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趣闻轶事

2024-01-23 03:02280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这一辈子只画兰、竹、石这三样东西,他曾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历史上的郑板桥是个幽默风趣、脾气古怪的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画很是有名,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千金难求,属于有价无市的宝贝,许多人都想买他的画。而郑板桥呢,他和别的画家不一样,历来文人画家卖画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开出明确的价码,把自己的画炒得很贵,郑板桥的画则是明码标价的。

早年郑板桥为生活所迫常以卖画为生,后来郑板桥当了官,政绩显著,他还是做回了老本行,卖画!

郑板桥做生意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大方爽快,他制定了一套《板桥润格》规定: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

可是,即使这样,郑板桥的画还是很难买到。许多豪绅常以得到郑板桥的书画挂在厅堂作点缀为荣,但郑板桥却不慕名利,心情不好就不给他们卖画和作画,所以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得到郑板桥的画作。

有一帮豪绅知道郑板桥爱吃狗肉,他们打听到郑板桥要和朋友登山郊游,于是就收买了郑板桥郊游的必经之路的农舍主人,让农舍主人提前煮一锅香喷喷的狗肉。等郑板桥路过的时候,农舍主人就拿狗肉招待郑板桥,最后再让郑板桥作书画以作纪念。郑板桥吃了别人的狗肉,为了表达感谢之情,他就作了一副书画送给农舍主人。后来,有一次宴会上,郑板桥偶然看见自己送给农舍主人的画作竟然就挂在厅堂上,他这才知道自己因为嘴馋被骗了!

还有一次,当地一位豪绅请郑板桥替他写一个门匾,郑板桥的名言是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按照他的臭脾气,他完全可以不给这位豪绅写门匾。可是这位豪绅他不好得罪,也得罪不起,因为这位豪绅平日里经常巴结官府,是一个后台超级硬的家伙,郑板桥再不愿意最后也还是答应了下来。

脾气古怪的郑板桥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给豪绅写门匾呢,他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一个既能满足豪绅的要求又能让自己解气的法子。

豪绅派人来取门匾的时候,郑板桥就故意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在给门匾上漆的时候,郑板桥专门吩咐漆匠只漆雅、起、敬三个字的左半边。交代完以后,他才高高兴兴的把做好的门匾交给了豪绅。

过了一段时间,这块门匾上没有上漆的地方都掉色了,这样一来上了漆的地方就显得格外惹眼,豪绅某天抬头一看,气得不行,原来的雅闻起敬竟然变成了牙门走苟!豪绅脸色涨得通红,这不是明摆着骂他是衙门的走狗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郑板桥名画换狗肉
郑板桥的诗、书、画闻名于世,号称“三绝”,人们争相购买。扬州有个富豪特别喜欢郑板桥的书画,但因他为人刁诈,郑板桥非常讨厌他,不给他作画写字。这个富豪为了抬高身价,显示自己的威风,出重金购买郑板桥书画,但始终没有搞到手。有一天,郑板桥出郊外漫

0评论2024-01-2574

郑板桥轶事
一、清代才子郑板桥的姻缘:郑板桥文采盖世,可惜穷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儿五娘叫出来,并且把她许配给郑板桥,郑

0评论2024-01-2457

允禧妻子是谁?允禧与郑板桥的关系
都说成王败寇,胜者书写历史,败者只能惨淡离世。中国封建几千年历史中,有多少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但皇位却只有一个,失败者远比胜利者多的多。康熙末年夺嫡风波,九子争战,最终以四阿哥胤禛的胜利而告终。胤禛上位为雍正帝,后世评价他时少不了说他冷情冷

0评论2024-01-2362

郑板桥妙断偷情案
古代地方官断案的判词,大多墨守成规、刻板冗琐,但也有诙谐幽默的。相传清代,在山东潍县当县令的郑板桥,判词就与众不同。他在断三起偷情案时,判词妙趣横生,无不使人拍手称妙。一石佛寺的和尚与天月庵的尼姑是同村人,青梅竹马私定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

0评论2024-01-2243

经营之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

0评论2024-01-2235

赞扬的技巧
一位收藏家请一位鉴赏家来家里,鉴赏一下他最近收集的几幅字画。鉴赏家来了以后,他先拿出郑板桥的一幅画竹,请鉴赏家看。鉴赏家看了半天,没有说话。然后收藏家拿出现代一位青年画家的作品,请他鉴赏。那位鉴赏家看了几眼就连声赞叹道:“非常好,非常好,很

0评论2024-01-2254

郑板桥卖画智斗雁拔毛
郑板桥任职范县期间,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惩恶扬善,鼓励生产,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由一名衙役陪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

0评论2024-01-2144

秀才遇到贼
深夜来客乾隆年间,山东潍县徐刘屯出了个有名的秀才,姓徐,人称徐秀才,这徐秀才满腹经纶,而且有一手好书画,按说该是个栋梁之材,可他接连两次乡试都名落孙山,从此心灰意冷,一个人住在一间破茅草房里,卖画为生,整日喝得醉醺醺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十九,

0评论2024-01-2133

屠夫捕头
骑一头瘦驴,郑板桥只带一名家丁,悄悄赶往潍县上任。潍县素有“三千铜炉匠,十万绣花女”之誉,但郑板桥一路走过来,看到的情况却和这挂不上钩,这里虽不说民不聊生,但显然人心不古,治安状况也差。看样子得有一个好捕头啊!郑板桥自言自语地说。这捕头,既

0评论2024-01-2141

郑板桥的幽默轶事
郑板桥曾在山东的潍县当知县。潍县有个盐商,捉到一个贩私盐的人,请郑板桥惩办。按当时的法律,盐是不能私下买卖的,贩私盐是要惩办的。郑板桥为官一向很清正,特别同情平民百姓。他知道,那个盐商虽然是个官商,做生意的牌子“正当”,却一向哄抬盐价,利用

0评论2024-0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