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宋代宰相吕夷简是好官还是坏官?如何评价吕

2024-01-24 09:561050

吕夷简是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是宋朝立国以来,仅次于赵普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在他长达十三年的执政时间里,对于宋仁宗一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点,大家都不否认。但是在对吕夷简进行判断定位,他到底是个好官还是一个奸臣的时候,却出了差距,让大家争论不休。

有人说吕夷简一生为宋朝劳心劳力,维护了宋仁宗一朝的稳定与和平,是一位有着大贡献的好官。但是也有人说吕夷简刚愎自用,任用亲信,为一代奸臣。这种说法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也是存在的。

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欧阳修就曾经说过:吕夷简为陛下宰相,而致四郊多垒,百姓内困,贤愚倒置,纪纲大堕,二十余年间,坏乱天下。人臣大富贵,夷简享之而去,天下大忧患,留与陛下当之。

欧阳修虽然没有直接将吕夷简钉在奸臣的十字架上,但是这封上奏宋仁宗,弹劾吕夷简的奏疏,已经将吕夷简贬到一个很低的地步。就算没有明确说,也差不了多少了。

今天呢?许多人认为在关于宋仁宗是否废立郭皇后一事上面,范仲淹毫无畏惧,坚持反对,并且最终丢了职位,是大大的忠臣。而且他还说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语句,使得众人对范仲淹的个人印象好到了极致。所以站在范仲淹对立面,并不劝解宋仁宗,并且对此表示赞同的吕夷简,自然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奸臣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小编个人认为,今人凭此评价一个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实在太过于草率。而且小编个人认为,吕夷简绝不是奸臣,而是一位好官。他在宋仁宗一朝所做的事情,足够让他流芳百世,配享太庙香火。

宋真宗在宋仁宗幼年之时去世,使得宋仁宗继承皇位之后,根本不足以处理国家大政,国政由此掌握在刘太后手中。史料记载:御城明殿,帝位左,太后位右。而这位刘太后是一位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望的后妃,早在宋真宗之时就已经有接触朝政的想法。而宋仁宗还不是刘太后的亲生儿子,这就使得帝后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吕夷简受宋真宗托孤,辅佐宋仁宗登基,一直在竭尽全力调和两宫之间的关系,维护年幼的宋仁宗的地位。

当时刘太后想要将荊王封为皇太叔,被吕夷简阻止才没有成行。后来刘太后又把荊王的儿子养在宫中,吕夷简再次阻止。刘太后辩解说,天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想要一个人陪皇帝读书罢了。

但是如果荊王的儿子真的和宋仁宗一起在宫中长大,又受到刘太后的宠爱,那么宋仁宗的地位一定会受到冲击。若是刘太后心狠手辣,直接将宋仁宗废除,扶持荊王子嗣上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吕夷简一下子就看到了其中的阴谋,多次上奏刘太后,请求取消此事。一次不行就两次,有理有据,反驳刘太后。迫使刘太后最终将荊王子嗣送出宫去,稳定了宋仁宗的至高地位。

宋仁宗长大后,吕夷简送: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八条规劝,使得宋仁宗成为宋朝综合素质极高的一位皇帝。

再来说郭皇后一事,世人认为范仲淹不顾生死,强烈反对,是刚直大臣。吕夷简不仅不反对,反而支持,就是奸臣。对或错先不论,只看吕夷简在支持宋仁宗废除郭后之后,另外选了一位贤德的皇后曹氏,就可以知道他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郭皇后不仅性善妒,而且多年未曾给宋仁宗孕育子嗣,在后宫中飞扬跋扈,绝不是一位贤后。反观曹皇后,《宋史》记:性慈俭,重稼樯,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在后宫侍卫作乱之时,英勇机智,保卫宋仁宗,就比郭皇后强的多。

吕夷简支持废除郭皇后,不仅没有祸乱朝政,而且还做了一件好事。所以尽管吕夷简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一位好官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70

范仲淹实行新政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

0评论2024-01-2560

宋朝的奢靡之风
要说奢侈消费,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苏杭应奉

0评论2024-01-2572

把皇帝关进笼子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生死大权独断,谁敢去监督皇上可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上,却被身边的大臣们所监督,大臣们有“监督权”,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他就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人事任免上进行监督。

0评论2024-01-2571

一眼识人难上难
远处有一个人悄悄注视着王安石,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用来考察王安石。活动结束,宋仁宗

0评论2024-01-2564

宋仁宗身边的谏官
某日退朝后,仁宗回到寝宫,脱下帽子直嚷头痒,让内侍赶紧把专门给他梳头的女官叫来。女官在给仁宗梳理头发的时候,看到他怀里有文书,就问是什么事。仁宗答说:“最近下雨不止,朝中谏官认为是阴气太盛所致,故上书让宫里裁减嫔妃侍从的人数。”女官听了以后

0评论2024-01-25110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说的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病逝,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争当皇后,刘妃与太

0评论2024-01-259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0评论2024-01-2569

真宰相刘沆简介 刘沆是怎么死的?
刘沆在宋仁宗时期任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为官期间,刘沆以长于吏事而著称。刘沆有真宰相之称,许多人就奇怪了,宰相就宰相吧,真宰相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宰相还有真假之分!其实真宰相并不是一个判定词语,而是对刘沆的一种赞扬。这个名称

0评论2024-01-2455

如何评价庞籍?他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
庞籍是宋仁宗一朝宰相,出生于988年去世于1063年,享年七十五岁。庞籍是单州成武人氏,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初为黄州司理参军。后来因为任上表现优秀,受到州夏竦的赞许,以功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

0评论2024-0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