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厨房中的父亲

2024-01-22 09:21300

妻子怀孕没到一个月时,父亲就急急地从东北老家过来看我。我知道父亲此行的目的是想抱孙子。我是不想让父亲失望的,但和妻子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等过两年再要小孩。我犹豫着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因为在父亲看来,我只有要了小孩,才能算真正长大了,他也才能算真正尽了为父的责任。

小时候,我常听父亲说:“等你们都长大了,都有了孩子,老爸这辈子就算完成任务了,我和你妈就该享清福了。”父亲说这些话时,我们全家围着一张大桌子吃饭,体弱多病的母亲只是笑笑,而我们五个孩子当然并不能理解父亲对我们遥远未来的期望。直到现在,母亲病逝多年后,父亲也没有享受到清福,他依然在为他的五个儿女操劳,这已然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我和妻子的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一听就急了,冲我嚷道:“有啥可犹豫的,养活个孩子有那么难吗?你真是越大越没出息了,连孩子都不敢养。”我向父亲解释,我是想再奋斗几年。父亲全然不听,只是问我:“你奋斗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孩子?”我无法回答父亲。

两天后,父亲决定回老家。在车站,他默默地抽烟,叹着气说:“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呢?”我无言以对。列车将要开动时,父亲从车窗内探出头想对我说什么,但犹豫着没有说,只是冲我摆摆手。我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一颤一颤的,内心一阵酸楚,后悔不该让父亲这样失望地离开。

长久以来,我不敢想象父亲把我们五个儿女养大的具体过程,那是一个沉甸甸的岁月累积,有着数不清的琐事和烦恼。最终,我们长大了,父亲衰老了。我不知道父亲年轻时是不是和现在的我一样,也曾有过自己的梦想?他应该是有的,我记得他曾偶尔与我提过一两次,他这辈子最想当一个战争英雄,但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也许我们五个儿女的陆续出生,悄无声息地吞噬了他的梦想。

父亲的梦想是在日复一日的厨房生活中逐渐消逝的。因为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父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就成了我记忆中一个永恒的影像。

有一段时间,我们对父亲只会做饭这一点甚至有些厌恶。那是缘于我们先后长大参加工作的时候。先是大姐反感这一点。大姐下乡插队返城后,找不到工作,她盼望着父亲也能有一些关系,而父亲除了认识几个工友和厨房中的蔬菜、粮食外,就谁都不认识了。我记得大姐当时在厨房中哭哭啼啼,而父亲则在摘芹菜,准备给我们包饺子。父亲拿起一根芹菜逗她说:“乖女儿,别哭了,你看这芹菜多直,多干净,是自己长成这样的,不是谁帮她长成这样的。”大姐哭着把芹菜狠狠折成了两截,埋怨父亲没有能耐。两个人最终吵了起来,父亲高声说:“我是不认识什么人,即使认识了,也开不了那个口,我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像这芹菜一样干干净净。”大姐摔门而去,并哭喊着发誓再也不吃父亲做的饭了。结果,那天晚上饿得狼狈不堪的大姐回来后,吃了一大盘子蒸饺。一年后,大姐最终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工厂,做了会计。

不久,二姐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她也一样跟父亲哭诉,父亲同样是规劝,可二姐并不听,她用“绝食”行动来反抗父亲。最后,父亲妥协了,说他求了一个人,看能不能帮上忙。父亲准备在家中请那个人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好拜托二姐的事。为了这顿大餐,父亲也很发愁,因为家里的生活很拮据。虽然只有很少的钱,但父亲还是决定做十多个菜招待那个人。他还想发明几个“特色菜”,其中一个菜叫“脆香百子”,其实不过是把瓜子一个个剥开,取出仁儿,然后包在面粉中,过油上色,再浇汁而已。

那天,父亲剥瓜子,足足剥了七八个小时。

结果,客人没有来。我们狼吞虎咽吃大餐时,父亲望着一大桌子菜发呆,神情很落寞,他默默地喝了两杯酒,也不敢正眼看二姐,很自责地低声说:“二丫头啊,爸只是个工人,只会做饭,真的尽力了。”多年后,二姐与我提起这件事时,我故作惊讶地问,“怎么?二姐,这事你还记得?”二姐说,“我怎能忘呢?!”

多年来,我已经忘了父亲做过的许多食物,却对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河鱼念念不忘,因为这鱼险些要了父亲的命。事情起因是哥十四岁时患上了胃病。每次吃饭,都说没有胃口。父亲愁坏了,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后来一个老中医给开了偏方,需要鲜鱼汤来做药引子。当时喝鱼汤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想,因为很少能买到鱼,更不要说活鱼了。

我记得那天特别冷,应该是零下三十多度。到了上午九点多,父亲兴冲冲地回来了,棉鞋都湿透了,棉裤也湿了大半截,手上还划了好几个血口子。他晃了晃手中的袋子,兴奋地对母亲说:“咱家大小子,有活鱼吃了。”

父亲把袋子中的鱼倒在水盆中,十几条小河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就这十几条小鱼,是父亲赶到三十几里外的河边,用石头敲开冰面,用口罩布一条条捞上来的。为了保证哥天天有鲜鱼汤做药引,父亲隔一天就要早起出去捞一次鱼。头天吃不了的鱼就养在盆中,我和三姐对哥的鲜鱼汤垂涎已久,终于有一天,趁大姐陪母亲去医院看病时,我和三姐把五六条小鱼放进锅里,放了一大锅水。

那天的鱼汤并不好喝,一是水放得太多,二是提心吊胆的。最后,为了伪造现场,我还把鱼盆踢翻在地。二姐和哥放学后,我与三姐轻易地骗过了他们。

我和三姐都为能骗过二姐和哥而庆幸,母亲看病回来时,望着外面愈加浓重的夜色,开始担心出去捞鱼的父亲。我和三姐愈来愈害怕,不仅因为母亲看穿了我们的谎言,还因为我们真怕父亲出什么事。

到了半夜,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断定父亲一定出了事,急忙去求助邻居。但邻居也帮不上什么忙,因为不知道父亲究竟去了哪条河。我们几个都吓哭了,觉得天塌下来一般。直到凌晨,我们才听到父亲走近院门的沉重脚步声。一开门,我们都吓了一跳,父亲的半边脸几乎都是凝固的血疖子,棉袄棉裤都湿透了,拖着一条腿一瘸一拐的。他像是快要冻僵了。我们扑上去围住父亲,父亲虚弱地说:“别怕,老爸摔了一跤,没事。”然后晃了晃手中的袋子说,“看老爸抓了多少条鱼,快五十条了,晚上鱼好抓,都睡觉呢。”

第二天晚饭时,我们每人都喝上了一碗鲜鱼汤。我和三姐最终鼓足勇气,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笑着看着我们,一副很满足的样子。他最后告诫我们,以后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儿小想法、小欲望就撒谎。多年后,当我读到《论语》中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就很自豪地想起父亲多少年前就告诉了我这个道理,而父亲一生是没有读过《论语》的。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那天不小心失足落到了碎裂的冰河中,半个身子已沉入水中。我问父亲:“爹,您当时是不是感到害怕了,想到了死?”父亲笑着说:“怎么会?一想到你们五个和你妈在家等着我,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我始终以为父亲是热爱厨房的,但我的想法其实是错的。

多年来,父亲除了上班,就是奔走于菜市场和厨房之间,想尽各种法子让我们吃好。我们爱吃的,他大都不爱吃,我现在回想起来,父亲那时吃得最多的是大白菜和土豆,那是我们最讨厌的食物。可父亲晚年时,对于他曾经不爱吃的食物都充满了热爱。比如他以前说不爱吃的苹果,现在一次就能吃三个,而猪肘子,他一次能吃小半斤,这让我这个当儿子的觉得羞愧不已。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无知地剥夺了父亲的“美食权”。关于厨房也一样,父亲曾说,“在厨房里早就忙活够了,但没办法,你们那时小,你妈又有病,别说厨房,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得挺着。”父亲与母亲恩爱一生,母亲病逝那一段时光,父亲除了做饭就是默默地抽烟。有时在吃饭的间隙,会偶尔不经意地说上一句,“你妈也爱吃这一口。”

父亲晚年时是愈发地孤寂了,我们先后都成家立业,只有他一个人守着老房子。我们因为都有各自的事情忙碌,难得回老家聚一次。偶尔大家到齐了,父亲会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兴冲冲地在厨房里忙个不停。我们去厨房帮忙,都会被父亲不客气地撵出来,说我们碍手碍脚的,让我们去屋里等。虽然我们都长大了,但这熟悉的话语,让我们觉得时光从来没有流逝过。

父亲从我这儿失望地回老家后,大姐来电话告诉我,年迈的父亲踌躇满志地计划着未来,每天用几个小时健身,然后就是认真地研究各种菜谱,说准备耐心地等我抱着儿子回东北老家。我握着电话长久地说不出话来,仿佛又一次看到了父亲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我想,即使我将来有了孩子,但只要父亲在,我就永远是个孩子,而父亲也永远走不出他的厨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遗像惊魂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遗像惊魂 老家三叔的儿子要结婚,想拆了祖传老宅,在原址上盖新房。为此三叔特意打电话请王宇的父亲回去商量。可是王宇的父亲年前中风行动不便,王宇便代替他回到了老家。 孤零零的老宅建在王家竹园旁土坡上,三叔带着王宇和几个本

0评论2024-01-26425

奇器丑郎
薛家饭庄的掌柜薛有财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唤作锦儿。锦儿聪明貌美,经常去公主岭采些野花,这天她又去采花瓣,一时大意踩到毒蛇,被咬伤了脚腕。薛锦儿走不了路,但如果不尽快医治,只怕性命堪忧。 正在着急时,远远过来一个穿青衫的男子。青衫男子无所

0评论2024-01-26152

奇特艳遇
奇特艳遇 一、神秘的陌生来电 晏子硕的父亲是枫林市著名的法官,他曾审判过很多有影响的案件,在枫林市老百姓中口碑极好。由于父亲的原因,晏子硕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法官,像父亲一样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晏子硕考上了一所著名的政法

0评论2024-01-26143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88

白衣飘飘的爱情
1988年春节前夕,程琳分配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麻醉科做护理工作,初来乍到的她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没几天,她发现儒雅的医生张定宇工作之余总是伏案学习,到了傍晚,他便哼着小曲,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回家吃晚饭。程琳好几次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心生喜

0评论2024-01-2592

生命和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那其实是一棵长在祖父坟上的果树,我愿意这样形容——它长在了祖父的肩头。那一年,我8岁。异常久远的童年,却是无比熟悉的画面——父亲领着我去给祖父上坟。坟上有一棵果树,树上结了几颗不大的果子,我的个头显然是够不到的。我嚷嚷着要吃那树上的果子,父

0评论2024-01-2581

父亲母亲
父亲是个木匠。十八岁时,父亲拿到大学通知书,在村边的小河旁边哭了整整一下午,然后擦干眼泪,把大学通知书折成豆腐干,放在自己贴身的汗衫口袋里,向着小河对面的大山猛喊几嗓,谁知,大山的回应又把他的眼泪催了出来。十八岁的父亲,从此承担起照顾多病的

0评论2024-01-25155

陪着父母去旅行
我带着父母还有孩子,去了离家1000公里以外的厦门。丈夫特地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我父母能住得更舒适一些。但是第二天早上,敲开隔壁他们的门,他俩抢着跟我抱怨,说一夜没有睡安稳。我吃惊:“为什么?”父亲说,床头灯怎么也关不上,晚上太刺眼了,

0评论2024-01-2592

别偷走父母的快乐
主持人马东讲起这样一件事:他的母亲喜欢看电视购物,她买了一款“欧洲皇室定制”的包包,说是原价近两万块钱,她只花了九百多就买下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非常高兴。马东知道母亲上当了,却对母亲说:“这包真漂亮!”马东清楚,母亲一个人生活,除了看电视

0评论2024-01-25142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