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回魂木

2024-01-20 13:14800

1。奇珍现世

渭城新来了位张知县,刚上任就烧了两把火。一是把打犯人屁股的板子浸进粪坑,二是在牢狱中养猫,将本就不多的牢饭明抢暗偷带糟蹋,弄得犯人怨声载道,暗骂张知县心肠狠毒。

这天,张知县来到县衙庭中一棵树下,发现一只鹳鸟正立于巢边,悲鸣不已。他唤过洒扫的仆役一问,才知李师爷趁亲鸟打食的工夫偷了鹳蛋。张知县忙让他去讨。不一会儿仆役回来,捧着两个还冒热气的蛋,道:“回县爷,没找到师爷,在厨房找到蛋,已煮熟了。”张知县皱眉思忖片刻,道:“烦你把蛋送回巢中吧。”

仆役虽觉荒谬,也只得照办,便搬梯往上爬。张知县见他手脚间垂着精钢锁链,方知他是在衙内做些轻省活儿以示安慰的待决死囚。这时,李师爷匆匆赶来,连连检讨嘴馋。张知县一摆手,随口问道:“刚才那囚徒,不知所犯何罪?”

李师爷忆道:“那人叫王文,在城内开了家绸缎庄。月前他与南货店老板马宝闹了纠纷。据他说,他借给马宝二百两银子,又拿不出借据。输了官司后,他在福来酒楼酗酒,提斧当众狂呼要劈马宝。可巧当晚,马宝在家遭斧劈而亡,众人在院内发现王文,便将他擒了送官。现场遗落的凶器,正是刻有福来酒楼印记的斧头。人证物证俱在,前任县爷便将他判了死罪,只待上峰公文一到,就可斩决。”张知县听罢叹道:“此人面相文弱却如此凶残,果真人不可貌相。”

第二天,张知县见王文攀梯在鸟巢边观望,忽然“咦”了一声,便挤上梯头一看,竟见巢中两颗蛋正微微而动,幼雏破壳在即。

张知县正一头雾水,又听王文惊叫:“呀,回魂木!”说着,他从巢底择出个小木片,递过道:“恭喜县爷!相传附近山中有神木名为回魂木,有起死回生之效。想来此木被雷击为碎片后,被亲鸟衔来筑巢,无意中使熟蛋复生。”张知县接过回魂木,瞧个没够。

听说张知县喜获回魂木,李师爷赶来相贺。见回魂木状若薄板,倒有几分像苦楝子木,两人感叹了一阵,张知县道:“那王文家有产业,怎会为区区二百两银子杀人呢?”李师爷忙从内室拿出一个纸袋道:“王文案发后,其妻杜氏请我代写诉状。这是我与杜氏同去牢中与王文三头对证录的诉状。”

张知县抽出状纸细瞧。诉状上说某月某日,马宝找王文借纹银二百两,并立下字据。谁知第二天字据竟成了白纸,马宝遂翻脸不认账。那天夜里,王文趁酒兴找马宝论理。他怕马宝故意躲避,遂从大门入,谁知刚到院中,就被众人按倒。读到这儿,张知县不禁怒道:“从大门入?如此有恃无恐,真是糊涂!”看完诉状又道,“可王文并未承认杀人啊。”李师爷摇头:“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他抵赖。”

2。事有蹊跷

张知县正暗自叹惋,又听王文在外面欢叫:“出来啦,出来啦。”众人闻声望去,才知幼雏已孵出。只见雌鹳站在巢边探头探脑,似有疑虑,雄鹳闻讯归巢,却忽然冲雌鹳发出愤怒的斥责,大叫着飞向远方,任雌鹳在身后泣血哀告也不回头。张知县上梯一看,发现巢内竟是两只刚孵出的小鹅!

张知县正百思不解,又听不远处有动静。转脸看,是王文咒骂着正将一个食盒踢翻。旁边,一个妇人正倚墙而泣。张知县心一沉,把王文传到后堂询问。提起其妻杜氏,王文恨恨道:“这妇人心肠歹毒,偷换诉状,欲置我于死地。”张知县奇道:“何出此言?”

王文道:“禀县爷,小人那夜从狗洞钻入马家,被当凶犯拿了,次日托人捎话给杜氏,让不惜家财务必帮小人洗冤。杜氏于是寻到李师爷。那晚,杜氏与李师爷到牢中录诉状。李师爷带了块尚散发着腥气的木板垫在膝头,将纸覆盖其上做录。其间有人来往,师爷数次吹灯以免被人瞧见。录好后,师爷说幸亏我是从犬门入,这样就算伤了人命,犹有转圜余地。小人看过诉状,签字画押后交与杜氏。不想次日杜氏将诉状交到公堂,从犬门入竟成从大门入,小人这才被判死罪。近来听说李师爷正谋娶杜氏,必是那贱人有意于师爷,盼我早死。”张知县听得皱眉,挥手让王文去了,然后调出李师爷代写的所有诉状,一读又是大惊:这些诉状十有八九都是与马宝有关的债务纠纷,都是当时写借据,后来变成了白纸。

在王文案卷中,他又翻出张小纸片,据王文说,这是马宝当初打的借条,可怎会变成了白纸呢?

张知县顺手从堂桌抽屉中拿出回魂木把玩,无意中将纸片往回魂木上一覆,大小竟不差分毫。他心一动,将纸覆在木上对灯细瞧,只见纸上似有隐隐书痕。迟疑间,他手一抖,竟将烛台碰歪,蜡油滴在诉状上,恰落在“从大门入”的“大”字肩上。“大”字顿变成“犬”字。张知县不由心头一震。

这时,县丞送来了上峰对王文的斩决回复,三日后就可行刑。张知县读罢心情更是凝重。他唤过县丞,询问李师爷的来路,县丞道:“师爷是外乡人,半年前到本地。因他精于讼律,被前任知县视为幕僚。马宝与师爷合开了间南货店,但总与人闹纠纷,还曾因师爷替对手打官司而恶言相向。”张知县听罢点了点头,对县丞耳语了一番。

3。真相大白

天刚亮,就有人来报,昨夜县境出了桩怪事,杜氏竟在李师爷檐下悬了梁。据说是县丞巡夜时发现的,已送医馆急救。

众人正议论,李师爷赶到,连叫晦气道:“当初杜氏出重金要我替王文打官司,可李某再有本事,也不能颠倒黑白啊。输了官司,她非说李某骗她钱财,竟跑到李某门上寻了短见。”正说着,县丞赶来道:“禀县爷,堂医发现杜氏脖上有两道缢痕,倒有些奇了。”李师爷思索片刻,道:“这说明李某家并非案发第一现场,杜氏定是在别处被人缢死,又移至李某檐下。”

张知县频频点头:“师爷言之有理。等杜氏醒来,一问便知。”县丞颤声道:“可堂医说怕回天无力了。”张知县胸有成竹,笑道:“别忘了本县还有回魂木,诸位陪本县去医馆先看看再说。”行至半路,李师爷突然崴了脚,落在后面,趁人不备,径直向县衙奔去。

此时王文正在县衙扫地,闻听杜氏的事,正黯然神伤,忽见李师爷鬼鬼祟祟往里闯,气不打一处来,将其绊倒。两人扯了半天,李师爷才摆脱纠缠,跑进县衙,见四下无人,拉开堂桌抽屉,取出回魂木,正往怀里揣,就听身后有人大笑。张知县率众从后堂走出,笑道:“师爷取此木,是怕本县不肯救杜氏吗?”说着脸一变,怒道,“拿下!”众人擒住李师爷,从他身上搜出个装墨汁的小铜壶。堂医拧开壶嗅了嗅:“不错,正是此物。一个月前,马宝带此物到医馆让小人分析配方。小人发现此物原料均来自马宝的南货店,是用大王乌贼的墨汁与明矾兑水配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魏徵巧计谏太宗
旧时,豫南一带的评书艺人有一个自己的行会组织,叫“梨园书屋”。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七,艺人们就集中到书屋办祭神会,祭拜时供土猪、鸡、鲤鱼,另外用金漆条盘,把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方绸手帕供在祭桌上,然后点烛焚香,燃放鞭炮,由年长的师爷击磬,艺人

0评论2024-01-2590

张牧野——教育的次品,想像的天才
2010年10月,“鬼吹灯”系列图书以近1000万元身价签约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破了此前韩寒、郭敬明等人创下的纪录。如今,张牧野已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作家之一。他说自己绝对是中国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次品。他父母都是地质勘探队的,常年要

0评论2024-01-2582

老妪续对
清朝末年,四川有一个巡抚官,经常喜欢吟诗作对。有一次外出巡视,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师爷、管家和数十名随从,来到了梁山(今重庆市梁平)的一个叫板桥子的地方。这里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板搭成的桥,故名板桥子。来往的行人都必须经过这座木桥。这天

0评论2024-01-2468

穷秀才撰妙联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泰安知县姜竹轩,是个贪赃枉法、心狠手辣的主儿。百姓们虽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奈何不了他。只有一个外号“王大胆”的穷秀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仗义执言,将一副辛辣的讽刺对联贴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

0评论2024-01-2454

包大人要来暗访
胡县令推开窗子,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于是便吩咐丫鬟给他换上官衣,迈着八字步,志得意满地往县衙走去。县衙就在前院,胡县令没走一会儿就到了。可是胡县令只往县衙里扫了一眼,脸便沉了下来。过去每天早上,管钱粮的路大人,管人丁的马

0评论2024-01-2471

叩棚
清末,为避八国联军之祸,慈禧太后西狩了一年多后,终于回到了北京。这年腊月二十九,她诏告天下,普天同庆。修武县知县谢必斋看本县内迟迟没有动静,急得直冒火。太后回銮,修武县庆祝不力,自己要面临摘乌纱帽的风险。可谢必斋苦的是手里没钱,治下百姓多困

0评论2024-01-2468

骑猪知县
从前有个向家庄,庄子里有一户姓向的殷实人家,兄弟两家住在一起。谁料老二夫妻俩坐着驴车走亲戚时,翻到山沟里,双双英年早逝,留下一根独苗名叫向文正,跟着大伯向多金过日子。转眼,向文正到了启蒙的年龄,得上私塾。向家宗族的私塾在县城边上,离向家庄有

0评论2024-01-2450

捕盗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人蔡小山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却因科场腐败而落第。蔡小山虽满怀怨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回江南老家,然而一过长江,他却觉得无颜再往前走,加上心中愤恨难消,干脆召集一伙好汉,在崇山峻岭间觅了一处险要地带,做起劫富济贫之事来。数年后

0评论2024-01-2464

两难
两难李也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件都会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字”。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一次,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竟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个

0评论2024-01-2450

钉角文书
钉角文书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书都会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书”。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一次,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竟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

0评论2024-01-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