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两个上课打瞌睡的男孩

2024-01-18 20:27320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年,课堂在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一个是来自夏威夷的黑人,惯于占据教室右后方的角落,戴一顶足以遮住脸部的阔帽,常常呵欠连天,伏案寻梦;另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华裔,喜欢窝在教室左后方的一隅,听得无趣,也索性呼呼大睡。

台湾来的男孩叫李开复,此君并非厌学,而是对政治科学越来越隔膜,如此蹉跎到大二下,终于快刀斩乱麻,转系,改学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

兴趣是什么?美式的教育认为,兴趣就意味着天赋。李开复在计算机系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两年后毕业,成绩居于全系之冠。

26岁的李开复功成名就,当上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1990年秋,苹果公司的一个邀请电话让李开复顿悟。那电话说:“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来真正地改变世界?”

“让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是李开复埋在心头多年的梦想,如今,被苹果公司的召唤点燃了。李开复旋即作出回应,走出象牙塔,加盟“改变世界”的大军。

苹果岁月,李开复领受从纸上谈兵转入实战的无穷乐趣;在市场的硝烟炮火中,他的想象力和爆发力发挥到极致,地位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擢升,1995年,33岁的李开复出任苹果公司的副总裁。

但是他不满足,仍然要跳槽,因为硅谷的另一家公司SGI发出了更有蛊惑力的邀请。1996年7月,李开复从这山跳去了那山。

奈何它是一家硬件公司,开复的长处却在软件,这就等于在篮球场上跑马,任是千里马,也撒不开四蹄。日甚一日,李开复萌生了去意。对于下一个选择,他立下两条标准:一是做软件,二是去中国。

机会来了。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王国要把触角伸向中国,李开复成为它的不二人选;时间:1998年金秋;职务: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

微软只是启用了一个人,就“旁若无世界”地开进了中国。李开复只是“追随我心”,就一跃成为微软王国的副总裁。

在你我想来,这该是李开复的最后一站。在微软占据高位,与比尔•盖茨亲密共事,坐拥财富和风光,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仍旧要“追随我心”,微软既然已无成长空间,那就脚底抹油———走吧!他相中了Google,但是微软不干了。微软和李开复、Google对簿公堂。2005年7月至9月,李开复经历了人生前所未有的危机,同事翻脸无情,朋友落井下石,谣言恶毒中伤,官司打得昏天黑地。如果官司再往下打,胜利者、失败者都将伤筋动骨,两月后,微软撤诉,李开复胜出,筋已伤,骨犹全,经历这番情感世界的浩劫,他的心智更为成熟,步履更为矫健。

四年后的2008,当李开复接管面临挑战的韩国团队和迅速成长的东南亚市场,他清醒地意识到,管理更多的人马,不是自己的所爱,他渴望从无到有的创新,而不是经营一个巨无霸。于是,李开复又一次选择潇洒地离去。

如今,李开复正在按照他本人的意愿,在神州大地进行“创新工场”试验。他会成功吗?我想这是毫无疑义的,也是次要又次要的,那么,最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呢?诚如他自己所言:“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事业成功的第一准则
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他到中国当了几年研究院院长后,回国前,写了一封公开信。他接触过很多中国的学生,有很多感触。他在信中说的第一点就是:事业要成功,需要恪守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最缺乏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坚守诚信、

0评论2024-01-2466

将成功概率提升至99%
早年,李开复博士曾在苹果电脑公司任职,专门负责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有一次,李开复与公司CEO史考利先生,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电视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在当时,能上这个收视率非常高的节目,不仅是苹果公司的荣誉,也是李开复展现个人魅力的机会

0评论2024-01-2362

愿你永远青春,愿我永远不老
人过了青春,好像一部该淘汰的老车,留下来做什么?纯粹怕死吗?人正当青春,一无所有,在滚滚尘埃中,连吸口空气都得计算PM2。5,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没多久,2013年就告诉李开复,他得到的最大奖项是“淋巴癌,第四期,毕生不能根治”。那一年,他

0评论2024-01-2233

成功来源于不经意间的努力
2005年底,任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开始组建GOOGLE中国。经过认真地准备,他开始在中国大规模地“招兵买马”。由于GOOGLE是世界上知名的互联网大公司,再加上李开复的大力宣传。因此GOOGLE的这次招聘声势相当浩大,成千

0评论2024-01-2132

李开复:再见,谷歌
时光荏苒,时光匆匆走过了一个四年,回望过去四年我在谷歌的职业生涯,所有的快乐、成就以及曾经面对的困难与挫折,所有的这一切如同一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在这离别之际,我不禁百感交集。在这四年时光里,谷歌中国从一个很小的雏形一直慢慢发展壮

0评论2024-01-2047

李开复:职业理想不等于高薪
李开复,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著有《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他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各种问题,所著《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系列在大学生间广为流传。他所进行的主题演讲与创办的我学网(开复学生网)也深受好评

0评论2024-01-2049

李开复:我的成功来自母亲
顽皮母亲“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

0评论2024-01-2038

李开复:怎样在大学里赚回你的学费
尽量想方设法地去节约时间,你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我想已经成年了的你对这句老套的话的理解深度一定比你小学时在课堂上咬着笔杆子要更清楚。你最好将大学里的毫无意义的占用你时间的活动推掉,譬如班干部、学生社团,无聊的文艺及其它运动、学生会等等。尽管

0评论2024-01-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