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对联的乐趣

2024-01-22 03:15370

从前有一个穷书生,他只有一分地,盖了一间草房子,家里穷途四壁,一件家具都没有,可是他家里存着他看过的书上千本,这就是他的唯一资产。他的家被一个财主的一片竹林包围着,财主很少理会这个穷书生。

一个春节刚过,财主路过书生家门,看见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门前千斑竹”下联是“家传万卷书”。财主看见自己的竹子成了穷书生的屋前景色,大为不快,回去后派人把穷书生门前那篇竹子全部拦腰砍断,一根根像利剑朝天,那场面很是毛骨悚然。

又过几日,那个财主故意来,想讥笑这位穷书生,没有想到书生在那副对联的下边加了一个字,变成了“门前千斑竹断,家传万卷书长”。那财主看了恼羞成怒,马上花钱雇来很多壮汉,把被砍的竹子的根全部挖出来,以防竹子在发芽,他在想看你穷书生还能怎么改对联。

几天后财主过来看看穷书生门前的荒凉景象,他看到那副对联的下边又添加了一个字,成了“门前千斑竹断根,家传万卷书长存”。他气得两眼直冒金星,算算自己因为和穷书生制气损失了不少银子,很不合算。后来那片地里长出更多的毛竹子,穷秀才的门前风景还是那么秀丽。

自从初中听老师讲过这个故事,我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年春节我总是编出很多适应当时形势,能够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对联来,为各家各户写春联,深受乡亲们的喜爱。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适逢我乔迁新居,我在客厅里设计了一个春夏秋冬的四季屏风,配了一副对联“一国两制九州盛,五颜六色四季新”把香港回归和乔迁新居的喜悦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过有个倒顺句的对联,上句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对联完美得成为绝句,至今没有人能够对得天衣无缝。我总是试图找到合适的下联,如:“下地藏宝贝宝藏地下”,等等,总是不如意。

前年我写了一本长篇小说《平顶山之恋》续的开头就运用了我自己编写的对联“平顶山得游客游得山顶平,好多人上山看山上人多好”表达了平顶山的旅游景象。

去年,我在实现画家,绗缝工艺家的基础上,成为故事中国人气写手的同时拿到了作家协会会员证书,春节心里十分高兴,为我自己的门上书写了“春天夏天秋冬天天天亮点,画家作家工艺家家家圆梦”的春联,表达了天亮故事作品连连获奖的愉快心情。

前几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的座位靠背上看到一个名字叫天然居的商场的广告:“人上天然居,居然天上人”我暗自佩服广告人的聪明才智。

对联像小说和诗歌一样给了我很多的乐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

0评论2024-01-2580

笑话:对联
笑话:对联甲乙二人在乘火车,甲突然对乙说:“你有没有发现,这车上的售货员推着小车走来走去,总是喊着一副对联。”乙好奇地问:“啥对联?”甲说:“你听,上联是—香烟啤酒矿泉水烤鱼片了啊,下联是—白酒饮料方便面火腿肠了啊!”乙一下子乐了,问:“那

0评论2024-01-2452

春联的故事
有位先生,清高自傲,看到乡亲开荤玩笑开心,觉得世风日下,实在不像话,就在大年三十中午贴了一副对联:一沟人都说那话;只有我清白传家。横额是:清正门风。午饭后见人们围着对联在看,就踱出门来想给大家解释意思,一看对联,脸色变了,不知哪个促狭鬼在上

0评论2024-01-2466

丛兰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在历史上,丛兰并不算出名;今天之所以将他提出来说一说,是因为他不仅是少见的丛姓人之一,更是定下祖训:凡是丛姓子弟,将来只能读书,不能当官的那个人。丛兰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给后人留下这样的遗训呢?丛兰,字廷秀,号丰山,是明朝人士。相传,丛兰刚

0评论2024-01-23104

疯魔章太炎简介 章太炎的骂人典故
疯魔章太炎,人称章疯子。别看这称号好像不怎么好,但实际上这是带着赞誉意味的。俗话说疯子和天才只在一念之间,章太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能力出众,后面跟着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小学大师,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一系列称号,让他有

0评论2024-01-2347

烟锁池塘柳为何是绝对?此上联真是乾隆所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倡导各学科全面发展,古文的学习也渐渐淡化。但每年除夕,新春之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个习俗不曾改变。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在古代,对联更是才子士人研究探

0评论2024-01-2336

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 彭浚的对联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彭浚的大才子高中状元,民间有很多关于彭浚对对联的故事。彭浚在衡州巡视时,查出当地有一家绸缎店是家黑点,表面上卖绸缎,实则背后在进行赌博以及嫖娼。得知此事以后,彭浚就写了一副对联来揭开这家店的真面目,即人情尽在两条腿,衣

0评论2024-01-2347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

0评论2024-01-2347

对联情趣
一提起对联,人们就很自然得想起,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以对联互答寻趣。下面讲几个古今名人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博大家一笑,笑一笑,十年少么。一,解缙巧对得赏解缙从小就是神童,颖敏绝伦,在明史上是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奇古,诗豪奔放,书小楷精

0评论2024-01-2285

大人不记小人过
李局长的儿子李同结婚了,李家在老家柳林庄摆了五天婚宴,今天是第五天,前来赴宴的是李同的同学和老师们。十点钟以后,宾客络绎来到,李同的同学也是三六九等、职业各异,交通工具啥样都有:轿车、“面的”、皮卡、摩托车……李局长父子及新郎官的十来个哥儿

0评论2024-01-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