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父亲的绯闻

2024-01-22 14:42440

母亲去世了,老家里就剩下父亲一个人了,而且父亲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张文兰就想把他接到城里和自己一起住,有个照顾,也算尽尽自己的孝心。可她对父亲一说,父亲就一口回绝了,还直言不讳地说,他走了刘婶就没人管了!

一说刘婶,张文兰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因为自打她记事起,母亲就因为刘婶跟父亲吵,但母亲从不当着她的面跟父亲吵,是张文兰无意听到的。张文兰已经听明白了,母亲跟父亲吵,是因为父亲跟刘婶暧昧,刘婶是个寡妇,人也长得比妈妈漂亮。开始吵,父亲还解释两句,说刘婶身体不好,就是帮她干点活,没别的事。这话母亲能相信吗。不用说母亲不信,自己都不信。后来就只听母亲怨母亲恨,父亲一句也不解释了。张文兰觉得父亲做了亏心事,是没理了才不说话的。

就这样,母亲一直吵到张文兰上学离开家听不到了,但她完全能够想到,她离开家后,母亲一定会跟父亲吵得更凶。他们年轻时还没有只生一个的政策,每个母亲都会生几个孩子,可是,母亲只生了她一个就不生了,还不都是因为刘婶吗!不然她也会有几个兄弟姐妹。

刘婶是什么人?是他们家同村,只是一家在村东,一家在村西,两家隔的远一点。刘婶没生孩子,30多岁刘叔就因为肺结核病死了,她也不改嫁。因为刘婶的身体一只不好,大病不见小病不断,活脱脱一个病西施,干不了重体力活。土地承包后,地里的重活干不了,父亲就去帮她,母亲能不生气吗,能不吵吗。可是父亲我行我行我素,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为此,张文兰也站在母亲一边,很生刘婶的气,觉得是刘婶勾引父亲,心里直骂刘婶是狐狸精,不要脸,当然也生父亲的气。长大以后,张文兰觉得父亲这样“死不改悔”地帮刘婶,肯定有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爸爸爱的是刘婶不是妈妈,而无奈娶了妈妈。

张文兰听父亲说出为了刘婶不进城,想了想,反正母亲已经不在了,干脆一块儿把刘婶带着走完了,就说:“爸,要不让刘婶也去吧?”

父亲马上说:“那怎么行,别人会闲话说。”

张文兰又说:“你俩办个结婚手续不就没人说了吗”

“混账话!”父亲一听急了,大声呵斥道。

父亲的话把张文兰吓了一跳,她还从没听父亲这样骂过她,愣愣地把父亲看了半天,父亲扭转看头,脸色铁陈着。张文兰再想想,父亲一辈子不顾母亲跟他生气吵架,甚至只生了她一个,还有街坊邻居也多有议论,绯闻多多。可是到了有走到一起的条件了,却不结婚,还骂她,这是为什么?张文兰一头雾水了。

父亲为了刘婶不进城,还发了脾气,张文兰没有办法,也只有随父亲的便了。想想父亲的身体还好,能照顾自己,张文兰没有再说,自己回了城。

一晃两年过去了,刘婶去世了,父亲这才进了城。可是张文兰的心里还装着那件不明不白的事。因为从父亲骂她的话里,她想明白了,父亲和刘婶之间,不会像母亲想的和绯闻说的那样,是清白的。张文兰更想知道谜底了。一天趁父亲高兴,又喝了点酒,眼圈有点红了。张文兰就憋不住问道:“爸,您为什么对刘婶那么好,又不跟她结婚?”

父亲愣怔了一下,眼圈更红了,叹了口气才说:“她是你姑!”

“什么,我姑!我不就一个姑吗?”张文兰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那不是你大姑,是你二姑。”父亲又说。

二姑?这就是说张文兰脑海里的大姑不是大姑,刘婶才是大姑!可她一点都不知道,她相信母亲也不会知道。如果母亲知道了也不会那么跟他吵,也会说给她听。张文兰老半天才又说:“爸,您为什么不早说啊!”

父亲摇摇头说:“说什么,我没脸说呀,是我害的她呀!”父亲落泪了,抬头望着屋顶,嘴唇哆嗦着,看的出他很痛苦。

看父亲痛苦落泪,张文兰也忍不住哭了,她靠到了父亲身边,抱住了父亲。待父亲平静一些后,才对她说出了这样一件家事。

刘婶才是她的大姑,比父亲小4岁,小名叫大丫。大姑两岁那年,一天爷爷奶奶都下地干活了,让6岁的父亲在家照看两岁的大姑。大姑的左臂上有一块胎记,说脏,就用小手往下擦,可是擦不掉,父亲也帮他擦,擦不下来就用指甲抠,结果就抠出了血。大姑哭了一会儿不疼了就不哭了。爷爷奶奶回家后大姑小没说,他也没说,害怕奶奶骂他。可是过了两天,大姑就开始发烧,越烧越厉害,找了大夫一看,是破伤风,人家一开口,就要10块现大洋,还不保证能治好。别说10块,一块都没有。奶奶就把她抱回家来了,她越烧越厉害了,后来都不知道哭了。爷爷奶奶觉得她不行了,说扔了吧,要是让个好心人拣去兴许还能救她一条命。就这么着,爷爷把大姑抱到河边,河里来往船只多呀。放下后爷爷躲到一边看着,不一会儿,过来了一条船,船上的人看到了,划过来抱走了,但死活家里人一直不知道。是人家把她救活了,没想到长大了,她又嫁回了村。

“您认出来了,我奶奶他们就没认出来吗?”张文兰急急地问道。

一开始我也没认出来。哦,你奶奶眼睛不好,看不清东西,后来又到上海你大伯家住了,一直没回过村,我也是后来才认出来的。哦,她嫁回来的时候,你大伯就在上海工作了,很少回来,你大姑、哦,你二姑比你大姑小四岁,她不知道。

“您是什么时候认出来的?”张文兰又问

哦,有一次天热,她下地回家,只穿了一件汗衫,我和她走了个碰头,看到了她胳膊上的那块带着疤的胎记,我脑袋里嗡一下子,再一看长相,还有小时候的样儿,我就知道她是你谁了。

“我大姑知道吗?”张文兰又问。

不知道。扔她的时候,她还不到两岁,自己不会记得,抱走她的人家也没对她说,她不知道。她没死算是万幸,可我心里有愧呀,不敢说呀,她知道了得多恨我。

“那您为什么不跟我妈说呢?”张文兰又说。

说了,她咽气前,我对她说了。

“您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妈老跟您吵!”张文兰又带点埋怨地说。

你妈嘴快,我要早说了,她肯定要对你大姑说,不对你大姑说,也得对别人说。你大姑身体又不好,就是那场病落下的,她知道了承受得了吗,还不得把命搭上呀。我也对不住你妈呀!

父亲说不下去了,老泪纵横,不住地摇头,是内疚是痛苦。

父亲的绯闻原来是沉重的家事,父亲一个人扛着,扛了一辈子!

张文兰陪着父亲流眼泪,并紧紧地抱住了父亲,她觉得这样父亲心中的痛苦,能流到自己身上一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遗像惊魂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遗像惊魂 老家三叔的儿子要结婚,想拆了祖传老宅,在原址上盖新房。为此三叔特意打电话请王宇的父亲回去商量。可是王宇的父亲年前中风行动不便,王宇便代替他回到了老家。 孤零零的老宅建在王家竹园旁土坡上,三叔带着王宇和几个本

0评论2024-01-26433

奇器丑郎
薛家饭庄的掌柜薛有财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唤作锦儿。锦儿聪明貌美,经常去公主岭采些野花,这天她又去采花瓣,一时大意踩到毒蛇,被咬伤了脚腕。薛锦儿走不了路,但如果不尽快医治,只怕性命堪忧。 正在着急时,远远过来一个穿青衫的男子。青衫男子无所

0评论2024-01-26157

奇特艳遇
奇特艳遇 一、神秘的陌生来电 晏子硕的父亲是枫林市著名的法官,他曾审判过很多有影响的案件,在枫林市老百姓中口碑极好。由于父亲的原因,晏子硕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法官,像父亲一样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晏子硕考上了一所著名的政法

0评论2024-01-26148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93

白衣飘飘的爱情
1988年春节前夕,程琳分配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做护理工作,初来乍到的她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没几天,她发现儒雅的医生张定宇工作之余总是伏案学习,到了傍晚,他便哼着小曲,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回家吃晚饭。程琳好几次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心生喜

0评论2024-01-25101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那其实是一棵长在祖父坟上的果树,我愿意这样形容——它长在了祖父的肩头。那一年,我8岁。异常久远的童年,却是无比熟悉的画面——父亲领着我去给祖父上坟。坟上有一棵果树,树上结了几颗不大的果子,我的个头显然是够不到的。我嚷嚷着要吃那树上的果子,父

0评论2024-01-2584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60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100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5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