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是元朝著名学者和诗人,在元朝声誉极高,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在诗歌方面又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有元诗四家的美誉。
虞集祖辈上都是以文学出名的,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自然不至于湮没了他的才干。尽管当时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宋朝末年,天下大乱,兵戈扰攘之时。
为了躲避战乱,虞集的父亲迁居江西崇仁二,虞集也得以得到一个教安稳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
据史料记载,虞集自幼就聪颖异常,三岁的时候就知道读书了。后来他的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亲自交到他《论语》、《孟子》、《左传》以及欧阳修、苏轼名家文章。当时虞母是以口头传授的方式教导,但是虞集在听了之后就能背诵。有这样的聪明才智,也不怪他九岁的时候对儒家各个经典都清楚明白了。
十四岁之后,虞集跟随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吴澄拜师学习。在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奠定了他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前期的学习时期,是虞集文学上的奠定时期,十分重要。
南宋被蒙古铁骑消灭,元朝统一中国,虞集初时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教书。
大德元年,他离开江西来到大都。大德六年,因为才能卓绝而被选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升国子助教。其人有才,且将所学所得尽数教给学生,以师道自任。渐渐的名声远扬,来找他求学的人数不胜数。
皇庆元年,元仁宗继位,虞集任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一位上疏谈论学校教育问题而被元仁宗赏识。
延佑六年,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贤修撰,泰定元年,为国子司业,后为秘书少监。
泰定四年,虞集跟随泰定帝一起去上都,为上都大臣讲解经书。当时虞集用了两种语言,蒙古语和汉语双语讲解,内容深入清晰,一下子就将上都的一干大臣给镇住了。上都大臣为虞集的博学多才而震惊,为其博古通今而折服。
后来虞集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任职之时,曾经上书朝廷,建议将京东沿海地区的土地拿来给民众开垦。虽然这个建议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采纳,但是后来海口设立万户之计的时候,采用的就是他的建议。而这个建议成效也十分显著:一筑堤坝可以防止潮水涌入;二开坑良田意味着税收的增加;三促进京都周围经济的发展,使数万民众聚集京师周围,增强保卫京师的力量。
泰定帝去世,元文宗继位,因为对虞集早就有所了解,于是文宗继位之后,当即任命虞集为奎章阁侍书学士。
虞集后来奉元文宗之命,与平章事赵世延一起,仿效唐、宋会要,编修《经世大典》,同任总裁。赵世延离去之后,虞集一个人负责此书的编撰,并且最终使得此书现世。
《经世大典》编成之后,虞集被元文宗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当时虞集以眼睛有疾为由,上书文宗,请求就任外职,没有得到允许。一直等到文宗及幼君宁宗相继去世,才得以告病回归崇仁。
至正八年,虞集病逝于家。元朝朝廷为其上谥文靖,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为仁寿郡公。
甘露事件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
0评论2024-01-2594
唐宣宗:傻子皇叔被迫出家又如何合法即位
来时糊涂去时迷那一年,在丹阳街头,一个郑姓少女和一个方士不期而遇。不知名的卜者从少女身上看出了其不寻常的命运:郑氏将来会成为一位帝王的母亲。虽然说这位郑姓少女就是后来唐宣宗李忱的母亲,但预言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都是荒诞剧。有人听了摇摇头一笑
0评论2024-01-2572
甘露之变
唐宪宗平定淮西以后,变得骄傲自得起来。他开始信奉神道,下诏求能炼长生金丹的方士。公元820年,他服了金丹以后,脾气变得暴躁不定,宦官因而常常被认为有罪而处死。不多久,他就暴死于宫中。宪宗虽然平定了藩镇之乱,但对宦官一直是信任并依靠的,所以宦
0评论2024-01-2582
忧患中作乐的咸丰皇帝
咸丰帝奕詝生于1831年7月16日(道光十一年六月八日),他是清代入关后第七位皇帝,也是清代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道光皇帝第四子,其母为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 由于小时候从马下跌下来,经过太医精心治疗,骨病虽然好了,却落下了
0评论2024-01-2362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生平简介 柳公权人物结局
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唐朝诗人,京兆华原人氏,字诚悬,生于公元778年,去世于公元865年。柳公权以楷体著称,是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在当时与另一个楷书大家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有颜精柳骨的美誉。柳公权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柳正礼曾任汾州
0评论2024-01-2398
西字脸与狮子皮
《古今谭概》辑录一则逸事。元文宗时,有川知州,面大横阔。时人嘲曰:“裹上头巾后,就成‘西’。”宦官听后,说与皇帝一哂。后来,川知州上殿有所奏。皇帝想起宦官的话,大笑说:“卿所奏不必宣读,朕留览。”退朝后,川知州说:“皇帝很高兴,可見我的奏札
0评论2024-01-2334
老实人的幸运
唐朝人李固言生于赵郡(今河北赞皇)农村,为人质朴,敦厚老实,老实得有些木讷。这有点孔老夫子提倡的人生境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只不过李固言的“讷”不是一种修为,而是一种先天的缺陷——口吃。这让他虽然饱读诗书,但却常受人嘲笑,甚至欺侮。
0评论2024-01-2339
唐文宗生母萧皇后简介 萧皇后是怎么死的?
萧皇后即唐朝贞献皇后萧氏,原本是唐穆宗还是王爷时的妃子,偶然被唐穆宗宠幸,后来生下唐文宗。唐穆宗继位之后为妃,唐文宗继位之后,被尊为皇后。人物档案姓名:萧氏名不详号:积庆太后谥号:贞献皇后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福建出生时
0评论2024-01-2358
唐宰相李德裕食万羊的故事 李德裕最后结局
古时候人们对于算命看相这些还比较信服,皇帝都请人观星象占卜吉凶,上行下效,下面的人自然也有如此做的。本文为大家讲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食万羊的故事。李德裕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五朝,在唐文宗、唐武宗时期都曾拜为宰相
0评论2024-01-2362
柳公权和曹植谁更有文才?柳公权是个怎样的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位状元郎,在古代700多位状元中成就很高。柳公权的书法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就是我们常说的颜筋柳骨。另外,柳公权还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历仕七朝,都是朝廷重臣,在朝中的
0评论2024-0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