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克莱尼娅的许愿池

2024-01-22 16:16390

克莱尼娅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见到爸爸约瑟夫了,她印象中有关爸爸最后的记忆是一个乱糟糟的夜晚。在她的记忆里,那个夜晚是由尖利惊恐的叫声,晃动的人影和重重的敲门声组成的。在一片混乱中,约瑟夫像往常一样给她盖好被子,给她讲仙女艾琳娜的故事。然后亲吻她受到惊吓的苍白的小脸,告诉她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仙女会把一切可怕的事都带走。然后克莱尼娅就听话点闭上了眼睛,再然后她就在黑暗中沉沉的睡去了。

约瑟夫不知道这样哄孩子对不对,因为他已经一个星期没回去了。根据他往常的经验,这个多瑙河畔宁静的小城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一晚上都解决不了的事。直到他看到城墙根下密密麻麻的蒙古骑兵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是一群裹着兽皮和破金属片的队伍,他们稳稳地坐在他们的矮马上,背着一人高的的长弓,挎着血迹斑斑的弯刀。一部分人的马鞍边上还挂着几个白森森的人头骨。他们全都仰着脸盯着城墙上的人们,细长的眼睛里充满了冷漠与暴戾。他们看起来很疲惫,但这并没有减少他们散发出的恐怖气息。

战争开始了,蒙古人架起了云梯和大炮。约瑟夫手忙脚乱地挥舞他的长矛,他不知道该怎么打仗,只知道如果让这帮人进了城,心爱的克莱尼娅不会比那些挂在马上的骷髅更幸运。

“汗,为什么这次攻城命令下得这么急?士兵连休整的时间都没有!”说话的人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拔都,他的汗。

拔都挥手请他坐下,来者倒是不客气,直接坐到拔都面前啃起桌上的羊腿。

“也速该,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大地盘了吗?”拔都捻着胡子问面前狼吞虎咽的壮汉。

“不知道,反正挺大。”也速该答。

“慢点吃,”拔都给也速该满上一杯马尾酒。“你觉得这块挺大的地盘有多少是我们打下来的?”

也速该嚼肉的速度慢了,他在思考。

“窝阔台大汗近日身体越来越差,这件事你知道吗?”拔都也抄起面前的羊腿啃了起来。

“汗,请您明示。”也速该完全停止吃的动作,望向拔都。

“打过这条河,占领这个世界的最西边。如果窝阔台大汗不在了,只有地盘最大,兵马最壮的人将来才有资格继承汗国。我希望大汗最后选择的是我们。”拔都盯着也速该慢慢地说。

“明白了,汗。”也速该站起来,在身上擦干净手上的油渍,然后向拔都行了个礼,转身出去。

“等一下。”拔都叫住也速该,“把这盆羊腿都带走吧。记住,我们的优势除了我们的军队,还有我们的粮食比他们多。

约瑟夫已经有将近一周没合眼了了。城墙下的蒙古军队似乎不会饥饿也不会疲倦,他们喊杀震天,昼夜不停地攻城。在城墙上,约瑟夫被迫每天都参观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博览会。那些闻所未闻的武器劈头盖脸地砸向守城的人们,使他们的躯体变得像他们的城墙一样残破不堪。蒙古人从城墙的豁口涌了进来,守城的军官被迫派出预备队——一支由城中最后征集来的男人组成的队伍。约瑟夫跟着他们冲向蒙古人,用钝了的剑和断掉的矛迎战锋利的蒙古刀。他用盾牌把一个蒙古兵撞下城墙,然后又用短剑砍断了一个蒙古兵的脚。然而他自己全身也被砍了近十几刀。

入夜时分,蒙古人终于被赶出了城墙豁口,但这时当约瑟夫看向他周围的人时,发现跟他一起来的人已经一个都不见了。城墙上只剩几个奄奄一息的伤兵和过来觅食的乌鸦。

“还有活着的人吗?”约瑟夫听到了守城军官的声音,循着声音扶着墙走了过去。声音的源头,站着几十个跟他一样的伤兵。

军官打量了他们一眼:“你们是真正的军人,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但是先生们…”他顿了一下,“胜利女神是不会站在我们这边的,明天早上只要蒙古人再发动一次冲锋,我们所有的人都得去见上帝。但是如果我们能再争取半天的时间,我们的家人就能安全过河。先生们,现在的时间属于你们,请你们做决定。”

约瑟夫决定留下来,他坚定地敲了一下盾牌。这带动了所有人的情绪,他们纷纷敲击盾牌,高喊胜利。这时天已经蒙蒙亮,城墙不远的地方响起了蒙古军队。

城里的人们仓皇涌向连接多瑙河西岸的唯一的那座石桥。他们吵闹着经过艾琳娜许愿池,谁也没有注意许愿池前那个瘦小的身影。

小克莱尼娅跪在许愿池前,虔诚地祈祷:“亲爱的仙女,求求你,把我爸爸带回来吧。”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这时一个路过的女人看到了她,及忙跑来拉起她:“孩子,蒙古人马上就要来了,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快跟我走吧。”克莱尼娅挣脱开女人:“谢谢您,夫人。不过我要在这等我爸爸回来。”女人望着克莱尼娅小小的脸:“傻孩子,快跟我们走吧,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你爸爸会找到你的。”话没说完,女人丈夫就急匆匆地将她拉回到人群中,她只能隔着人群冲克莱利亚喊:“愿上帝保佑你,孩子!”

小克莱尼娅目送女人离开,继续跪在许愿池边祈祷,终于,连日的惊吓,疲惫和饥饿使她坚持不住晕倒在了吃遍,但是在昏迷前,她仿佛看到艾琳娜水中的倒影冲她笑了一下。“我醒来后你会把一切不幸都带走的,对吗?”她喃喃地说。

杀红了眼的也速该策马踏着尸体冲上了城墙,后面的骑兵也蜂拥而至。约瑟夫的部队再也无力抵抗占有压倒性优势的蒙古军主力,只能躲在残垣后面向他们抛掷石块。蒙古骑兵长驱直入,他们冲到了多瑙河边,发现桥已经被毁掉了。气急败坏的也速该下令向架桥过河,但是他们刚刚架上第一根时,拔都的传令兵就到了。

“将军,汗叫你回去。”传令兵说。

蒙古人停止了架桥,转身撤回了城外。

也速该再次气冲冲地闯进拔都大帐:“汗,我们马上就能打到世界的最西边了。”

“我知道。”拔都淡淡地说,“我刚刚得到消息,窝阔台大汗驾崩了。”

“什么?”也速该瞪大眼睛说。

“大汗不在了,中原马上就会变乱。得有人收拾这个烂摊子,撤兵吧。”拔都靠在虎皮椅上叹了口。

蒙古人撤兵了,守城的人们从废墟中走了出来。约瑟夫望着远去的蒙古旗帜,转身疯了一样向家的方向冲去。但是呈现在他面前的只是一片焦土,他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这时有人在轻轻地喊他:“爸爸,是你吗?”约瑟夫转身一看,克莱尼娅正站在他的身后,她甜甜地笑着,小脸又瘦又脏。约瑟夫一把抱过女儿,抚摸着她金黄的头发:“傻孩子,你为什么不到河对面去?你不怕吗?”克莱尼娅用小手紧紧抓住父亲的衣襟:“你不是说仙女艾琳娜会把一切坏事都带走吗?我看到她冲我笑了,所以我不怕,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

也许故事到这就该结束了,但是笔者还是应该适当地交代一下后面的事:克莱尼娅长大了,而蒙古人也再没来过。她有了孩子,她的孩子又有了孩子。她把艾琳娜的故事讲给了她的孩子听,她的孩子又讲给了她孩子的孩子听。而那个许愿池也没动过地方,就这样世世代代地陪伴着小城的孩子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小乞丐的发家史
约瑟夫·贺希哈是一位犹太人,小时候,还一度沦为在垃圾桶中寻找食物的小乞丐。在美国这个号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年幼的约瑟夫·贺希哈虽然在学校读书机会不多,但他受父母的精神影响,人穷志不穷,他在乞讨的生涯中,时刻渴望有朝一日事业有成。他不像其

0评论2024-01-2577

“花之拉斐尔”的练就
“花之拉斐尔”的练就作者:秦湖有这样一位画家,他一生专攻一件事——画玫瑰花。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自己的玫瑰。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将自己的审美融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就是法

0评论2024-01-2476

为上帝写下一句话
在美国旧金山有一座著名的大桥—金门大桥,是世界第一座悬索桥,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它是一座连接海峡的大桥,所以总是多雾,而且终日不散,就像仙境一样。但是金门大桥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出名,相反它“臭名昭著”—这座大桥是世界上

0评论2024-01-2381

海勒智用平均“助人”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性格幽默机智。早年,海勒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里。这户人家虽然富有,主人却非常吝啬。一次,一名叫瑞德的佣人跟海勒抱怨,他不小心弄折了花园里的一株花,主人毫不客气地罚了他十美元。瑞德向主人抗议,主人却慢悠悠

0评论2024-01-2372

莲花开了,满世界都是菩萨
丹巴是探险者争相前往的地方。前不久,一位名叫约瑟夫的美国探险者来到了这里,稍事休整后,就立即向着墨尔多神山进发,哪知道,两天后,他却从山上退了出来,在山脚处,他一头栽倒在一户山民家的门槛上。一位老妇人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约瑟夫,看其脸色,就知道

0评论2024-01-2245

叛徒
二战期间。一支纳粹军队与盟军的一支军队发生了激烈的交战。纳粹军大败,纳粹军逃到卡尼镇后方休兵整顿。盟军乘胜追击,可刚在卡尼镇站稳脚步,却接到上级命令,令其停止进攻,撤军返回前线。这支盟军队伍的首领是罗博特,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十分清楚如

0评论2024-01-2247

爱一直都在这儿
那天早上,她被抬走后,小女儿进来给卧病在床的父亲喂东西时,他怎么也不肯吃,嘴里还在念叨着“今天不吃了”。女儿嘱咐他安心休息,又外出忙碌去了。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默默地流泪……结果,就在大家都忙着操办母亲后事时,下午3点左右,他也悄悄地追

0评论2024-01-2242

被上帝垂青的人
1973年6月,一位老太太走进美国丹佛大学,她要去该校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找一位名叫约瑟夫·科贝尔的人。由于是第一次来这儿,因此走进校园,她不得不到处打听,问国际关系研究生院在什么地方。她问了许多人,每个人都热情地为她指路,有的甚至还给她画

0评论2024-01-2150

不能只做有把握的事
吉姆·伯克晋升为约翰森公司新产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研制一种儿童所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新产品的试制很快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可要被老板炒鱿鱼了。几周后。总裁召见伯克。然而,让伯克意想不到的是,总裁微笑着起身让座,并亲切地拍着他的肩

0评论2024-01-2149

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借力使力,用一美分拯
1878年,约瑟夫·普利策以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市的《电讯报》,不久又与《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为了吸引读者,他的每份报纸只卖一美分。该低价营销举措迅速打开了报纸销路,普利策也很快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好景不长,后来报

0评论2024-0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