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慈禧太后“老佛爷”称呼是因何而来?

2024-01-23 15:15540

1861年11月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实行垂帘听政以后,宫廷中便以“老佛爷”相称。而且据史料载,慈禧生前确实喜欢被人称作“老佛爷”。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他明明是个女的,为什么又称为“爷”呢?下面是乐奀收集的有关慈禧的相关历史资料,从中可以了解一个大概。

“老佛爷”称呼的由来传说

慈禧太后每年有大半时间居住在颐和园,每当春末夏初,她便会从紫禁城走水路前往颐和园避暑,沿长河而下,途中在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停歇,再前往颐和园,直到秋末冬初才会宫。李莲英跟随慈禧多年,自然熟知慈禧这一行程规律。为了讨好慈禧,他悄悄命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背后建了一尊佛像。

光绪初年,40光景的慈禧太后循旧例前往颐和园,在万寿寺码头上岸停歇时,李莲英恭恭敬敬地禀告慈禧,说:“奴才听闻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是吉祥之兆,想必是天后的福泽所致,奴才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

慈禧听罢感到十分惊奇,进了大雄宝殿,见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不由大皱眉头:“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嘛,哪来的双佛显光?”那个时候,奴才欺骗主子是要杀头的,旁边的宫女太监们脸都吓白了,但李莲英心中有数,忙说:“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观音的面目竟然与她无异。殿内还站立着万寿寺住持和她的文武百官。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慈禧见状明白了一半儿,但她故作不解问道:“你们迎接的是哪尊佛爷呀?”李莲英他们答道:“迎的就是太后您这位老佛爷呀!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于水火之中啊!”一席话说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爷这个称呼便从万寿寺传遍京城,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慈禧从此也就心安理得地垂帘听政了。

另一传说是这样描述的:当年,华北大地几个月不下雨,自称“佛门弟子”的慈禧,便率领朝廷文武官员装模作样地向如来佛求雨。事也凑巧,他们楚香祈祷了三天后,就下起雨来了。太监李莲英,一贯阿谀逢迎,他连忙到慈禧面前,说:“下雨啦!太后真是洪福齐天,连佛爷都听大后的话,太后和佛爷一样了!”慈禧听了高兴得眉开眼笑。自此以后,李莲英每次有事禀奏,都称慈禧为“老佛爷”,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也不住口地叫“老佛爷”“老佛爷”,争相巴结西太后,“老佛爷”的称呼就传开了。

明明是一个女的,咋就可称呼“爷”呢?

上述两种说法均和李莲英有关,且颇具野史色彩。关于“老佛爷”这一称呼的来历,有人认为是慈禧太后60大寿时,下令承值人员称呼她为“老佛爷”或“老祖宗”,也有人说宫中称呼“老佛爷”是沿袭了蒙古旧俗。

但更准确的说法是:“老佛爷”不是慈禧太后专用的称号,而是清代皇帝的特别称呼。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和“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宋代将皇帝称为“官家”,明代将皇帝称为“老爷”,而清代皇帝的特称便是“老佛爷”。持该说法的学者认为,“老佛爷”这个称呼来自于满语“满柱”。满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领最早称为“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袭首领,起名就叫“满柱”,将“满柱”汉译为“佛爷”,并把它作为皇帝的特称。

学者认为,慈禧喜欢让别人称自己为“老佛爷”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慈禧虽然垂帘听政,掌握着朝廷大权,但名义上毕竟不是皇帝,而让人以特称皇帝的“老佛爷”称呼自己,她是在向别人宣示,她其实是和皇帝一样至高无上。

说白了,在慈禧心中也想过一把皇帝瘾,只是她生不逢时。她得意时正是内忧外患时,所以她不敢和武则天一样明目张胆地登基,但享受一下皇帝的特称也是很过瘾的。内忧外患害了她呀,否则中国历史上就有俩个女皇帝了,我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又可以大大的前进一步。可惜呀!但不管怎么着,“老佛爷”是“爷”,这一称呼和慈禧要求光绪帝称呼她为“亲爸爸”一样,都暴露了慈禧争强好胜、不甘于向男子示弱的性格。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老佛爷:我跪着为您开车
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袁世

0评论2024-01-2581

慈禧断案
八国联军要攻进京城,慈禧太后闻风丧胆,带着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从京城到西安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连日颠簸使老佛爷吃尽了苦头。这天,慈禧和光绪皇帝乘着车辇在人马前护后拥下浩浩荡荡往西行走,由于道路不平,车辇摇摇晃晃,颠得老佛爷腰酸腿痛,疲惫不堪。尚

0评论2024-01-2582

李莲英给慈禧治病
1908年10月初,已经73岁的慈禧,身上的病已经很重了,不是这儿痒就是那儿疼,最明显的是脚趾头疼,这是血脉供应不到的缘故,这地方是人体末梢。说白了,这就是老出来的毛病。人跟庄稼树木一样,枯死都是从末梢开始的。这天,她泡着脚,就对旁边侯着的

0评论2024-01-2464

神奇的手串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年,后宫王公公奉大总管李莲英之命,来到南阳知府的官邸,说是为给老佛爷祝寿,点着名要一副独山玉手串。慈禧太后大权在握,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她的,南阳知府觉得这是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决定把这桩生意交给自家亲戚,并

0评论2024-01-2463

袁世凯戏哄西太后
清朝末年,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储秀宫里一个近七十岁的老太太穿着华丽的服装,通过精心梳妆涂脂她显得格外年轻,她就是慈禧西太后。早餐毕,太监又送茶来跪地敬上。她慢慢地喝了几口茶,对身旁的太监李莲英说:“快去叫军机大臣袁世凯面见我。”李莲英跪拜答

0评论2024-01-2454

鸟医
鸟医作者:刘芳林清光绪二十年,尽管大清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可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诞却一点也马虎不得。动用海军军费修万寿山不说,当朝及各省极品大员借此搜刮民脂民膏、请功邀宠,纷纷投主子所好。就连金发碧眼的各国驻外使节也都伸个细长鹤腿来凑热闹。这不

0评论2024-01-2472

和慈禧打赌
光绪年间,阎敬铭担任户部尚书。他为官清正廉洁,深得慈禧赏识。这日退朝后,慈禧留下阎敬铭聊天。二人正说话间,内务府总管李莲英轻步进来,对慈禧说:“老佛爷,您要的皮箱送到了。”慈禧说:“拿一个过来,哀家瞅瞅。”不一会儿,李莲英就拎着一个皮箱进来

0评论2024-01-2459

慈禧为何酷爱扮观音?慈禧为何叫“老佛爷”
晚清最著名对晚清政治影响最大的女人是谁?毫无疑问肯定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实际掌控者,虽然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称帝,但是在她的控制下,皇帝成了她的傀儡,朝中文武大臣听她号令,与做女王也没有什么分别了。慈禧太后厉害的地方在于,她一个人

0评论2024-01-2342

李莲英为何受宠?李莲英死亡之谜
后世人在研究和认识慈禧太后这个历史名人的时候,绝对越不过去一位叫李莲英的太监。李莲英虽然不是慈禧太后最早宠爱的太监,但是他却陪伴慈禧五十多年。五十多年几近人的一生,由此李莲英在慈禧太后人生中所占分量有多高即可知道。咸丰帝早逝,慈禧太后早早守

0评论2024-01-2346

李莲英伴主两事
慈禧最宠的太监李莲英(1848年--1911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如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原名李进喜,其祖籍山东齐河。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时入宫。做了太监的李莲英上对主子恭敬,并对下属宽厚,几

0评论2024-0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