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2024-01-21 12:05320

2005年底,任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开始组建GOOGLE中国。经过认真地准备,他开始在中国大规模地“招兵买马”。由于GOOGLE是世界上知名的互联网大公司,再加上李开复的大力宣传。因此GOOGLE的这次招聘声势相当浩大,成千上万的求职信和简历涌向了李开复在网上公开的招聘邮箱。

为了不错过每一个人才,李开复每天都花很长时间在邮箱里看这些简历和求职信。一天晚上,李开复像往常一样打开工作邮箱看了很久。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李开复又打开了自己的私人邮箱,想看看有没有朋友发来的邮件。

可是让李开复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私人邮箱里竟然有一封求职信和简历。李开复很吃惊,自己的私人邮箱从来没有公开过,怎么会收到求职信呢?李开复把这份简历看了一遍,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想要招聘的人才:求职者表达了自己长期使用GOOGLE的感受,同时叙述了自己对GOOGLE长期地关注和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分析了GOOGLE现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自己适合哪些。最后他坦诚地说道,他还面临着其他机会,因此希望李开复能尽早给他一个答复。这封简历给李开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突然,李开复发现这份简历自己好像在工作邮箱里看到过。于是李开复又打开了用于招聘的那个邮箱,果然找到了这个求职者的简历。原来,他当时只是粗粗地看了一遍,没有细看,最后李开复特地把这份简历做了记录。

第二天刚到公司,李开复就找到了这个求职者的简历,亲自打电话让他来应聘。果然正如简历上写的那样,这个人正是自己所要招聘的人才。可是李开复还有一个疑惑,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私人邮箱的?于是李开复假装无意间提及自己的私人邮箱也收到过他的简历。

果然这个求职者说道,是他发的。李开复又问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私人邮箱的。可是这个求职者说道,他从来就不知道李开复的私人邮箱。看到李开复怀疑的神情,这个求职者解释道,他并不知道李开复的私人邮箱,但是他知道李开复的工作邮箱。于是,他就把工作邮箱用户名后的邮箱地址改为GMAIL、YAHOO、126、163等所有能想到的邮箱地址,并都发送了一遍。因此,李开复才会在私人邮箱里收到他的求职简历。

这个求职者的这一点给李开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这个求职者顺利通过了面试成为了GOOGLE中国的一员,而这个求职者就是为GOOGLE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王劲。很多年后,李开复和王劲说起,当年如果不是自己的私人邮箱里收到了这样一份简历,王劲很有可能现在就不在GOGOLE工作了。

而王劲也说道,自己当初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点,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王劲最后说道,他之所以坚持这样做,是相信成功就在不经意间的努力中。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王劲的这一做法很傻气。因为他的这一做法毫无根据,且有可能是徒劳的。但正是这看似徒劳的做法,最后为王劲赢得了这份大家都想获得的工作。其实,在这一做法中,它体现出了王劲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以及考虑事情的周密性。而我们,则更倾向于做一些能够立竿见影获得收效的事情。也许,这才是我们和王劲的真正差别,也才是王劲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事业成功的第一准则
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他到中国当了几年研究院院长后,回国前,写了一封公开信。他接触过很多中国的学生,有很多感触。他在信中说的第一点就是:事业要成功,需要恪守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最缺乏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坚守诚信、

0评论2024-01-2466

将成功概率提升至99%
早年,李开复博士曾在苹果电脑公司任职,专门负责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有一次,李开复与公司CEO史考利先生,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电视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在当时,能上这个收视率非常高的节目,不仅是苹果公司的荣誉,也是李开复展现个人魅力的机会

0评论2024-01-2362

愿你永远青春,愿我永远不老
人过了青春,好像一部该淘汰的老车,留下来做什么?纯粹怕死吗?人正当青春,一无所有,在滚滚尘埃中,连吸口空气都得计算PM2。5,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没多久,2013年就告诉李开复,他得到的最大奖项是“淋巴癌,第四期,毕生不能根治”。那一年,他

0评论2024-01-2233

李开复:再见,谷歌
时光荏苒,时光匆匆走过了一个四年,回望过去四年我在谷歌的职业生涯,所有的快乐、成就以及曾经面对的困难与挫折,所有的这一切如同一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在这离别之际,我不禁百感交集。在这四年时光里,谷歌中国从一个很小的雏形一直慢慢发展壮

0评论2024-01-2047

李开复:职业理想不等于高薪
李开复,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著有《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他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各种问题,所著《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系列在大学生间广为流传。他所进行的主题演讲与创办的我学网(开复学生网)也深受好评

0评论2024-01-2049

李开复:我的成功来自母亲
顽皮母亲“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

0评论2024-01-2038

李开复:怎样在大学里赚回你的学费
尽量想方设法地去节约时间,你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我想已经成年了的你对这句老套的话的理解深度一定比你小学时在课堂上咬着笔杆子要更清楚。你最好将大学里的毫无意义的占用你时间的活动推掉,譬如班干部、学生社团,无聊的文艺及其它运动、学生会等等。尽管

0评论2024-01-1852

两个上课打瞌睡的男孩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年,课堂在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一个是来自夏威夷的黑人,惯于占据教室右后方的角落,戴一顶足以遮住脸部的阔帽,常常呵欠连天,伏案寻梦;另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华裔,喜欢

0评论2024-0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