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视剧,黑脸月牙,断案如神,成为很多人对包拯的固有印象。剧中的包拯好像权利很大,地位很高。但是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与电视剧还是有些差别的。
包拯不是一品大员,绝不是官位最高之人。就连他很多审判的奇案,也是后世创作的。当然他人也不黑,脸上也没有传说审问鬼神标志的月牙。不过尽管包拯少了电视剧的加持,其人生仍然像开挂般精彩。
包拯让人佩服的地方不像电视剧那般判案,而在于敢于直谏,弹劾权贵,为民请命!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出生贫困,而是一个官宦家庭。这样的出身让他能够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于二十八岁的时候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入职,而是遵循儒家教育父母在不远行,一直等到三十六岁父母去世才出仕,这点比许多人强。
包拯入职之后,很快就显现出极高的政治能力,于是被调到京城去了。包拯在地方为官之时,写下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开封是大宋首都,天子脚下,来往权贵不知凡己。一般人尽管在地方上硬气,但是到了京城怎么也该收敛下气焰。可是包拯不,人一直到底,特别是当了监察御史之后,更加硬气。弹劾不少权贵显官,让贵戚、宦官都夹紧了尾巴。
张尧佐是宋仁宗时期宠臣,本人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但架不住有一个好侄女,成了仁宗宠妃。因为宠幸张美人,所以宋仁宗对张尧佐多有照拂,使得张官运亨通。
包拯多次直言上谏,弹劾张尧佐。第一次张尧佐被仁宗任命为三司使,听到消息后,包拯立马上书。表示张尧佐这样的人,就连小官也没有资格做,更何况是三司使的大官。
宋仁宗不听,反委任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再次上书,愤怒指责张尧佐。宋仁宗置若罔闻,第二年加封张尧佐出任宣徽南院使。
一次两次都不行,包拯没有放弃,第三次上书。皇帝开始并没有理会,但是包拯却直接在朝堂上与宋仁宗对上,当堂辩论,最终使得皇帝罢黜张尧佐。
三弹张尧佐还不是极致,包拯还曾七斗王逵。王逵是有名的贪官污吏,残酷剥削百姓。
在他出任地方官之时,根本不管法纪要求,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增派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就靠这,王逵得到了大量的银钱。据说仅其中一项就得了三十万贯。
除此之外,王逵为官酷吏,不仅酷刑折磨犯人,还随意的残杀百姓。百姓闻其名而落荒逃窜,曾调任官职,当地百姓听说王逵到了,纷纷逃到深山老林,幽深洞穴,避免残害。
老百姓们对王逵,可谓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血肉。但是王逵十分聪慧,他剥削所得并不纳为己有。这些搜刮来的钱财,大部分都被他用来贿赂京中显赫官员,权贵宦官。
顶上有人好做官,用来形容王逵再合适不过了。老百姓再恨他又如何,朝堂上多的是高官庇护。王逵管路亨通,平步青云暂且不表。
包拯在得知王逵所作所为后,先后七次上书直谏。尽管多次被王逵逃脱,但是最终还是在包拯的锲而不舍之下被罢免。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弹劾王逵,因为太过激动,包拯还将唾沫喷到了皇帝脸上。
三弹张尧佐,七斗王逵,还敢与皇帝直接对上。包拯的直,才是真正让他名留青史之处。也正是因为他的铁面无私,才有了黑脸形象的出现。
一想到被误解的历史人物,笔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包拯,你们呢?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81
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
0评论2024-01-2575
把皇帝关进笼子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生死大权独断,谁敢去监督皇上可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上,却被身边的大臣们所监督,大臣们有“监督权”,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他就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人事任免上进行监督。
0评论2024-01-2576
好人不得好报的秘密
民间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杀人放火儿女多,修桥补路瞎眼窝。这句话似乎是说好人不得好报。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北宋年间,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但孤苦伶仃,而且生活十分困苦,甚至
0评论2024-01-2442
如何评价庞籍?他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
庞籍是宋仁宗一朝宰相,出生于988年去世于1063年,享年七十五岁。庞籍是单州成武人氏,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初为黄州司理参军。后来因为任上表现优秀,受到州夏竦的赞许,以功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
0评论2024-01-2452
宋仁宗赵祯是谁?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小时候我们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狸猫换太子》,讲的是宋真宗的刘妃为了陷害李妃,诬陷李妃生下的是一只血淋淋的狸猫,是妖孽,而把李妃生下的儿子据为己有,自己因此坐上了皇后之位甚至是太后之位。后来是包拯包青天查明了真相,才使得狸猫换太子这个计谋败露。
0评论2024-01-2346
状元失踪案中案
01大宋仁宗年间,新科状元范仲禹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朝廷派了好几批报录的人前去范仲禹的住处通报,可是房主却说,已经好几天不见状元公了。原来范仲禹带着妻子白氏和儿子金哥,两个月前来到京城,租了住房。每日专心读书准备应考,日子过得安宁。大考之后,
0评论2024-01-2351
包拯额头上为什么有个月牙?3种传说谁真谁
传说包青天夜断阴,日断阳,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很多电视剧也以包青天包拯为原型,讲述了关于包拯的许许多多精彩故事,可是为什么电视剧中的包青天大人的额头上总是顶着一个月牙呢?这个月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是怎么来的?关于包青
0评论2024-01-23171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
0评论2024-01-2369
古代有哪些人被称作文曲星?他们都是状元吗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文曲星就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人们习惯将那些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的人称作是文曲星下凡。在古装电视剧里,但凡是高中状元的状元郎,几乎都会被人当做文曲星下凡,小编印象最深的就是《白蛇传》里许仙的儿子许仕林。那么,你知道中国历
0评论2024-01-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