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有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演讲结束后,听众开始提问。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罗素表情木然地不作回答,有好几分钟,他手托下巴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把那个学生的提问内容整理了一下,然后反问道:“你问的是这些内容吗?”那个学生郑重地回答:“是。”
罗素又陷入了沉思,这次的时间更长。然后,这位伟大的学者对那位学生说:“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但是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顿时,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演讲会结束后,学生似乎成了英雄。但是,这名学生会像罗素那样坦率吗?不知道的时候就坦率地回答“不知道”。
学会对“知”与“不知”的态度,决定我们更长久的人生态度。
——在不知道的时候说“不知道”,就是最正确的答案。
罗素看萧伯纳
韦伯庄园的客人中,还有另一个英国年轻人,这人日后的声望也不比萧伯纳低,他就是伯特兰·罗素,那年23岁。罗素思维严谨,各种生活技能训练有素,骑自行车更是小菜一碟,车技可与赛车手媲美。人家还有理论呢,在《心的分析》一书中,他以骑自行车为例,说明
0评论2024-01-2565
什么时候都不能说人生不过如此
良好的心态将使一切事情变得简单如果诺言没有兑现,迟早有一天,灵魂会找上门来。有朋友问:“你怎么看自己现在的状态??”我说,我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抵达了少年时代的梦想之境,我只是感觉,生命中所有的线索都有了着落。最佩服张之洞的“三不争”:一不与俗
0评论2024-01-2462
存在
最近看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卓越的天才生活在一群平庸的普通人中间,在饱受误解、嫉妒乃至诋毁之后,他的心变得冰冷坚硬。所幸仅余的一点温存让他思考起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排斥你、不需要你,你的存在有意义么?以上两者,天才的高度我们
0评论2024-01-2465
只有态度还不够
美国漫画家罗素·迈尔斯以系列漫画《女巫希尔达》而知名。在他的一集漫画中,绿衣女巫希尔达正站在悬崖边眺望。秃鹫吉劳德站在悬崖对面,向希尔达招手:“到这边来吧,我们一起玩!”希尔达有些动心,然而看看脚下的峡谷,她犹豫了:“可是我跳不了这么远!”
0评论2024-01-2345
青春,原来是场一个人孤独的意淫
所有没经历过一见钟情的人都不会相信一见钟情,罗素就是,直到遇见顾小北。一见钟情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偏偏那天罗素就走了狗屎运,也不知幸还是不幸,一见钟情的结果只能由罗素自己扛着,近乎四年的朝夕相处也不过是擦肩而过。遇到顾小北的那天阳光明媚,
0评论2024-01-2237
我与妻
妻子是我的读者。她大学时学的是金融,毕业后在南方的一家香港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她喜欢文学远远甚于喜欢自己的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我的《火与冰》,便按照模糊的地址,尝试着给我写了第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迄今为止从未给陌生人写过信,但王
0评论2024-01-2248
去除嫉妒,分享喜悦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表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个妙法:那时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
0评论2024-01-2134
卡罗素:从苦难中成长的伟大歌唱家
卡罗素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公认的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可谁知道这样一个歌唱家的童年却异常的贫困,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15那年,卡罗素的母亲与世长辞,自此以后,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着母亲的照片。他母亲一共生了21个孩子,其中18个很小就夭折
0评论2024-01-2156
贪污犯培根
培根是哲学家里当官当得最大的。一般说来,哲学家要么会因思想异端惨遭当局迫害,要么就闭门造车、不问世事、采菊东篱。像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能成为大学校长实属不易;像休谟能做到外交部代理公使和次官已然是人品爆发。然而,培根却是哲学家中的异类,这厮做
0评论2024-01-2154
平庸者不会失败
其实,人要做到甘于平庸,有信心的平庸,比不甘于平庸要艰难得多。人的欲求本性驱使人们不甘于平庸。我们平时所说的“我甘于平凡”,不过是我们无可奈何的平庸罢了。每个平庸者起初也都努力地读书、刻苦奋斗过,甚至有人还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可平庸就是不饶
0评论2024-0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