阁中的勾心斗角,对政治造成极大的影响。张居正上台之后,锐意改革,极大的挽救了明朝的衰败颓势,国家转而复兴,后世对其评价很高,有千古一相之称。

嘉靖帝时期党争严重,当时夏言和严嵩争夺内阁首辅位,严嵩获胜。张居正冷眼观看,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所以在嘉靖二十八年之时,上书《论时政疏》,抨击时弊,并系统的阐述了自己改革的主张。

可惜的是,张居正的奏疏并没有得到嘉靖帝和严嵩的重视。所以此后张居正除了例行奏疏之外,再没有额外上过奏疏。嘉靖二十九年,张居正请病假回到家乡江陵。

在家乡养病生活期间,张居正切实的接触到了底层生活,也因此发现了国家更多的问题。他的《荆州府题名记》写: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不仅使他日后的改革有了更多的依据,同时也触动他的责任感,使他决定重返政坛。

第二次入朝的张居正,磨平了尖锐的锋角,却变的更加强大。他不再急切的希望能改变这一切,而是学习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的处事。

张居正曾在裕王朱载垕府中为侍讲侍读,裕王朱载垕登基之后,为明穆宗,作为潜邸旧人,张居正在裕王登基之后受到重用。他被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这个时候还不是张居正权利最大的时候,他真正大权在握是在万历帝时期。

万历帝年幼,李太后信任张居正,厌恶高拱。李太后废高拱,张居正登首辅位,此后在朝中说一不二。他尽情的施展所能,开创万历新政。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国库因此充盈。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国家安定。吏治上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张居正所实行的改革,对明朝中期国家的影响巨大。后世对张居正的改革评价也很高,特别是一条鞭法,更是赋税政策典范。但是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他的新政却迅速的崩溃,他本人也受到各方责难。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对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的清算。就连他向万历帝推荐的继承人张四维,也同样倒戈相向。

万历帝下令抄其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甚至差点被开棺鞭尸。跟随张居正的一批官员也被或削职或弃市,家属被饿死被流放,一直等到明熹宗时期才平反。

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结果?很简单,因为张居正权利实在太大了。

万历帝年幼之时,张居正代行国事,是很正常的。但是等他长大之后,张居正仍然大权在握,这就被皇帝忌惮。活着的时候,权利过大,万历帝轻易不敢动。人死道消,也就无所顾忌了。

至于文武百官,张居正居内阁之时,说一不二,十分专制。当时就得罪了许多官员,只不过碍于权势不敢反对。等到张居正去世,皇帝都开始清算了,这些官员自然就开开心心的四处寻找张居正的错处,为自己报仇了。

张居正选定的继承人张四维,他本人没有张居正那般强势,而是一个长袖善舞之人。继任张居正位置之后,一方面为了博得好声名,就召回了不少被张居正贬职的官员,这些重新回朝的官员成为抹除新政的中坚力量。

张四维虽然受张居正提拔,在张居正改革之时是重要助力。但是却并不是严格的张党,他初入仕途的伯乐是与张居正相对的高拱。如此一来,反张居正毫无压力。再加上当时皇帝都带头清算张居正,张四维自然不会驳皇帝面子了。

这些原因,最终使得张居正的改革,落得个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悲惨境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张居正辅政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

0评论2024-01-2578

万历皇帝:害人的“优质教育”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在其父隆庆皇帝英年驾崩后仓促登基的,那年他才十岁。他这一登基,解决了当下中国家长背负的两大难题,一是就业问题,二是望子成龙的重大夙愿。如果不是分数决定命运,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大概都懂得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然而苦于应试压力

0评论2024-01-25157

皇帝和神医
1.首辅染病明朝万历九年冬天,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是身染重病,不能视事,请求在家歇养。万历皇帝看了张居正的奏章,没吱声。不一会儿,总领太监章多福带着人把一大堆公文从张居正的办公处所搬来,请万历皇帝处置。万历皇帝瞅了这

0评论2024-01-2562

明朝大太监冯宝简介 冯宝是怎么死的?
冯宝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达大太监,也是明朝有名的太监政治家。虽然是太监,但是他却对明朝的政治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内相之称。而这个影响,来源于有千古一相之称的张居正。冯保,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生年不详,去世于万历十一年。冯宝初始

0评论2024-01-2354

明朝文学家于慎行简介 于慎行是怎么死的?
于慎行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为东阿县东阿镇人,字可远、无垢,出生于公元1545年,去世于公元1607年。于慎行幼时聪慧,又勤奋学习,天分很高,十七岁中举。中举之后,主考官因为非常重视于慎行这么个青年才俊,所以提出在鹿鸣宴上为于慎行举行冠礼

0评论2024-01-2355

东林党三君之赵南星简介 赵南星怎么死的?
赵南星是明代著名的散曲作家,同时也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与邹元标,顾宪成有东林党三君的美称。赵南星自幼聪慧,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神童的称号。隆庆庚午年间中举,万历二年进士及第,初时授官河南汝宁推官。在河南任职期间,赵南星尽职尽责,为官清廉刚正

0评论2024-01-2338

东林党三君邹元标简介 邹元标是怎么死的?
邹元标自幼聪慧好学,有神通之名,九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儒家经书,通《五经》。二十岁左右,跟随胡直出游,边访名山大川、各地书院,吸收各家学说,成就自己的学问。万历五年,邹元标高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虽然刚刚入仕,但是却正直刚强,不畏权贵,勇于批

0评论2024-01-2348

张居正有几个儿子?他儿子结局如何?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帝时期的内阁首辅,为相期间辅佐万历帝朱翊钧开创万历新政,将已经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又生生的拉回来一大截。张居正在后世评价很高,后世有人甚至称其为千古一相。在他诸多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等政策中,其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更是受到历

0评论2024-01-2357

“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简介 王世贞是怎么死
后七子,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其中王世贞是后七子的领袖,在李攀龙去世之后,文坛二十多年他一人独领风骚。后七子是区别于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出现的文学流派前七子的叫法。这

0评论2024-01-2249

烈火赠凤雏——顾璘和张居正的故事
清代的蔡岷瞻评价明朝的皇帝和宰辅时这么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明朝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非常荒唐:有迷恋御姐的,有喜欢木工的,也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如此一个王朝居然也能延续276年之久,全赖明初设立的“内阁制”。明朝

0评论2024-01-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