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一千零五只鸿雁编织两颗心的坚守

2024-01-20 01:16560

他给她写了15年的情书,她小心收藏,一共600余封,装在箱子里,藏在床底下;她回了他15年的家书,他辗转全国,只剩300多封,放进麻袋里,藏在床底下。他的情书挨着她的家书,一共重8斤,8斤,是这对夫妇爱情的重量。

他今年80岁,是个可爱的老头,步伐轻盈,爱笑,喜欢演讲,教徒子徒孙们打太极;她72岁,是个美丽的老太太,有点腼腆,很细心,喜欢做女红,在家里摆满手工的绢花。但是今天,他们让人们感动的是——

他给她写了15年的情书,她小心收藏,一共600余封,装在箱子里,藏在床底下;她回了他15年的家书,他辗转全国,只剩300多封,放进麻袋里,藏在床底下。

他的情书挨着她的家书,一共重8斤。8斤,是这对夫妇爱情的重量。他们就是住在上海嘉定区的陈才宣与陆彩英。

戴 口罩的访者

陈才宣33岁时,连刚入伍没几天的新兵蛋子都开始关心起“陈干部的终身大事”。拗不过众人的热情,陈才宣决定相亲。女方是杭州某野战医院的兒科医生,25岁,上海人。

1963年的一天,陆彩英值班时有些心绪不宁。几天前,同事对她抱怨说:“你看我,25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你却一点都不着急自己的婚事。”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33岁,淮安市涟水县某部的连队干部,重庆人。

见面的那一刻,有些突兀。病房里突然多出个戴着口罩的陌生军人:“陆彩英同志,你好。”陈才宣一慌张,竟然向陆彩英敬了个军礼。陆彩英忍俊不禁,点点头:“你好。”陈才宣脸涨得通红,坚持不肯摘下口罩。“你不怕热吗?”陆彩英落落大方地打量对方。“到医院来,不是要注意清洁卫生吗?”陈才宣给自己找借口。陆彩英笑了,突然觉得这场相亲很有意思。陈才宣呆呆地看着陆彩英,慢慢地把欣喜写在眼睛里:这就是一见钟情吗?

回到部队后,陈才宣忍不住有了写信的冲动——虽然相处只有一个多小时,可是他几乎已经认定对方就是自己携手终生的伴侣。“陆彩英同志,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和您见了面。我希望在我们认识的过程当中,本着一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所应有的质量和道德来慎重地对待个人问题……”信寄出去了,陈才宣突然感到不妥:“万一她对我不满意怎么办?”

那天,陆彩英正在治疗室给孩子们打针。“陆彩英,你的信,淮安来的!”她的心跳突然加速,对周围人的打趣假装镇静,但她拆信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夜晚,陆彩英坐在桌前冥思苦想如何回信,紧张过后,开始唉声叹气。她突然意识到:“难道这就是爱情?”她寄出了第一封回信。鸿雁传书的第一个循环,在杭州的夏天拉开了“8斤爱情”的序幕。

陈才宣几乎每天都要给陆彩英写信,他在文字里勾勒她的一颦一笑,每每落笔时又忍不住要把激情掩藏在“毛主席语录”后面。他们第二次见面时,已是第二年的初夏。陈才宣站在门诊部门外,一眼就把陆彩英从一大群白大褂中认了出来。

1964年7月30日,陈才宣不知道这是自己第几次摊开信纸--但这次肯定是最神圣最庄严的。下笔时,由于他用力过大,差点划破纸张:“我希望我们能很快建立起幸福的家庭!”巨大的憧憬,像红日般照耀着简陋的宿舍。

陆彩英没有回信,她觉得“终身大事”的答复不能简单地揣进邮递员的绿色挎包里,那样太慢,而且太随意。她冲进医院传达室,谢天谢地,没有人占用电话:“陈才宣同志,我答应你的提议。”

第 一张照片

邮递员继续充当陈才宣和陆彩英的红娘。在信里,他们确定了新生活的起点:1964年国庆节。同样,在信里,他们讨论了结婚形式:无需酒席,不宴请宾客,组织两家人集体游西湖。

那天,他们不是第一次观赏西湖美景,但身份的改变让他们的心情大为愉悦。陈才宣正大光明地牵着陆彩英的手,故意落在人群后边,说着只有两人才明白的悄悄话。“新人来照相!”众人嚷嚷着。他们有些不情愿地站在镜头前,任摄影师摆布:“靠近点兒,笑一笑。眼睛不要眨,抬头,看我这里!对,就是这样!”

这是他们唯一的结婚照,但陈才宣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照片。国庆节一过,他跟随部队去了安徽。陆彩英把照片夹在信里寄给了陈才宣,三寸的黑白照片上,他和她都那么俊俏,他悄悄把手挪到她腰间,笑容定格。

最短的探亲

陈才宣养成了给爱人写信的习惯,何时再相见,家里如何,工作上有什么问题……所有能想到的事,都会化作白纸黑字。

陆彩英似乎有特异功能,她会在收到信的那天打喷嚏。“陆彩英,你今天打了几个喷嚏啊?”同事们取笑她。“3个。”她老老实实回答。3封信,就在抽屉里放着。最多的那天,她连打了5个喷嚏。

最远时,他们相距数百公里;最近时,“我现在的位置和医院的直线距离只有60里,可是部队事务繁多,不能抽出时间去看你。望你见谅。”陈才宣在信中说。陆彩英突然生出“过去看他”的冲动,她匆忙请假,把自己“寄”到了营房门外。

“陈才宣同志,有人找你。”战友笑着通知陈才宣。陈才宣有些困惑,心底深处却生出隐隐的期待:是她吗?

“你怎么来了?”话一出口,陈才宣便有些后悔,怎么说话这么生硬,其实他分明想问的是“你累不累?”

陆彩英工作繁忙,请假的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路途上,剩下的时间只够她整整陈才宣的军装,正正他的军帽,重复那些说了千百遍的叮嘱:“你不用担心我,工作第一位,不要辜负部队对你的期望。”

回程路上,陆彩英提着陈才宣买的水果懊恼不已:“来前这么冲动,竟然忘记把织好的毛衣给他带过来。”没过几日,她就收到一封信——陈才宣在她离去几分钟后就把这次相会的心情记录了下来。

第 三个人

两个人的信里,很快多了第三个人。第一次短暂的团聚后,陆彩英有了孩子。陈才宣欣喜若狂,继而垂头丧气:大家正投身于工作热潮中,他如何能请假搞特殊化?在信中,他把这个顾虑告诉了妻子,请求她的原谅和包容。

私底下,陆彩英不止一次为怀孕之苦哭红眼,孕吐最厉害时,她躲在厕所里抹眼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在信里给予丈夫理解。

“我很好,你不用担心我和家里的事。”“医院首长和同志们都很照顾我。”陆彩英在每一封信里都这么说,然后把话题转向孩子的成长变化:“宝宝很乖,不会让我难受。”“宝宝今天会踢肚子了!”“医院的小朋友们都对肚子里的宝宝很好奇,想摸摸我的肚子。”“现在起身弯腰都有些困难了。最后两个月会辛苦一点。”

从十月怀胎到孩子满月,陈才宣只匆匆赶回来与陆彩英团聚过几次。看着妻子表现得和信里描述的一般坚强开朗,陈才宣终于放下心。回到部队,他摩挲着信纸,想象着孩子的模样。

“想想给女兒取个什么名字吧?”信不长,是陆彩英躺在病床上写的,生产后的疲惫抵不过让丈夫分享女兒诞生的喜悦。

陈才宣在营房里踱步思考:“中华兒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那么,就叫‘奇志’吧。”

陆彩英收到信,含笑念出女兒的名字:“陈奇志,你就叫陈奇志。”女兒睡在小床上,眯着一双小眼看着妈妈手里的信纸。

没有思念的日子

当信封上的邮戳进入1975年时,信里叙述的文字不再温情脉脉:陆彩英即将转业,为了两个孩子和丈夫日后能进上海落户,她决定去上海郊区安亭镇工作。3年后的1978年,陈才宣转业归来,一家人终于团聚。彼时,陈才宣已年过半百,两鬓生花,而陆彩英略显肥胖的身体显示着一个女人15年的劳作变迁。

15年的鸿雁传书,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摩擦,悄然而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言多必死
言多必死 追不到就去死 X大学615宿舍住着四名学生,其中游浩、丁毅、彭栋辉来自本市同一所高中,巧的是他们在高中里也住在同一宿舍,剩下的余正旺则来自隔壁市。余正旺家是山区的,自然和其他三个来自闹市的同学有些合不来,也极少和他们打交道。 他们

0评论2024-01-26159

诺言无价
诺言无价 1990年,我当时正在读乡里的高中二年级。我家所在的向阳村离乡中学大约有10里山路,村里和我一起念乡高中的还有小娟、小荷和阿丹,她们仨都是高一的女生。 那年四月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小树林时,我忽然听到前面不远处有女人的

0评论2024-01-2697

老爸的“秘密天使”
一 接到他被车撞伤的电话,惊惶中我弄洒了水杯,带翻了椅子。跌跌撞撞赶到医院,看到满脸血污、昏迷不醒的他,我失控地扯住医生大哭:“快救救他,求你了……”医生说马上手术,可是备血不足,需要家属

0评论2024-01-26116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劫! 我曾暗暗问过自己,如果在山上和我一起迷路的是这样的一个老男人,你还会爱上他吗? (一) 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我们只剩很少的水和食物,过了今天,如果营救队伍还没有及时出现,那么我们很有可能葬身于此。 李川靠在一块石

0评论2024-01-26219

下辈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成年之时。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能肩负责任之时。第一次为人子女,我们都很青涩。血缘亲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此生为家人,就是所有的人都抛弃你,但我不会离开你。即使相顾无言,青春叛逆,仍是一生一世的

0评论2024-01-2595

最美味的早餐
记忆中很多年,家里每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鸡蛋面条。从来没有更换过。鸡蛋就是普通鸡蛋,面条是外面买的成把的挂面。不粗不细的那种。母亲似乎只会做这一种早餐,葱花爆锅,放入水,水开了以后放入挂面,再打进去整鸡蛋,鸡蛋不多不少,一人一个。小时候,不

0评论2024-01-25174

父亲的发薪日
在我的人生最美记忆排行榜中,童年时代父亲领工资那天,绝对排名靠前。每逢那一天,父亲就会蹬着他那辆宝贝加重飞鸽,从一百多里外的单位回家,车笼头上一定挂着一块两斤重的大肉,后座上则是一个大萝卜和一大捆蒜苗,这是他当时的经济条件允许的最奢华上限了

0评论2024-01-2566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浪漫往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词中的“骄杨”即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以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想象,歌颂了烈士,歌颂了友谊和爱情。作为妻子和母亲,杨开慧为丈夫和儿

0评论2024-01-2581

充满希望才有希望
和妻子离婚那天,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带着心爱的女儿离开自己,林志鹏回到只有一个人的家里,抱头痛哭。他们本是幸福的一家,但只因为夫妻俩都不喜欢做饭而产生矛盾,导致感情破裂,再次恢复单身的林志鹏现在不得不自己做饭了,而让他想不到的是,他以后的人生竟

0评论2024-01-2589

我是马拉拉
在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之后没几天,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自传简体中文版即将出版。这本名为《我是马拉拉》的自传,由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还原了她的传奇经历。我来自一个午夜建立的国家。而我在

0评论2024-01-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