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

2024-01-21 09:24460

实在,若何养老其实不是现代才有的题目。在中国古代,除以孝治全国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和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先秦期间的《礼记王制》记录:50岁以上的白叟可供给细粮;汉朝的《王杖诏令册》划定:70岁以上白叟即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朝《唐大诏令集》划定白叟可放置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朝已呈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类养老机构先秦时的免费医疗特别实惠。

周朝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划定家有90岁白叟全家都可不服徭役。早在上古三代。白叟的概念和尺度已被明白。《礼记曲礼上》记录: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大要意思是,人到了60岁,就算老年人,可以指令人干活;70岁身体各项性能进一步虚弱,应当交接家事,把该放置的都放置好;80岁、90岁,已经是成耄耋白叟

先秦期间若何养老?起首是存眷老年人的饮食。《礼记王制》曾具体记录:从50岁起,就应当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筹办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添副食;到了80岁,要常常供奉珍羞美食。至于90岁的白叟,因步履未便,饮食消费已没纪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在白叟的床前服侍,若是白叟出游,最好是带着食品随着他在夏、商两代,朝廷还会在二月和孟冬两季给鳏、寡、孤、独者发放食粮等糊口必须品。

为让子孙更好地供养白叟,周朝实施给有白叟的家庭减免徭役的政策。若是家中有80岁以上的白叟,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若是有90岁白叟,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上述首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所作出的划定,先秦期间还提出了国度养老概念。

能享受国度养老待遇的首要是四类白叟:一是相当于公平易近道德表率的三老五更;二是相当于义士家眷的家中之老;三是相当于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四是相当于五保户的庶人之老。

先秦期间的免费医疗特别实惠,此即周朝起实行的养疾之政。那时,在官府编制中专设掌病一职,负责给白叟问病。据《管子进国》所述,掌病要按期探望白叟,按期进行查抄:有公职者,70岁以上3天一问;80岁以上2天一问;90岁以上天天问一次;对平易近间白叟,每5天问一次。

对患沉痾白叟,掌病要实时向国君报告请示,国君会放置出时候,亲身前往探望白叟。可是,这项轨制在后来名不副实,成了白叟的一种欲望。

汉朝呈现中国最早的老年人庇护法

汉朝是中国古代养老轨制构成和成长的主要期间,推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轨制,出格是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划定和要求,对怙恃、祖怙恃等尊长不敬不养,在汉代系重罪。为包管家庭养老的落实,汉律划定,不供养白叟者或被弃市。汉代人的均匀寿命仅30岁,能活到六七十岁很不轻易,人生七十古来稀,用在汉代更贴切。是以,汉代将白叟的尺度提早了4岁,即到了56岁就算白叟。《汉旧仪》中所说的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就是如许意思。

汉代最使白叟有庄严、感觉幸福的处所,应当是发放老年证。固然,这类老年证不是今天如许的小簿本,而是一种叫鸠杖的适用物。鸠杖,又叫王杖,顾名思义是帝王赐赉白叟利用的拐棍,它是一种特别权利的意味。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给白叟赐杖的轨制在汉代被正式确立,建国天子、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予高龄白叟,开了汉代赐杖的先河。汉宣帝刘询则使之成为一种轨制,划定凡是80岁以上的白叟,皆由朝廷授以王杖。但从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干律令来看,汉朝较早时曾是七十赐杖。

为了包管鸠杖的权势巨子性,汉代出台了响应的律例。1959年1981年,从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前后出土了8根王杖(鸠杖),还随之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木简。

《王杖诏令册》全文近600字,划定了70岁以上白叟应当享受的糊口和政治待遇,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庇护法。此中有一项划定:70岁以上白叟即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便可以避免予告状,担当了先秦期间白叟虽有罪,不加刑焉的轨制。

唐朝已存眷老年人精力健康

魏晋南北朝期间,养老轨制呈现了新的冲破。如北魏,初创了存留养亲轨制,此轨制一向影响到晚清。存留养亲,就是一种司法缓刑轨制:若是死囚、流刑犯的家中有直系血亲需要赐顾帮衬,准予死囚在家侍亲缓刑、流刑犯在家权留养亲,等家里白叟归天后再服刑。

在唐代,养老轨制备受天子正视。据《册府元龟》上所列资料统计,唐代列位天子下发有关养老诏令的次数多达73次,此中以唐太宗为最,在位23年下养老诏28次。而《册府元龟》所记其实不全,现实不止73次。

唐朝担当了汉朝给白叟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据《唐大诏令集》,唐太宗在即位赦中即出格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仍加版授,以旌尚齿。所谓尚齿,就是尊老的意思。唐代还曾有过一项补给侍丁轨制,官府免费给平易近间白叟放置护工(侍丁)。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户令划定的配给尺度是: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给百岁白叟的护工增至5名。

唐朝乃至还有精力养老一说。那时,风行一个名词叫色养。所谓色养,说得通俗简单一点,就是服侍怙恃时要平易近人,不克不及让白叟不高兴。一代名相、时任司空的房玄龄,不只为臣称职,供养白叟方面也是道德表率,昔时房玄龄色养白叟极其到位,《贞不雅政要孝友》称,房玄龄事继娘,能以色养,恭谨过人。

在古代,后代给白叟神色看、不孝敬,都是大逆不道的工作。也许有鉴于此,唐律划定:诸祖怙恃、怙恃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意思是,若是家中有白叟,子孙不克不及远走异乡,要呆在白叟的身旁,不然要被定罪,此项划定较好解决了空巢现象。

宋代起头风行建养老院

古代历朝在正视养老的同时,也城市按照本朝的现实环境,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敬老养老办法。在免税赋方面,宋仁宗嘉佑四年的诏令划定,80岁以上的白叟,免去其一子的税赋;明、清两朝的养老划定差未几,但春秋提早到了70岁。并且,从宋朝起头,还呈现了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建养老院,发源于南北朝期间,遐龄天子梁武帝萧衍曾于通俗二年(公元521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开办了孤傲园。到唐代,如许的养老机构被推行,在武则天时期,唐代即开设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医院。

但真正让养老院这类养老体例风行起来的是宋代,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有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固然名字分歧,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进院白叟的春秋,也放宽到了50岁以上。同时,平易近间养老院也遍及鼓起,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坚持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斥逐家中奴仆,拿出全数财富兴修孤老院。

元代一样正视养老,元世祖忽必烈曾采用汉臣刘秉忠的建议,慢慢成立和完美了元代的收养救助轨制,那时各路均设立养济院1所,救助、收养诸鳏寡孤傲、老弱病残、穷而无告者。

明、清两朝的养老院仍如南宋、元代一样,称为养济院,朝廷继续成长官办、平易近办等各类情势的社会养老机构。明朝朱元璋还恢复了汉代轨制化的赐杖与赐爵轨制,在物资布施上,明太祖朱元璋曾前后两次颁布诏令,实施孤贫白叟毕生养老。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一次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清代则正视古老的赐食轨制。屡次请全国白叟到紫禁城内往吃大餐,并取名曰千叟宴,此中以乾隆年间最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枷项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将犯人枷项后绑在衙门之前或闹市之中示众,又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枷本来是一种农具,又叫做柫或连枷,其样式是在一根长竿的一端固定一节活动的短竿,人用手挥起长竿,带动短竿,用来击打堆在禾场上的稻谷。古代齐地所说道“耒耜

0评论2024-01-2582

如何评价“六贼”梁师成?梁师成为什么能登
人物档案姓名:梁师成外文名:Beamdivisioninto字:守道别称:隐相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末年出生地:不详出生时间:不详职位:检校太傅上司:宋徽宗、宋钦宗外表:愚讷谦卑内心:内藏奸诈,善察言观色,处事老道主要成就:

0评论2024-01-2349

“北宋六贼”之梁师成简介 梁师成是怎么死
梁师成是北宋宋徽宗时期宠臣,因为书法出众而又善于迎合上意,而受到宋徽宗的宠信。但凡宋徽宗诏令介出自他手,后来胆大包天,指使小官模仿宋徽宗笔记,另写诏令夹杂其中,暗中影响朝政,干涉官员升迁,被列入北宋六贼之中。梁师成早年聪慧而熟习文法,虽然文

0评论2024-01-2334

曾国藩为何受重用?曾国藩脱衣点银的故事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和理学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曾国藩的推动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创建了第一所兵工血堂,政府安排了第一批留美学生。曾国藩以一己之身,对清朝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方面

0评论2024-01-2340

范质真的有宰相之才吗?范质对宋朝有何历史
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的宰相都是一个叫范质的人,此人自幼好学,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曾经被四位皇帝称赞,有宰相之才。可纵观此人一生,发现他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呀,他真的有宰相之才吗?范质之父范守遇为郑州防御判官,据说范质出生的那天,他的母亲梦见

0评论2024-01-2341

元朝奇人刘秉忠简介 刘秉忠是怎么死的?
刘秉忠是元朝一代奇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最开始的时候,刘秉忠叫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后改为刘秉忠。他曾经出家为僧,后来又奉旨还俗,入朝为官,为元朝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刘秉忠幼时聪慧,据历史资料记载,他八岁刚入学的时候,每

0评论2024-01-2242

改变自己容易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裕的国家。有一次,他到一个离王宫很远的地方旅行。回到王宫后,他不停地抱怨脚非常疼,他以前从未走过那么长的路,更何况他所走的路异常崎岖难行。于是,愤怒的国王向天下发布诏令,让百姓用皮革铺好每一条道路。很明显

0评论2024-01-2229

天煞令
龙塘斋是个老字号的古玩店。时值兵荒马乱,店主龙三爷惨淡经营,倒也维持下来了。这不,年关过后,做成了几单生意,让龙三爷苦瓜似的脸,也挤出了一丝笑意。这天,有个客人来古玩店看货,突然冒出一句话:老板,你这里有皇宫里的东西么?龙三爷警惕地打量着他

0评论2024-01-2043

皇帝的秘书
北宋文臣杨亿很有才。举个例子吧,宰相寇准喜欢出对子玩情调,有次出了个上联:水底日为天上日。满朝文武竟全给难住了,只有杨亿对出了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一时传颂,连真宗皇帝赵恒也对他刮目相看,不久就提拔杨亿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知制诰就是皇帝的秘

0评论2024-01-2038

汉代养老令的由来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下诏,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

0评论2024-01-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