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角文书
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书都会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书”。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
一次,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竟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个角。
老知县吓坏了,知道闯大祸了。急忙找来师爷商量怎么办才好。
师爷沉思片刻,索性取过那被烧的文书放在烟灯上烧了个干净。
接着找了张一样大小的白纸装进那原封套里。照旧钉了角,让县官派人送往下一站。
他给老知县解释:这份文书向下传,不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下站官员如果是个不偷看机密者,就自然会原封不动地继续往下传。这样县太爷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第二种情况:下站人也偷看了,并且发现是张白纸,也绝不会作声的。因为一声张,自己首先就得担个偷看机密的罪名,于是文书也会平安地继续传下去。这样,县太爷还是会安然无恙。
看完这个故事,真不得不佩服这位师爷的智慧。
他运用的就是二难推理。这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如果它是真的,就会推出它是假的结论。如果它是假的,就会推出它是真的结论。
选自《新晚报》
埃勃拉古国之谜
叙利亚境内寸草不生的沙漠中有一个名叫特尔·马尔狄赫的巨大山丘,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远远望去气势非凡。就在这座引人注目的荒丘之下,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国都城已经静悄悄地沉睡了3000多年……在亚洲西部的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与哈马之间,横亘着一望
0评论2024-01-2561
两难
两难李也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件都会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字”。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一次,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竟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个
0评论2024-01-2450
民国第一越狱案前后始末
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上午10时许,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刑场,4名五花大绑的“特殊”死囚被依法处决。说这些死囚身份“特殊”,是因为他们是当时震惊海内外的“民国第一越狱案”的几位参与者。一1936年5月30日早晨,国
0评论2024-01-2358
妙胜死大赖
和滹沱村相邻的万寿村,有个财主名叫石大来,由于赖皮出名,三里五村的人都叫他死大赖,死大赖讹人不眨眼,谁提起都害怕。话说这年正月十七,天气虽然晴朗,但漫山遍野依然是冰天雪地,冷得让人难以出门,上官虎和村里的几个老人正在家里围着火堆烤火,忽然,
0评论2024-01-2239
无声的厮杀
无声的厮杀日本江户时代末期,有个下等武士,脸长得像只歪了的生瓜,于是大家都懒得喊他真名,干脆戏称他叫“生瓜”。他为人老实,听了也就一笑了之,从不计较。虽然人长得丑,可生瓜从小苦练武艺,凭着过硬的剑术,在藩府谋到了一个职位,还挺受领主的信任。
0评论2024-01-2249
殉梦书香
2008年3月初,在香港三联书店,人们集聚一堂,为罗志华举行追思会。会上,一位嘉宾说:在这个时代里,被阅读的书和阅读书的人,究竟是谁在为谁坚守?姐姐罗清华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弟弟从小都是认真努力的好学生。可是,16岁那年,他突然决定辍学。辍学
0评论2024-01-2156
不拿自己当回事
朋友张哥,从前他家穷,吃萝卜干喝凉水上学。那时张哥的最大理想,是在乡里当个文书。张哥没当成文书,回家办厂,一不小心当了老板。张哥说,听到有人叫我老板,心里怪不是滋味,其实我就是个普通人,从来没觉得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到澡堂洗澡,赤条条的,谁还
0评论2024-01-2040
疲于奔命
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想娶美丽的夏姬,巫臣却说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后来巫臣却娶了夏姬,与她一起逃到了晋国。这样,子重、子反都
0评论2024-01-1876
古人上夜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古代也有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童等,此外还有和尚。且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院里敲钟得有值夜
0评论2024-01-1835
我不见了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都要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才肯上路。他先摸摸包袱,自言自语地说:“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又告诉自己说:&
0评论2024-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