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懒鬼和妻子

2024-01-17 08:54340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上,住着一个以懒散著名的鲁迅。他总是整天懒洋洋地躺在家中,任由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和他相反,他的妻子杰茜是个勤奋踏实的女人。她每天早早起床,做家务、照料花园以及烹饪美味佳肴。而鲁迅却总是不为所动,享受着他的慵懒生活。

杰茜每天都忍受着鲁迅的懒散,心中也隐隐为此而痛苦。她对鲁迅的散漫态度感到无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她曾试图通过对话、劝说和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懒散行为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但鲁迅总是没有任何改变。

一天晚上,在他们吃晚餐时,杰茜突然说道:“亲爱的,我有个提议,咱们明天一起去城里走走吧。”鲁迅犹豫了一下,却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鲁迅,我知道你喜欢宅在家里,但是有时候改变一下环境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去看看新展览,逛逛街,或者找个咖啡馆坐坐。”杰茜深情地看着他,希望自己的言辞能够触动他的内心。

鲁迅沉思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第二天,他们来到了城里。杰茜为了让他感到开心,特地选择了一家鲁迅曾经向她提过的咖啡馆。她点了两杯咖啡,慢慢品味,享受着那份宁静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鲁迅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说道:“杰茜,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有这样的时光。”他的语气中透露着一丝感慨。

这一天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个突破点。回到家里,鲁迅开始主动关心家务,开始主动和妻子一起做饭。他开始意识到,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自己的懒散,还有一个默默为他付出的妻子。

从那天起,鲁迅的懒散开始逐渐改变。他渐渐变得主动起床,主动参与家务,主动去采购杂货。他开始为妻子分担起责任,并经常和她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鲁迅的改变,让杰茜感到欣喜与感动。她发现,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一直到老年,他们彼此相伴着,享受着共同的快乐。他们成为了那个小镇上幸福的一对。人们常常在街上看到他们手牵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这个故事中,懒鬼鲁迅因妻子的坚持和鼓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成为了一个勤劳的人。这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的改变,而是一个妻子无私的付出和坚持所换来的幸福。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和珍惜身边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民国侠义风
1919年陈独秀被捕,陈的潜意识里有“坐牢情结”,因为在他看来,仗剑拯民于水火,就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有一件事让陈独秀颇感意外。当时自陈入狱后,全国各阶层各行各业营救陈独秀成为全国性的浪潮。有两个人也站出来,让陈独

0评论2024-01-2585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

0评论2024-01-25100

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

0评论2024-01-2557

随时代的消失而消失
随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鲁迅从教科书上悄然消失。一代大师随着时代的起伏而消长,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这让我想起鲁迅曾经说过的话,他说:“希望我的文章随着时代的消失而消失。”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对他的手稿一

0评论2024-01-2581

像文人一样吃
鲁迅小厨鲁迅先生一生在吃上异常节俭。有资料考证,鲁迅日常菜谱无非三菜一汤,菜色基本就是“老三样”: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一碗黄花鱼。每月买食材的钱只抵得上购书开支的三分之一。即便如此,鲁迅也有一系列比较偏好的菜品。最为奇特的是,鲁迅

0评论2024-01-2568

大师的家教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

0评论2024-01-2578

鲁迅的世故
鲁迅有个学生叫李秉中,在军队当官,想辞职不干了,写信征求鲁迅意见。鲁迅反对,认为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鲁迅回信说:“人不能不吃饭,因此即不能不做事……我看中国谋生,将日难一日也。所以只得混混。”鲁迅居然说出“混混”这样的话,很不英雄吧?很不容

0评论2024-01-2587

从红玫瑰到饭黏子
1923年10月,鲁迅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每周讲授一小时中国小说史。开学第一天,上课的钟声还没收住余音,一个黑影便在嘈杂中一闪——个子不高的新先生走上了讲台。坐在第一排的许广平,首先注意到的是他那两

0评论2024-01-2584

另一种声音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道题:鲁迅先生写过“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情?我有个朋友叫老罗,当年念到这儿就退学了。他说:“我他妈的怎么知道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教

0评论2024-01-2587

鲁迅与梅兰芳: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抨击所谓的“送去主义”的时候说:“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很明显,鲁迅先生在这里是“顺带”把梅兰芳先生也讽刺了一下。鲁迅先生和梅兰芳先生一个是文学艺术大

0评论2024-01-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