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信义无价

2024-01-23 09:22390

清朝末年,江南有个村子爆发了瘟疫,死了好多人。这村子中间有一条马路,马路将村子分成了前村和后村,奇怪的是,染上瘟疫的全都是后村的村民,前村还没发现一例染病的。

有个叫李山的村民尽管住在前村,但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决定举家搬迁至千里之外的岳父家。临走前,李山去后村与他的好友陈宏道别。

进了屋,只见陈宏与他妻子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见李山来了,陈宏才吃力地开口说道:“你别过来,我俩都染病了,可能快要死了。”

李山心中一惊,说要替他俩请郎中。陈宏苦笑道:“哪有郎中敢来啊?你别白忙活了。”他伸手指了指墙角的摇篮:“你若有心,就帮我将儿子抚养长大吧。”说完,他就晕死过去。李山强忍悲痛,当即抱起摇篮中的孩子,走了。

当天,李山就收拾东西,举家投奔岳父去了。谁知走到半路,先是遭遇山贼,一身的盘缠全被抢了,接着其妻李氏又不慎跌落陡坡。待李山把她背上路基,人早已昏厥了。

这下,李山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加上昏死的妻子,可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几声铃铛响,李山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郎中,正迎面走来。

李山赶紧上前向郎中求助,郎中将李氏的裤腿卷起查看,断定是腿部骨折,便扭头对李山说:“情况很严重,你现在背她上我的医馆,要快!”

李山叹气道:“实不相瞒,我的钱全被山贼抢了,现在身无分文……”

郎中道:“救人要紧,其他好说。”这郎中姓赵,原是这一带的名医。由于李氏的伤情严重,只得暂时在赵郎中的医馆住下了。而这一住就是两个月,一家子吃穿用药,全靠赵郎中接济。李山实在过意不去,便对赵郎中说:“内人已可下地,我们这就打算重新上路了。可您的大恩大德,我该如何报答呢?”

赵郎中摆摆手,劝李山不必放在心上,赶紧上路便是。李山当然不能答应,说什么也要赵郎中提出回报的条件来。赵郎中见李山心诚,沉吟半晌,也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赵郎中的妻子不能生育,而李山夫妻一来穷苦,二来李氏腿伤未愈,这夫妇二人拖着两个孩子赶路,实在不便,赵郎中就想抱养一个,并给李山一百两银子,作为酬谢。

一旁的李氏一听到“一百两银子”,眼睛都亮了。她把李山拉到一边,说:“你还犹豫什么?郎中说得句句在理,再说郎中家的条件可比我们好多了,孩子留在这儿,一点不吃亏。”

李山叹了口气说:“那你说,把哪个孩子留下?”

李氏说:“这还用问,当然是陈宏的孩子了。我们还可以得一百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李山摇头道:“这孩子是陈宏临死前托付给我的,我怎么能把他卖了?你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

李氏道:“难不成你还想卖自家孩子啊?”

李山皱着眉陷入了沉思。想了半天,他决定听天由命,便对郎中道:“两个孩子,您喜欢哪个,就抱哪个吧。”

赵郎中略加思索,将陈宏的孩子抱在了怀里。李山仰头长叹一声:“这是天意啊。”说完,他便从郎中手里接过一百两银子,带着妻子离开了。

有了银子,李山便雇了辆马车赶路,很快来到了岳父家,定居下来。

大半年一晃而过。这天,李山正要出门,却见院外走来一人,仔细一看,竟是陈宏。据陈宏说,李山夫妇刚离开村子,朝廷便请了名医赵郎中来村诊治瘟疫。赵郎中听说得病的村民都住后村,前村没人得病,便觉得这不像瘟疫,四处走访后得知,前村村民的用水来自村前的小河,后村村民的用水来自村后的古井。于是,赵郎中来到古井边查看,这才发现了玄机。由于去年村里死了好几位老人,山上添了些新坟,尸体腐烂,又逢多雨,污水顺着山脉渗入山下的井中,后村村民饮用了这不洁之水才患了病。找到原因后,赵郎中对症施药,患病村民无不痊愈。

李山问陈宏,那赵郎中是何长相,陈宏说了个大概,李山这才发现,正是自己路上碰到的那一位。陈宏又说,此次前来,是想要回他的孩子。李山心中一惊,忙说:“孩子被你嫂子抱出去了,我这就去把他抱回来,你在这儿稍等。”

李山找到妻子,将孩子抱了过来,对妻子说陈宏没死,来找他们要孩子了。妻子忙问他,是不是打算把自家的孩子抱给他,李山点点头。

妻子急道:“你为何不将路上发生的事告诉陈宏?你对两个孩子可是一视同仁的,当初要是赵郎中挑了我家孩子,那也就挑走了,不是吗?”

李山苦笑道:“事情的确如此。问题是,人家会信吗?你就算有一百张嘴来解释,人家也只会认为,你是为了一百两银子,卖了朋友的儿子。”

妻子哭道:“那你也不能把自己的孩子给他啊。不行,你快把孩子还给我!”说着,她就要伸手去夺李山懷里的孩子。

李山一把将她推开,大声道:“你听我说,陈宏若是够义气,他今天把孩子抱走,过几天还会再抱回来的。”

见妻子一脸的疑惑,李山接着说:“陈宏把孩子交给我时,那孩子也是刚出生。今天,我把我的孩子给他,他未必看得出来。但他老婆是细心之人,准能认出这不是自己的孩子,那陈宏必然会抱着孩子回来找我。到那时,我再把路上发生之事,一五一十说给他听,他才会信。”

事情果然如李山所料,陈宏将孩子抱回去后,他妻子当天就发现这孩子不是他们的,便又催促陈宏抱着孩子来找李山。李山这才将自己途中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宏,之后便跪在地上,请求陈宏能够原谅。

陈宏将李山扶起,感叹道:“你既然能把自己的孩子送给我,我自然信你。只是……”

李山赶紧取出一百两银子,塞在陈宏手中说:“你这就去赵郎中的医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赵郎中,并把这些银子还给他。赵郎中是个好人,他一定会把孩子还给你的。”

陈宏犹豫道:“我怕赵郎中信不过我,你与我同去如何?”

李山转身从抽屉里取出几张纸,递给陈宏说:“近几日我刚好有事脱不开身。这是赵郎中为我内人开的方子,他一看这方子和你给他的一百两银子,定会相信你所言非虚。另外,既然村子里并没爆发瘟疫,我已和内人商量好要回去了,我们村里见吧。”

陈宏点点头,收下银子和方子,就走了。

几个月后,李山举家搬回了村里。当天晚上,陈宏在家为李山接风,李山见屋子里并无孩子的身影,着急道:“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赵郎中不肯把孩子交还?”

陈宏摇摇头说:“不是他不肯还,是我压根就没向赵郎中开口。那天,我找到了赵郎中的医馆,看到赵郎中抱着孩子,又是亲,又是笑,想起他不畏瘟疫,冒死来我村诊病,救活了村里几十口人,也救了我和内人的命,我实在开不了这口啊。”

李山沉吟道:“既然你不忍开口,要不我亲自去一趟?”

陈宏摆摆手说:“还是算了吧,知道孩子比我过得好,知道孩子有赵郎中这样了不起的父亲,我已经知足了。何况赵郎中是救死扶伤的好人,于我于大家都有恩,我不能让他寒心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神奇的换头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奇的换头术的故事! 一 话说沧州城内,有一个王守玉王大员外,此人靠着祖上传下的千亩良田,过着大富大贵的日子。前不久,他看上了“粉香阁”的头牌小翠姑娘,竟然把原配夫人刘氏一纸休书赶出家门,然后就迫不

0评论2024-01-26267

人鬼仇未了
从前,重庆府有一个年轻人叫陈壮,与母亲相依为命,是有名的孝子。一天,陈壮母亲半夜去了趟茅厕,回来突然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起来。陈壮束手无策,赶紧请来郎中。郎中把脉后推辞道:“这病是鬼症,我看不了,快去请李天师!”陈壮备了厚礼,去武陵山请来了李

0评论2024-01-2588

坟墓里的麻将声
一、夜半惊魂,坟中传出麻将声月亮还没升起来,天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几颗稀疏的星星闪着暗淡的光亮。没有一丝风,地里的庄稼静静地立着,仿佛已经安然入睡,小虫们的叫声不紧不慢。突然,一阵“得得得”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两匹快马从驿路上疾驰过来,原来

0评论2024-01-2590

十三棍僧救唐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

0评论2024-01-2595

包大人要来暗访
胡县令推开窗子,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于是便吩咐丫鬟给他换上官衣,迈着八字步,志得意满地往县衙走去。县衙就在前院,胡县令没走一会儿就到了。可是胡县令只往县衙里扫了一眼,脸便沉了下来。过去每天早上,管钱粮的路大人,管人丁的马

0评论2024-01-2479

棋子、娘子和案子
棋子、娘子和案子作者:陈婧会下棋的人不见得都聪明,犯糊涂的大有人在。棋盘上,布棋布得再巧妙,不过争个技艺高低;人生路,走着走着,偏了正位,那才满盘皆输……1.夜深人不静万历年间,河间府有个小河村,村里有个特别爱下象棋的人,叫曹林。每年他都

0评论2024-01-2487

李半仙传奇
李般先晚上给街坊看病,刚回到家里,一位年轻人急匆匆的跑来。一进门扑通一声跪在李般先跟前哭着说:“李大叔,请你赶快救救我媳妇吧!”李般先连忙问:“你媳妇咋啦,得的什么病?”年轻人说:“我是咱们东边村子的,昨天我媳妇生孩子,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生出

0评论2024-01-2499

三赌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才子匡春朗进士及第,只因没给吏部官员送礼,就被分派到北直隶临河县当了知县。到了任上,他请县丞孙成越带着他在县上转了一圈,更是大失所望,他一时心灰意冷,整天借酒浇愁,政务由此废弛懈怠。孙成越气不过,就说道:“大人你若是啥都不

0评论2024-01-2451

泥人郎中
揭榜这天,凉州城的衙门口突然贴出一张榜文,说知府陈安凯的夫人得了怪病,遍请名医束手无策,为此陈知府才重金求贤。榜文没贴出多久,就有人揭了榜。不过让围观众人意外的是,揭榜人居然靠卖泥人为生的瘸子马轼。喝了几副马轼开的汤药后,陈夫人就奇迹般地可

0评论2024-01-2359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人物结局
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唐朝诗人,京兆华原人氏,字诚悬,生于公元778年,去世于公元865年。柳公权以楷体著称,是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在当时与另一个楷书大家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有颜精柳骨的美誉。柳公权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柳正礼曾任汾州

0评论2024-01-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