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畅销书作家海岩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准时回到自己的小屋,偷偷摸摸地写一部长篇小说。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写呢?因为海岩只读了四年书,连小学都没毕业,他怕别人说自己“不务正业”,怕别人说自己“好高骛远”。
海岩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便衣警察》,共47万字。
有一天,父亲无意中发现了这些手稿,就问:“你是不是在写东西啊?”海岩只好承认了。于是,父亲成了第一个读者。过了几天,他问父亲:“写得怎么样啊?”父亲说:“什么怎么样?写的什么乱东西?我要不是你爸,根本就不看。”
隔了两天,父亲问:“后边的书稿呢?”海岩暗自高兴,看来父亲是感兴趣了,是想继续看下去。海岩带着书稿,满怀希望地找到了某出版社的一个副总编。副总编问:“你写没写过短篇呀?你写没写过中篇呀?你写没写过散文啊?”
海岩说:“都没写过。”
“那你参加过我们社或者其他社里举办的创作培训班吗?”
“没有。”
“那你给报纸写过什么小通讯或小稿吗?”
“也没有。”
“哦!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不看了吧。馒头得一口一口地吃,你呢,先从小的学起,然后再去写长篇。你说对不对?”
海岩只好把书稿抱了回来,可他不死心,这毕竟是自己一笔一划、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47万字!于是,他又把书稿寄给了另一家出版社的总编。
海岩等了三个月,既没有回话,也没有退稿,便去找总编。尽管总编的办公桌上堆了很多稿子,他还是一眼看到自己的书稿还没拆封呢!
总编问:“你写的是什么啊?”海岩说:“我写的是警察。”“那你寄到其他出版社去吧。我们这是一个文学出版社,不大出这种写警察的东西。何况邮寄来稿的采用率,也只有千分之一。”
“写警察的东西就不是文学吗?”
“其他出版社更乐意出这些东西。要不我们帮你寄?”
海岩说:“书稿已经在这里躺了三个月了。这样,你先少看一点。如果你咬一口,觉得是石头,就不往下咬了。如果觉得是馒头,你就再咬一口。看完一章,你觉得不能往下看了,你就退回给我。”总编同意了。
隔了一个月,海岩得到了出版社的通知: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于1985年出版。
《便衣警察》出版之后,引起轰动,获首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全国首届侦探小说佳作奖;电视连续剧剧本《便衣警察》获飞天奖、金鹰奖和金盾影视剧本奖。
之后,海岩连续八年保持每年80万字的惊人出版量。他的代表作还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深牢大狱》、《死于青春》等。
前不久,杨澜采访海岩之后,在总结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时写道:“他的经历证明,只要你是有心人,这人生啊,敢情就没有什么是被浪费的。”
不错,从根本上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既不是有靠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文凭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一棵很高很大的树
森林里,有一棵很高很大的树。树上住着小猴兄弟。小猴兄弟去森林外走了一圈,看到旅游很挣钱,就想把自己住的这棵大树,变成个能赚钱的旅游景点。小猴兄弟把树底下的树洞进行了装修,还在树上造了一间间房子。小猴们在大树边上立了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请来
0评论2024-01-2595
交换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6年前,85后上海女孩嘉倩开始旅欧留学,喜爱自由行的她足迹遍布荷兰、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毕业后做起了英国领事馆新闻官。然而这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却并没有让她停止前行的脚步,因为心中的作家梦一直让她魂牵梦绕。两年前,嘉倩回到国内。那时候,刚回国
0评论2024-01-2582
班固的生平简介 《汉书》作者是班固吗?
班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文史学家,他这一生著作颇丰,除了《汉书》和《白虎通义》,还有《典引》、《应讥》及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等四十多篇文章。班固,字孟坚,他出身于一个儒学世家,父亲班彪和伯父班嗣都是当时著名的学
0评论2024-01-2353
疯狂的高潮
这天上午,柳芸芸早早来到锦湖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厅碰碰运气。她还没有浏览完大屏幕上的工作列表,一个男人就过来跟她打招呼,问她愿不愿意当模特。男人说,他叫曹少铮,是《别墅魅影》和《终极绑架》这两本畅销书的作者。眼前这个男人,竟是近两年来在文坛迅速
0评论2024-01-2351
红楼“梦”
玲今天休假,闲来无事,想在院子里种种花草。不想却挖到一个“宝贝。”原来是个封存良好的陶罐,看样子年代久远。不知里面藏着什么值钱的东西,玲心想。打开来一看,里面的东西被羊皮纸包得好好的,是一匝厚厚的书稿。玲热爱文学,马上回屋看了起来。一看吓一
0评论2024-01-2274
报应来的飞快
江宁城外有个长安村,据说是盛唐诗人王昌龄的故乡,村里文风昌盛,几乎代代都有通过科考入仕做官的。到了明朝末年,村里出了个叫“王秦关”的人,自打识字起就整天埋在书堆里,15岁中了秀才,乡人都说这神童前途无量。然而世事莫测,王秦关年年赶考年年落空
0评论2024-01-2244
为书疯魔痴狂的名人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嗜书成性,爱书成癖,甚至为书疯魔痴狂。曲波“挖书”:当代文学名著《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12岁时读《说岳全传》,对书中秦桧非常痛恨。一怒之下,将书中所有的“秦桧”二字都用刀子挖掉,未曾想连背
0评论2024-01-2167
改变与适应
现在的职场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进入单位后难以适应工作;一方面,许多单位的领导痛感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尤其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充满了失望。我不由想起了比尔·盖茨说过的一句话:“世界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它!”我
0评论2024-01-2050
不恋咖啡,去柳村谢胜瑜
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到一起喝咖啡》的文章,曾在许多年轻人中引起共鸣。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没喝咖啡前暗无天日的委屈和无奈,也放大着喝到咖啡后扬眉吐气的积怨和得意。说句实话,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曾经自命为“天之骄子”的许多本科生或研
0评论2024-01-2041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的“爱情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这部名著享誉世界,他曾被瑞士《周刊》1996年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博尔赫斯也称“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的莎士比亚。”为《一千零一夜》着迷的“大学问家”1927年3月6日,马尔
0评论2024-0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