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包青天夜断阴,日断阳,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很多电视剧也以包青天包拯为原型,讲述了关于包拯的许许多多精彩故事,可是为什么电视剧中的包青天大人的额头上总是顶着一个月牙呢?这个月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是怎么来的?
关于包青天额头上的那个月牙印记,有好多种说法呢!
天生的!
人们代代相传,说那月牙代表的正是包青天天赋异禀,能日审阳间,夜审阴间,要是没有这个,这个天赋也就没有了,这个印记是包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不会消失。
当然了,有的人纯粹就认为月牙只是一个胎记,只不过形状太像半月,所以给了许多人想象的空间,有人甚至认为包拯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呢!
被踢的!
包拯小时候长得又黑又丑,家里人不喜欢他,就把他扔在路边,刚好一头驴子经过,一脚就踢在小包拯的额头上,就有了这个半月印记。
还有说包拯家里穷,小时候给人家放牧,被恶霸的坐骑伤了脸,痊愈以后就留下了这个印记。
被磕的!
包公不小心掉到井里,磕破了脑袋,出了很多血,他也没觉得有事,随便抓了一把泥土敷在伤口上,等到伤口长好,就多出来一个半月印记了。
还有说这是包青天那缺德的二嫂子干的好事。他家二嫂害怕包拯长大以后分家产,就想谋杀了他。二嫂把小包拯哄骗到井边玩耍,趁着包拯没有防备,冷不防将其推进井里。好在包拯命大,这是口枯井,包拯一点伤也没有,他在井底发现了一面月牙形古镜,古镜中居然还显示出他二哥二嫂多次商量要害他的画面,此时他的二哥二嫂正得意地喝酒庆祝呢!包拯很宝贝这个镜子,把它贴在额头上,没想到这一贴就拿不下来了,这镜子融入包拯的额头,之后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月牙形状的印记。
据说包拯临死之前把这面镜子取了下来,他害怕后人贪赃枉法,作恶害人,命人悄悄把镜子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这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还有人说这个月牙是小包拯自己画上去的,他还画了太阳,只不过最后只留下了这个月亮印记。
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时的写真像里,包公的额头上既没有月亮也没有太阳,所以,包公额头上那块月牙其实是不存在的,估计是后人把断案如神的包公当成了真的神仙,所以才会神话了包公吧,把包公塑造成一位形象特别的人。
想到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他也是一位额头上有异象的人物,因为他的额头上长着他的第三只眼,威力巨大。二郎神的脾气性格和包公还挺像的,都嫉恶如仇,公正公平。
唉,说了这么多,原来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包公居然都是假包公!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81
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
0评论2024-01-2575
把皇帝关进笼子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生死大权独断,谁敢去监督皇上可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上,却被身边的大臣们所监督,大臣们有“监督权”,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他就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人事任免上进行监督。
0评论2024-01-2576
好人不得好报的秘密
民间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杀人放火儿女多,修桥补路瞎眼窝。这句话似乎是说好人不得好报。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北宋年间,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但孤苦伶仃,而且生活十分困苦,甚至
0评论2024-01-2442
如何评价庞籍?他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
庞籍是宋仁宗一朝宰相,出生于988年去世于1063年,享年七十五岁。庞籍是单州成武人氏,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初为黄州司理参军。后来因为任上表现优秀,受到州夏竦的赞许,以功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
0评论2024-01-2452
宋仁宗赵祯是谁?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小时候我们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狸猫换太子》,讲的是宋真宗的刘妃为了陷害李妃,诬陷李妃生下的是一只血淋淋的狸猫,是妖孽,而把李妃生下的儿子据为己有,自己因此坐上了皇后之位甚至是太后之位。后来是包拯包青天查明了真相,才使得狸猫换太子这个计谋败露。
0评论2024-01-2346
状元失踪案中案
01大宋仁宗年间,新科状元范仲禹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朝廷派了好几批报录的人前去范仲禹的住处通报,可是房主却说,已经好几天不见状元公了。原来范仲禹带着妻子白氏和儿子金哥,两个月前来到京城,租了住房。每日专心读书准备应考,日子过得安宁。大考之后,
0评论2024-01-2351
对包拯我们有哪些误解?真实的他是个什么样
小时候看电视剧,黑脸月牙,断案如神,成为很多人对包拯的固有印象。剧中的包拯好像权利很大,地位很高。但是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与电视剧还是有些差别的。包拯不是一品大员,绝不是官位最高之人。就连他很多审判的奇案,也是后世创作
0评论2024-01-2352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
0评论2024-01-2369
古代有哪些人被称作文曲星?他们都是状元吗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文曲星就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人们习惯将那些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的人称作是文曲星下凡。在古装电视剧里,但凡是高中状元的状元郎,几乎都会被人当做文曲星下凡,小编印象最深的就是《白蛇传》里许仙的儿子许仕林。那么,你知道中国历
0评论2024-01-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