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吕夷简和范仲淹是什么关系?吕夷简对宋朝国

2024-01-24 09:56990

吕夷简和范仲淹都是北宋时期名臣,若论在后世的名声,范仲淹自然比吕夷简更被大家所熟知。但是若是论在当时的影响力,吕夷简可能甩了范仲淹一条街。

吕夷简在北宋一朝位至宰相,在宋仁宗时期三次入中枢,前后执政时间长达十三年,成为宋朝立国之后,任相时间仅次于赵普的人。范仲淹在北宋一朝位至参知政事,地位相当于副相,并且还遭到过贬谪。

要说到他们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那就有的聊了。他们之间有尽释前嫌的时候,同时因为政见的不同,也不免争锋相对。

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初交恶,源于宋仁宗废除郭皇后一事。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朝堂上争锋相对,最后形成党争。范仲淹因为此事,还在吕夷简的上奏弹劾之下,被宋仁宗贬责。

郭皇后是宋仁宗的皇后,本人飞扬跋扈,嫉妒成性,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后。以她个人的品行,不足以母仪天下,坐上一国皇后的位置。

宋仁宗对郭皇后本来就不满意,郭皇后还偏偏要作死。导致宋仁宗决意要废后,是因为郭皇后不仅嫉妒宋仁宗宠妃尚美人,而且他还气愤异常的前去找尚美人算账。宋仁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的赶过去,正好见着郭皇后想要打尚美人。宋仁宗原本想上去阻止,哪知道郭皇后一巴掌下来,直接扇到了宋仁宗的脸上。

九五之尊,上天之子,一国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来没有哪个人,敢扇当时权利最大的人的巴掌。宋仁宗本人都被郭皇后给打蒙了,等意识回笼之后,怎么肯放过郭皇后,当即下令废除郭皇后。

废后不仅仅是皇帝本人的私事,同是也是一国大事,对于国家政局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尽管宋仁宗要废后,但是还需拿到朝堂上讨论。

对于废后一事,吕夷简表示同意,但是范仲淹却认为皇后之位不可擅动,于是强烈反对宋仁宗废后。两人就是否废立郭皇后,发生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宋仁宗在吕夷简等人的支持下,废除郭皇后。吕夷简和范仲淹因为此事交恶,范仲淹最后还因此被贬责。

后来西夏军队大举侵犯宋朝边境,许多将领在对抗西夏方面铩羽而归。国家危难之时,吕夷简想起了范仲淹,随后向宋仁宗推荐了范仲淹。范仲淹因此重新被任用,除为图龙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回到朝廷后,向吕夷简道歉,说:以前因为一些事,忤逆了您,不想您如今却如此称赞重用我,我又怎能因为旧事而憎恶您呢?

两人齐心协力,最终维护了大宋的安全。不过后来,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一起上奏弹劾,言吕夷简任用门人,形成朋党,对国家社稷不利。两人之间的关系,很明显再次步入低谷。

吕夷简执政十三年,对于宋朝的国政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中他对宋朝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扶持幼帝登基,培养出了宋朝中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宋仁宗。

宋仁宗登基之后,因为年幼,无法处理朝政,于是国家大权掌握在刘太后的手中。刘太后垂帘听政,代为处理朝政。

史料记载,刘太后是一位权力欲望非常大的太后,早在宋真宗时期,她就已经试探着接触朝政。等到宋哲宗继位,刘太后临朝称制,更是想要颠覆国家权力。

宋仁宗并不是刘太后的亲儿子,而是从宋真宗后宫一位李姓后妃手里抢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刘太后对于宋仁宗,其实并没有多深的感情。

在执掌大权之后,她甚至曾经想过将荊王幼子接入宫中,与宋仁宗一同接受教育。虽然打的是陪读的旗号,但是其中蕴含的意味可想而知。若不是吕夷简坚决反对,数次入宫金剑,最终迫使刘太后放弃了这个打算,那么宋仁宗的权利与地位绝对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于国家稳定不利。

他不仅周旋在两宫之间,尽力维护宋仁宗,并且一直不放弃教导宋仁宗。正是在吕夷简的培养下,宋仁宗才成长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帝王,促使了宋朝的中兴。

吕夷简率领群臣,一力维护宋仁宗的权利,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可谓宋朝的大功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70

范仲淹实行新政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

0评论2024-01-2560

宋朝的奢靡之风
要说奢侈消费,在宋朝首屈一指的得数宋徽宗。为了让日子过得舒服,宋徽宗特别舍得花钱,甚至专门成立了国家机构,一个叫苏杭造作局,另一个叫苏杭应奉局,造作局归太监童贯管理,应奉局归“六贼”之一朱勔统率,这俩局是徽宗奢侈消费的主要代办机构。苏杭应奉

0评论2024-01-2572

把皇帝关进笼子里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生死大权独断,谁敢去监督皇上可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上,却被身边的大臣们所监督,大臣们有“监督权”,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他就是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宋仁宗。在人事任免上进行监督。

0评论2024-01-2571

一眼识人难上难
远处有一个人悄悄注视着王安石,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贤才,宋仁宗听多了,想重用王安石。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在娱乐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用来考察王安石。活动结束,宋仁宗

0评论2024-01-2564

宋仁宗身边的谏官
某日退朝后,仁宗回到寝宫,脱下帽子直嚷头痒,让内侍赶紧把专门给他梳头的女官叫来。女官在给仁宗梳理头发的时候,看到他怀里有文书,就问是什么事。仁宗答说:“最近下雨不止,朝中谏官认为是阴气太盛所致,故上书让宫里裁减嫔妃侍从的人数。”女官听了以后

0评论2024-01-25110

“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说的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病逝,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争当皇后,刘妃与太

0评论2024-01-259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0评论2024-01-2569

真宰相刘沆简介 刘沆是怎么死的?
刘沆在宋仁宗时期任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为官期间,刘沆以长于吏事而著称。刘沆有真宰相之称,许多人就奇怪了,宰相就宰相吧,真宰相又是什么意思?难道宰相还有真假之分!其实真宰相并不是一个判定词语,而是对刘沆的一种赞扬。这个名称

0评论2024-01-2455

如何评价庞籍?他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
庞籍是宋仁宗一朝宰相,出生于988年去世于1063年,享年七十五岁。庞籍是单州成武人氏,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初为黄州司理参军。后来因为任上表现优秀,受到州夏竦的赞许,以功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

0评论2024-0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