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公益王”邓飞的尝试

2024-01-21 20:56590

最近一段时间,邓飞正忙着筹备申请他的第七个专项基金——中国儿童安全基金,该基金将专注于女童保护,防止女童被侵害。

在过去的两年内。邓飞先后发起成立了六个专项基金:微博打拐基金、免费午餐基金、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让候鸟飞基金、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暖流基金。

中国没有谁能像邓飞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促成如此多的公益基金。

在做免费午餐基金之前,邓飞是一个调查记者,供职于香港的《fount周刊》。从事调查记者十年,他写过一些颇有反响的报道,在媒体圈获得了一定知名度。自2011年4月在贵州一所小学发起免费午餐之后。更多的贫困地区学校竞相向他表达诉求,更多的资助也纷纷向他聚拢,他不得不由一个专职记者转变为专职公益人。很快,他的能力和才华,在曾经全然陌生的公益领域展露无遗。

每次,邓飞发起一个倡议,都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来自全国的知名媒体、当红影星、企业和企业家,都信任、支持他,或捐钱,或赠物,或提供平台。邓飞表示,自己要成立一个“大客户部”,以管理这些提供大额资助的企业和企业家。

撬动大企业

去年,邓飞和他的公益团队有了独立而固定的办公室。办公室位于北京复星国际中心一层。

免费午餐大获成功后,吸引了众多大企业和企业家的关注,募款变得容易起来。今年上半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便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食用油,用于支持免费午餐。一年前,中储粮已经为免费午餐捐赠过价值100万元的食用油。

免费午餐刚启动时,邓飞曾在微博上探讨通过微博进行公益拍卖的可行性,并联系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后来,阿里巴巴为免费午餐的淘宝店免去了入驻淘宝商城的佣金。并取消了销售商品类目的限制。

2011年9月,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的新浪微博粉丝超过400万,之前他曾承诺,每增加100万粉丝,就捐出100万元。按照承诺,他得捐出400万元。最终,他选择了4个公益项目,各捐100万元,其中就有免费午餐。而此时,免费午餐成立不过5个月。

“免费午餐以后,我经常去很多场所,见到一些人。他们听说我是邓飞,很惊讶,他们说做不到的事情,我做到了。然后我就跟他们讲自己需要哪些帮助。”邓飞向企业家募款,从没碰过钉子。见到新浪CEO曹国伟时,邓飞直接提出请求,“我要到处飞,需要机票支持。”曹国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后,不管邓飞飞到哪里,机票钱都由新浪出。

在光线传媒出品的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创纪录地破12亿元后,邓飞见到了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他问王长田,光线传媒赚了多少钱,王长田答3亿。“我就说,那你给我们捐赠100万吧。他答应了。”在之前举办的“美丽童行慈善之夜”上,王长田已为大病医保项目捐赠了近百万。“我们准备在今年的年会再让他捐。”邓飞开玩笑说。

跨界合作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王振耀曾高度评价邓飞的免费午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一个绝无仅有的成功,显然不是透明、专业等词汇可以简单概括的,它其实更多得益于邓飞的策略。

如今,免费午餐已与邓飞个人划上了等号,而一个几乎被忽略的事实是,在免费午餐创办之初,邓飞曾联系500名记者、22家媒体共同推动。身为记者,邓飞了解媒体的力量。当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媒体都集中报道一个项目时,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会瞬间爆炸开来。

合作,在邓飞后来成立的基金里有更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且,合作的对象已经跨越媒体,跨界合作成为主要方式。

“2012年做儿童大病医保时,开始发生变化。我的发起人由记者变成了总编辑。然后实现了跨界。”邓飞说。在儿童大病医保发起人名单上,既有《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华夏时报》总编水皮、《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晶报》总编胡洪侠等媒体大佬,也有著名主持人张泉灵、邱启明、赵普、华少,更有复地集团董事长张华、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等企业家。邓飞还邀请了两位著名学者担任顾问,一位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一位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我只是在他们边上做点吆喝,站台。”许小年说。

这些来自各界的大佬在微博上的粉丝动辄百万,乃至千万,为邓飞的公益基金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免费宣传。这一点,邓飞毫不讳言,“我们要联合的就是优势资源。”他认为,跨界合作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要什么有什么

过去邓飞利用微博和QQ群传播他的公益活动。现在则是微博和微信。“微博的社会面大,我所有的资源都来自于它。每次我要做什么,一声请求,无数的人统统蹿出来了。”在邓飞眼中,微博就好比一个人、财、物的海洋,在里面打捞完资源之后,再在微信里进行加工。由他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都有专门的微信群。

微博让邓飞感觉如鱼得水,他做调查记者时无力改变的事情。在微博上却可以推动。微博既是邓飞结交各色人物的地方。也是他调集资源的地方。他就像个统帅,在微博这个中军帐里发出倡议。“捐款账号在微博上一公布,马上就有人捐款;需要志愿者了,在微博上一公布,马上就有人响应。我很幸运,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他说。

5月27日,邓飞和李彦宏等人共同启动“公益一小时”活动。“公益一小时”由百度和百度联盟发起,活动期间,网民只需登录百度首页,搜索“公益一小时”,点击送祝福,百度联盟与中国平安就会以网友的名义为大病医保捐赠3.75元。一小时内,超过58万网民送出了祝福,百度和中国平安联手捐赠近220万元。去年,“公益一小时”为免费午餐筹集到108万元。

产业化

去中欧读书,是许小年的建议,“邓飞的团队成员很年轻,干劲都很足,但在管理经验上还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他到中欧系统地学习一下,对团队的发展很有帮助。这也算是我间接地支持民间公益事业吧。”

邓飞明白,许小年是希望他能变得更加严谨、专业、规范。“读书后,最大的感受是决策更加精准。以前做决策,靠的是想象力、天赋和直觉,现在更多的是靠数据、图表和事实。”

另外一个改变是,他开始用经济和商业的眼光,重新打量公益项目。目前,邓飞正努力把针对乡村儿童的四个公益项目整合为“乡村儿童的公益联盟-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希望以联合体形式统一行动。为此,他委托杭州的通策集团开发一个类似天涯的公益社区,将于8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公益社区是一个集群。只有集群才能发展。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公益的产业化。我就是想把公益产业化。”

在邓飞的设计中,这个公益社区网站将超越传统,更强调可视化。“打开网页就是张地图,地图里覆盖着所有你想要的信息,我要让这些信息更加可视。”邓飞描述称。

网站建好后,邓飞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将成为首批进驻项目。然后,所有愿意帮助乡村儿童的人和资源都可以进来。

“通过这个平台,我就能逐步集合对乡村儿童的所有支援,大家可以一举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对于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的未来,邓飞表现得信心十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杜梦杰:不安的青春突围
杜梦杰出生于1989年,是众筹平台“追梦网”的创始人。追梦网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发现并参与小众、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至今已经为超过800个项目众筹到逾1000万的风险资金。杜梦杰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他每天待在家里与电视和书本为伴。但正是

0评论2024-01-2572

有担当的青春更精彩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做公益是件门槛很高的事情,不仅要有足够多的金钱和时间,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如果有人告诉你动动手指,不花一分钱就能做公益,不仅利人而且利己,你是不是会产生做公益的冲动呢?有这样的一个90后大学生,创办了一种全新的公益平台,

0评论2024-01-2582

陈锡文: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一4年前我采访陈锡文的时候,他说,中国农村的水利设施,长则七八年,短则三五年,会出现全面的崩溃。现在的局面我们都看到了,结果就是今年首次出现夏粮减产。很多人觉得没粮有钱可以买,但陈锡文认为这条路走不通。他说:“1996年年初,我去芝加哥的期

0评论2024-01-2584

发现中国的凡·高
苗世明先生位于上海的办公室内挂满了色彩艳丽的画。画的作者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名字、出生年、星座,然后才是病症类型,比如自闭症、智障或者精神分裂。他把星座置于病症之前,是因为“尊重他们,想让公众更立体地了解他们。他们其实也有这些爱好,和我们一

0评论2024-01-2562

有一种无成本“包装”叫谎言
有一种无成本“包装”叫谎言在市场上卖假货,在人前说假话,故意弄虚作假,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都是不体面的。但是,在面子大国,只要精通“厚黑学”,只要勇于自欺欺人,只要善于使用美丽的谎言包装面目,面子和利益都可以自我照顾。有一种欺骗叫“忽悠”

0评论2024-01-2459

用经历,定义自己
用经历,定义自己作者:王石2011年底《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给我打来电话,杂志社合作方克莱斯勒想在中国物色一名形象代言人,为全新的Jeep大切诺基拍摄一部视频广告。想来想去,觉得在认识的人当中,跟Jeep品牌的精神气质最符合的还是王石。

0评论2024-01-2455

人生必做三件事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拼了命似的没日没夜地工作,只为了求取更好的表现,很少会在那时考虑到现实利益;过了“菜鸟”阶段后,便会开始想如何累积资历或是升职、加薪等问题。但大致来说,一般人在工作前5年都是用“时间”和“力气”去挣

0评论2024-01-2341

一万个拥抱
17岁时,他经常感觉背部、大腿等部位微微疼痛。直到有一天,他脱下内衣,母亲发现他的脊梁骨已经移位,扭曲成了S形,右背的肌肉都突出来了。突如其来的疾病吓坏了全家人,父母带着他跑遍了内蒙古大小医院也没有确诊。后来他们又去全国各地求医,花光了家里

0评论2024-01-2231

天使在成长
她虽年仅18岁,却已经做了11年慈善,头上顶着“感动长沙十佳少年”“全国美德少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等多项光环,被称为“慈善天使”。她就是湖南省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一新生王达佳。王达佳与慈善、公益结缘可以追溯到她7岁时。

0评论2024-01-2143

姬十三:没有梦想,生命就干枯了
姬十三,原名嵇晓华,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这个神经生物系的博士,从2004年开始向媒体投稿。那时,他的文笔以幽默见长,擅长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用好玩的故事讲出来。2007年,在写了三年的科学专栏后,临近博士毕业,姬十三面临对未来生活的

0评论2024-0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