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蔡衍明为什么成了“媒体巨兽”?

2024-01-21 14:40290

在过去的五年,蔡衍明游走在两岸事业版图开始延伸至媒体领域,一系列的收购事件引发了台湾各界抗议运动,“媒体大亨”的身份成为了他经常受到台湾民众和传媒人谩骂的重要原因。

只有高中学历的蔡衍明创业已30余载,但真正成就他的食品事业的地方并不是台湾,在大陆摸爬打滚的20年间,他靠“旺旺米饼”成为了休闲食品大王,事业版图横跨食品、饭店和医院等领域。然而,在过去的五年,蔡衍明游走在两岸事业版图开始延伸至媒体领域,一系列的收购事件引发了台湾各界抗议运动。

“我本想做学生、年轻一代的偶像,没想到居然成为学生们呕吐的对象。”蔡衍明曾伤心地对媒体坦白心迹,“媒体大亨”的身份成为了他经常受到台湾民众和传媒人谩骂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成了“媒体巨兽”?

2008年11月之前,在普通台湾民众心中,蔡衍明还是台湾人民心中一名亲切的探路大陆的台商英雄。从这年开始,他先后斥百亿巨资收购台湾中国时报、中嘉系统台、壹传媒等传媒集团,旺旺集团也正式成为了一个横跨食品、媒体等产业的企业集团。

从报纸到电视台一系列的并购行动来看,蔡衍明插足台湾媒体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一系列收购事件中,旺旺中时并购中嘉案可谓最引人瞩目。彼时,蔡欲以台币700亿元收购中嘉网络,成为了当时亚洲发起的最大一宗媒体并购案,一度引起台湾学界、朝野党派以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与争议。

因为在提出并购中嘉网络之前,已拥有中视、中天、东森电视和全台4%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旺旺中时,已是全台湾最大的跨媒体集团。若成功并购了拥有台湾23%有线电视系统的中嘉网络,意味着旺旺中时集团将直接控制台湾27%的有线电视系统平台,也等于控制了台湾118万以上收视户的电视遥控器。

有台湾媒体界人士批评称,依据德国计算跨媒体集团在各媒体加权市占率,若并购成功,旺旺中时的跨市场集中度将高达140%,远远超过德国30%的安全标准。

事实上,当前台湾经济不景气,媒体经营愈来愈艰困,经营电视还算有利可图,但经营报纸想赚钱,恐怕赔本的几率偏高。作为精明的商人,蔡衍明本人也清楚当前媒体行业的宿命,选在这个时间点投入媒体事业被认为是不理性的,因此外界一直有声音质疑他进军传媒业的真正动机。于是,蔡衍明的媒体并购行为被部分台湾民众解读为不只是单纯的股权合并这么简单,这位靠赚大陆钱成为首富的商人真正想要的是控制台湾舆论,扼杀新闻自由。

无奈,这起历经多次抗议与公听会审查的收购案,到今年2月被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认定为条件尚未成熟而被否决。这些年,米果大王蔡衍明的媒体王国,在台湾一连串的民间团队的挞伐浪潮中,被部分台湾民众视为是一只会损害台湾新闻言论自由的“媒体巨兽”。

为什么要插足媒体?

蔡衍明为何插足媒体,外界一直众说纷纭,两岸人民对他在商不言商的好奇,也让蔡从此不能再保持低调的角色,“买了媒体,更忙、更累、更不自由,想偷偷去吃碗卤肉饭都没自由,还要每天“受气”。”

蔡本人表示自己一直对经营媒体怀有梦想,家族也有在经营电影院事业的经历。蔡对自己跨界进入媒体行业的能力也表示相当有信心,在收购中时集团后,蔡发挥他的精明的商业头脑,让摇摇欲坠的中时集团成功扭亏为盈。

蔡衍明也曾在公开场合一再强调他办媒体的出发点是希望设法化解台湾人对大陆的误解,相对于民进党的“唱衰台湾”,他要“唱旺台湾”。

蔡衍明爱还是不爱台湾?点击视频,看看这位台湾米果大王是如何为自己打响保卫战:

为什么值得冒险?

“最让人气愤的是,当前台湾言论自由被政党绑架,政治语言的操弄使得两岸之间、省籍族群之间,摩擦愈来愈尖锐。”今年8月8日,蔡衍明在“两岸和平创富论坛”更是大呼两岸签署和平协议。

蔡的回应一言一行都在挑动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此举更是被外界认为,蔡衍明的政治抱负越发浓烈,他也因此不折不扣地被扣上了一顶“红色资本家”的帽子。

为何蔡要冒险押上他的食品事业王国作为赌注呢?有评论指出,无论是收购媒体,还是倡议两岸签署和平协议,蔡衍明之所以要冒险以民间人士的身份介入政治,终其所以是因为离不开他本身的商人身份。

在台商进军大陆投资的浪潮中,蔡衍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大陆20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深感到,后WTO时代中国市场对台湾人民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市场,要打开台湾经济局面,走进遍地是机会的中国市场是眼前最大的捷径,然而当前“先经后政”的路子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解决了和平这个先决条件,经济硕果才能得以保存。

事实上,这个理念在蔡衍明对台湾媒体事业发展趋势上有体现,他曾批评现在台湾的反媒体垄断是狭窄的,一直以来台湾的媒体除了中资之外,还包含了“蓝资”,“绿资”,港资金额美资,但为何唯独是对中资特别敏感,他认为当前台湾言论被政治选票绑架,当前反对他的诉求缺乏正当性。

他也一直坚信未来台湾媒体是会有机会在中国大陆落地,“大陆如果让东森电视落地,那就有未来性。当然,如果大股东是我,再加上东森品牌,就还有机会。”

无论是旺旺仙贝,还是传媒,二者皆为食粮,一个有形一个无形,要打赢这场为台湾人民争夺“无形粮食”的战争,蔡衍明似乎已经拿出了以往赔掉一个亿的决心来迎战。

对“旺旺之父”蔡衍明来说,面对新一代的台湾媒体江山,谁主浮沉还是未定之数,而他唯一确定的是自己只能是扮演一个“越骂越要买”的角色,因为他曾说过,“除根之后,才好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她的爱战胜时间抵住流年
他是哲学界巨擘,为了“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他在白色恐怖中以一支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最终遭迫害。在他不幸人生中唯一幸运的是遇到她,那个为爱永葆热情的女子。她像一阵风,吹醒了梦中的呢喃1945年10月的一天,夏君璐打开位于重庆黄桷

0评论2024-01-2570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岁月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蒋介石一手策划排除阎锡山职权1949年12月7日,这是

0评论2024-01-2552

看朱镕基的论辩之道
2000年10月14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日本,并接受了日本的TBS电视采访。现场有99名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民众参与,代表了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对中国有着明显的敌意,频频向朱镕基总理提出一些刁钻刻薄的问题。朱镕基总理却用过人

0评论2024-01-2561

王雪红:“打败”郭台铭的女人
近年来,郭台铭一直是台湾首富的不二人选,但是在2011年,这一幕发生了变化,《福布斯》杂志宣布,53岁的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以68亿美元的净资产“打败”郭台铭,成为了新一代台湾首富,一时间,台湾商界流传已久的“生女当如王雪红”的言论再次成为

0评论2024-01-2585

不可预知即人生
人生不可能有一张蓝图我生在美国,我的生活蓝图似乎跟别人不太一样。画面跳到我5岁的时候。我在美国华盛顿上小学,我记得很清楚,我上了两个星期一年级的课。突然有一天老师没有来,我回头一看,见老师站在不远处跟校长在说话,指着我的方向。他们说完话,老

0评论2024-01-2571

有位姑娘在水一方
她只活了42岁,事业如日中天,终其一生,没有披过婚纱。不是没有人爱她—她公之于世的恋情就有六段;她逝去十多年后的今天,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坦白当年对她有“非分之想”;某歌星追求者干脆买下她的旧宅,无限缠绵地说:“我和她,总算是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了

0评论2024-01-2575

当年那些坏学生
吴念真,台湾知名导演、作家、编剧、演员、主持人。1973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从1981年起,陆续写了75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主持《台湾念真情》节目三年。代表作品:《恋恋风尘》、《童年往事》、《风柜来

0评论2024-01-2572

我在于凤至身边的日子
尽管过去了将近30年,但有一幅暗淡的画面却始终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疏星点点的深夜,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的山上,一幢平层别墅里,我搀扶着下肢几近瘫痪的老太太去了趟厕所。回到床上,老太太再也睡不着,倚靠着床头,失神的眼睛蒙着一层白翳,空洞地注视着窗

0评论2024-01-2587

曾经云霞满天
羊街羊街的石板路坑坑洼洼,却一派江边古镇的幽雅。大约是因为少有人居住,黄昏时就显得格外宁静。很多院落大门紧闭,据说白天是开放的。诸如恭请中研院史语所前来李庄的乡绅罗难陔就住在这条街上,也是他把房子拱手相让,供那些学术大师如李济、梁思永等在此

0评论2024-01-2562

维密天使的内衣竟是咖啡渣
一场秀,就能掀起全世界狂欢,这一殊荣当属“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a’sSecret)。除了性感的超模、精美的设计以及绚烂的舞台效果,“维多利亚的秘密”还在于重新塑造了内衣品牌的健康形象。内衣不再是闺房和脱衣舞秀上的专有品,而是以内衣

0评论2024-01-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