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的坎坷的人

2024-01-23 14:28620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军事家,政治上刚正不阿,曾经力排众议,领导改革。文学上,文风清正,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意志坚定,他的一生就像是陡峭悬崖上的小草,于逆境中生长,一往无前。

范仲淹年仅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给了一位朱姓人家。朱家是当地富户,范仲淹原本生活无忧,但是他为了磨砺自己,一心求学,于是离家寄居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早起晚睡,一心学习,给寺庙里的僧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寺庙中生活清寒,住的没有家里好,吃的也不怎么样。那时候的范仲淹,比之穷苦人家的孩子更惨。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将粥放凉之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着咸菜和醋汁进食。一日两餐,一餐只两块凉粥,这种日子还是很难想象的。

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读书。在书院中就读期间,也专心向学,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那时候他有一个同学,是南京留守的儿子,家庭条件很好。看见范仲淹每天咸菜稀饭的,就给他送了些饭菜。范仲淹虽然接受,但是饭菜都放馊了也不会吃。那位同学对此就十分生气,自己好心好意,却被范仲淹如此糟蹋。

有一次那同学就问范仲淹为何如此,范仲淹先是道了谢意,随后表示。若是吃了这一顿好酒好菜,日后自己又如何能接受粗食杂粮呢?听了这番话,大家都对范仲淹很佩服。

大中祥符七年,范仲淹高中进士,不仅开始了自己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也开始了一段坎坷艰难的官途。范仲淹在为官之时,基本就是升贬升贬,再升再贬的节奏。

及第之后,范仲淹先为司理参军,后迁泰州海陵西溪镇盐仓监官。当地不仅荒凉,而且还长期风浪海啸之灾。范仲淹提议修建堤坝,随后发动人力物力实践。然而这项工程却并不简单,先是遇暴雪天气,后又遇大海潮,吞噬百名民工性命。在一片反对声中,范仲淹固执己见,最终凭借自己的坚持完成了这项利民工程。

天圣四年,生母谢氏病逝,范仲淹回乡服丧。丧期满之后,经晏殊推荐荣升秘阁校理。这个职位,相当于皇帝的文学侍从,靠近皇帝的职位,都是很有前途的。

范仲淹若是老实待着,将来肯定会受到重用。但是他却发现了一些政治内幕,虽然宋仁宗已经二十多岁,朝政大权却被刘太后把持。面对此景,他直言上谏,最终因为触怒刘太后被贬河中府通判。

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右司谏,也就是言官。戴上言官的帽子之后,范仲淹进谏越发无惧。宋仁宗时期发生废后事件,宠爱尚美人和杨美人的宋仁宗,因被郭后顶撞而下令废后。

面对宋仁宗的坚持,大臣们都不敢多说。这个时候又是范仲淹站出来,不顾妻子好友的劝谏,反对废后。如此自然触怒皇帝,再次被贬离京。

后来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范仲淹再次调回京师。经历两次贬谪,范仲淹若是圆滑一点,就该老实待着,但是他并没有。

那个时候,丞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导致朝政腐败不堪。别人都摄于吕夷简的威势避让,偏偏范仲淹每次都毫无惧色的对上吕夷简。最后别吕夷简构陷,再次外调。后来西夏崛起,范仲淹被调镇守边疆,开始了自己风吹日晒的兵戎生涯。

西北局面稍稍转危为安,面对常年对峙对国家的破坏,范仲淹又接受宋仁宗进行整治改革的命令。他与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总结自己从政二十多年的经验,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改革,古来有之。但是在中国,要进行改革却困难重重。范仲淹此次改革自然也一样,遇到了许多挫折和阻力,最终失败。而改革失败的范仲淹,外放为那州知州。

年老之时,范仲淹积蓄已尽,最后在贫病交困中离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元昊建立西夏
宋真宗用妥协求和的办法,安下了辽朝那一头;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贵族趁宋朝忙着对付辽朝的机会,经常侵犯宋朝边境。宋真宗疲于应付,只好妥协退让,封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04年,李继迁死后,又封他的儿子

0评论2024-01-2599

范仲淹实行新政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

0评论2024-01-2560

欧阳修改革文风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

0评论2024-01-2570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0评论2024-01-2569

不领情的范仲淹
19岁那年,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

0评论2024-01-2573

恪守心志重如山
恪守心志重如山临死之前,李先生交给范仲淹一个包裹,包口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还加盖了印章,托付说:“这里有一张祖传的炼金秘方,我托你代为保管,等见到我儿子时交给他。”范仲淹郑重地答应了。范仲淹为李先生料理完后事,就进京赶考去了。一路上,他并没

0评论2024-01-2570

吕夷简为什么支持仁宗废除郭皇后?吕夷简代
吕夷简是宋代著名宰相,在后世的评价争议很大。有人说吕夷简是专制的奸臣,将范仲淹这样的忠直大臣罢免出朝。也有人说吕夷简是宋代贤相,正是有他的努力,才使得宋仁宗得以顺利亲政,带领宋朝走向更好的未来,成为一位综合素质极高的宋朝皇帝。吕夷简本人在宋

0评论2024-01-2472

宋代宰相吕夷简是好官还是坏官?如何评价吕
吕夷简是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是宋朝立国以来,仅次于赵普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在他长达十三年的执政时间里,对于宋仁宗一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点,大家都不否认。但是在对吕夷简进行判断定位,他到底是个好官还是一个奸臣的时候

0评论2024-01-24105

吕夷简和范仲淹是什么关系?吕夷简对宋朝国
吕夷简和范仲淹都是北宋时期名臣,若论在后世的名声,范仲淹自然比吕夷简更被大家所熟知。但是若是论在当时的影响力,吕夷简可能甩了范仲淹一条街。吕夷简在北宋一朝位至宰相,在宋仁宗时期三次入中枢,前后执政时间长达十三年,成为宋朝立国之后,任相时间仅

0评论2024-01-2499

古代有哪些人被称作文曲星?他们都是状元吗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文曲星就是主管文运的星宿,人们习惯将那些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的人称作是文曲星下凡。在古装电视剧里,但凡是高中状元的状元郎,几乎都会被人当做文曲星下凡,小编印象最深的就是《白蛇传》里许仙的儿子许仕林。那么,你知道中国历

0评论2024-01-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