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换一种方式存在世界上

2024-01-20 08:26270

一切都是按开诚老人生前的意愿进行的。最终老人去的不是墓地,而是门口停着的一辆车。车开往天津医科大学。很快在那里他会变成一块块、一片片,被放在医学院学生的显微镜下。这些初学医的后生们将从老人身上,认识第一根神经、第一根动脉。

人生是什么?在这里可以有个解答

如果不是开诚老人生前固执地坚持,此刻他可能安眠在加拿大一处山清水秀的墓地。

在加拿大的独子开效军,起初并不同意父亲的这种选择。他跟好脾气的父亲吵了无数次,最后尊重了父亲的选择。

遗体捐献者的亲人们从不理解到最后松手的心理煎熬,在天津医科大学的医学院内得到了庄重的回应。对于躺在解剖台上的遗体,教师们会告诫学生,一定要给予他们神圣的仪式感。

多年前,天津医科大学发生过一起学生损坏尸体标本的情况。当时解剖教研室的教师李云生和同事给涉及这件事的学生打了不及格的成绩。这是李云生从教多年来心里最大的一个疙瘩。

学校教务处原处长、现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心里也有个疙瘩。他讲授的医学伦理课越来越难上了,台上讲白求恩、南丁格尔,同学们在下面不以为然:老一套,很难感动他们。

他决心要进行一些改革。一个周末,张金钟接待了一位中年男人。他说母亲去世了,想捐献遗体,还带来了一封遗书。上课时,张金钟念了这位留下4部作品的诗人兼翻译家的遗书:

我死后谢绝一切吊唁,我的作品是我留下的丰碑,丈夫儿子姊妹务必节哀豁达。生劳死息,生寄死归!

很快,这封遗书在学生中间传开了。

张金钟回忆,我们的很多理论道理非常深刻,但是课程非常苍白。我们太注重以理服人了,忽略了以情感人。这件事让我豁然开朗。

他找到解剖教研室主任李云生,商量建一个医学伦理学教育基地,设在解剖楼,让学生都来看看。李云生痛快地答应了。

2001年底,在解剖楼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医学伦理学教育基地落成了。所有的遗书都在那里展出。

张金钟又想到,上课时总讲学校创始人朱宪彝教授的四献:献出全部存款建立朱宪彝奖学金,献出全部藏书,献出自己居住的住宅楼,献出遗体供教学解剖。

为什么不把老校长请来?他在一间实验室里,发现了朱宪彝的内脏标本。这件镇校之宝,被移来放在屋子的中央。

原本这个基地只向医学伦理课的学生开放,结果,全校的学生、医护人员都来看,甚至隔着几个街道的18名环卫工人也来看。参观者的参观感言累计100多万字,其中不乏日文、阿拉伯文、韩文、法文等。

受展室影响,这所学校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生比率在天津是最高的。

后来,新生入校的第一课、毕业生离校的最后一课,以及本校的新员工和附属医院的新医生、新护士的岗前一课,都在这里上。

退休工人老赵的事业

8年来,他每天骑车四处寻找可能会捐遗体的老人。334位捐献者中,他经手了110人。

在2002年3月31日,他和妻子同时办理遗体捐赠登记的那一天,他在自家的房门外钉上了一个大牌子,天津市遗体捐献宣传帮办志愿小组。他把家里电话印在纸上,到处散发热线号码。

他说自己不是劝捐,他从不主动跟人说捐遗体的事儿。他的工作方式是:每天带着面条,骑车去养老院看老人,一起聊天,煮面条吃,别人问他在忙啥,他才说捐角膜、捐遗体的事儿。

他常说:人最后眼一闭什么都不知道了。装棺材里,让虫子啃了吃了,不如送到医学院,让孩子们别练假的,练真的,多好!

以前拿着遗体捐献申请表去公证处办公证需要花200元钱,老赵觉得很不合理,死缠硬磨找民政、找司法,最后把这200元免掉。

我不是党员,也不代表谁。就代表我自己。这是他的口头禅。

他的遗嘱写了3大张纸,最后一行写满了谢谢,放在生命意义展室,那是展室唯一一份主人还活着的遗嘱。

小学文化的老赵还被天津医科大学聘为德育辅导员,站在教授讲课的讲台上,讲生命的意义。

给家属一个祭奠的地方

开效军留下了一张签着亲友怀念老人的话的卡片。他将把这张卡片和父亲生前的一顶帽子带回加拿大,那是这个家庭所能留下的全部的纪念了。

老校长朱宪彝的亲人中只有孙女朱宁代表全家参观过生命意义展室。

给家属一个交代,给他们一个祭奠的地方,这个念想始终压在张金钟胸口。直到2004年,由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红十字会、元宝山庄陵园共同设立的遗体捐献者纪念园落成,他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纪念建筑主体中心呈心形,刻着两个金色楷体大字:奉献。旁边延伸出两面大墙,墙上镌刻着每一位捐献者的名字。

至今上面有333个名字,不久,工人就会在黑色的花岗岩上刻上开诚二字。那是第334个名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的战友毛岸英
我是孝义市高塘坂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1950年美军侵朝战争爆发,接受中央命令,我随彭德怀司令员赴朝参战,任彭德怀司令员的警卫员。我亲眼目睹了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所犯的一系列罪行和

0评论2024-01-2574

1976年毛主席追悼大会现场三千多人昏厥
伟大领袖毛泽东已逝世40周年。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吊唁期间,一万五千多人在吊唁大厅内外出现病状,体现出中国民众对最高领袖去世的悲恸程度。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1976年是转变中国历史的一年,但也是不幸和悲痛的一年。这一年,周恩来、朱

0评论2024-01-2348

爱情的力量
爱情的力量詹姆斯跟丽娜是一对恩爱夫妇,结婚以后,他们常常出双入对形影不离。知道他们夫妇之间感情的人们无不对其啧啧称赞,尤其是詹姆斯的好朋友查利,更是对他们的恩爱钦佩至极。这是个平常的早晨,夫妇俩跟往常一样,上班出门前照例相互拥抱着一阵热烈的

0评论2024-01-2338

追梦之通讯录
由于地质队分管领导在外出差,领导就说:“请以地质队名义为张阿姨代办花圈吧!”因此,张阿姨的告别仪式就由家人请了社会上的殡葬服务一条龙全程打理。出殡那天,张阿姨的遗体放在一块床板上,张家子女被殡葬司仪引领着跪拜叩首,其他亲朋则鞠躬并绕圈向遗体

0评论2024-01-2245

特殊的美容师
耿红梅是美术学院的高才生。毕业时,院里要留她任教,她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她为自己选择的职业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耿红梅找到爸爸的知青朋友,殡仪馆的馆长老钟,非要干遗体整容师!一开始,钟馆长怎么也不同意,直到红梅说出一段往事—红梅刚上美院那年,

0评论2024-01-2255

手机墓
手机墓李朝辉是台湾省台中人,是台中鸿泰公司的一名保安,但因一次值班时打瞌睡被老板发现了,所以他被炒了鱿鱼。随着失业时间的延长,他渐渐沦落到衣食无着的境地。于是,他想到一条最便捷的挣钱之道——偷盗。第一次作案,他选择了一位在公园散步的老人作为

0评论2024-01-2241

象棋案
观棋审案这日,狄公狄仁杰正要拉参军洪亮对弈几局,忽听堂外鼓声大振,狄公让洪亮把击鼓人带上来一看,原来是城里杂技班老班主的大弟子马成。马成进得大堂就哭倒在地,说师父昨夜暴卒。狄公闻听此言心里一惊,这个杂技班在城里名气很响,狄公平时虽与这位老班

0评论2024-01-2252

“最美”的新娘
生命尽头,她要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2005年11月16日,古城扬州,天气阴冷。但在扬州市慈济医院一个病房里,却充满了温暖。这里住着一位晚期胃癌患者,在她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毅然申请捐献角膜和遗体。她就是韩冰。面对病魔,她没有消沉,而是以微

0评论2024-01-2140

小时候我与爷爷
这个故事要从我5岁的时候说起了,传说呀,小孩子的眼睛是最纯净的了。他能看到世界上所有别人看到的东西。浮哥呢是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家里比较穷,所以呀经常吃不好。家里有个老祖爷,经常去城里卖家禽,还有鸡蛋什么的。老祖爷比较疼浮哥,因为浮哥是那一代

0评论2024-01-2027

我本是树
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村民相信,每一棵树都是有灵魂的,护佑着每一个人的生命。 这里的孩子一出生,立即由父母亲为他种一棵树。今后,这棵树就与他不离不弃,一起变老。当这个人死了,村人就把这棵树砍下,小心翼翼地取其中段剖成4瓣,保留树皮,

0评论2024-01-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