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中国频繁做公益不是新闻,跨国公司在中国频繁做公益也不是新闻,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频繁做公益,也许就是新闻了。
但走进天狮,你不得不改变看法: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天狮在国际上频繁做公益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了。
正是这种撒播全球各大洲的爱心行动,天狮以其独特的公益理念和公益模式,在树立自己企业公民形象的同时,也在构筑直销行业的国际公众形象,更在构筑中国企业的国际公众形象,甚至是在为构筑一个民族的国际形象而努力。
国际爱心行动
这只是天狮国际化慈善的一个缩影。
时光回溯,更会发现天狮在全球范围内的捐赠不胜枚举,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肤色,处处有天狮的爱心足迹。
天狮曾向越南海阳省锦阳县贫苦民众捐资兴建房屋,使其安居乐业;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捐物帮助灾区民众重建家园;巴基斯坦地震后,向巴基斯坦国家红新月会捐赠价值7万美元的产品,帮助灾区民众渡过难关;资助乌克兰总统夫人国际儿童基金会—“乌克兰3000”国际基金会,提高当地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质量;向乌克兰卫国战争老兵基金会捐赠价值99240元的天狮产品,以改善老兵的健康状况;向阿根廷8个少年足球队捐赠运动衣,并向500个家庭困难的儿童捐赠一年的周末营养餐;捐助斯洛伐克盲人基金会以帮助当地盲人朋友脱离困境;向科特迪瓦捐赠价值13万美元的保健品和3万美元支票,支持科特迪瓦发展经济……
据了解,为了将爱心事业发扬光大,李金元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天狮爱心日”。在每年的“天狮爱心日”,世界各地的天狮分公司都组织爱心活动,展现中国民族企业的风范,为促进国际社会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浓郁的东方公益文化
人们看到跨国企业在中国频繁开展公益行动,往往归结于西方企业有成熟的公益理念和深厚的公益文化积淀,甚至为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缺失而感到失落。仔细解读天狮的国际公益行动,则会发现,东方思想和东方智慧在公益文化上的体现丝毫不亚于西方的公益慈善文化。
谈到为什么热衷于开展国际爱心公益行动,李金元表示,企业小的时候是个人的,企业大了的时候就是国家的、大家的、社会的。“我们常提企业公民责任,企业公民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国别之分,不但应该担当在国内促进发展的责任,更应该承担人类发展的责任。天狮不但要在国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更要履行国际公民责任,做世界级的企业公民。”
这其实是典型的东方思想使然,这种思想对应到爱心公益行动上,则反映出中国企业丝毫不缺乏公益慈善理念和公益文化。
天狮的爱心公益行动,与天狮的极富东方智慧的企业文化有极大的关系。天狮倡导的是“家·天下”的企业文化,始终坚持“全球一体,天下一家”的全球观,坚持“和谐社会,为天下之家”的人本思想,倡导“共存、共好、共赢”的理念。“家·天下”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东方人崇尚的人文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东方人亘古不变的人本追求,“天下一家”、“天下为公”的情结,绵延了5000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企业家,而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则衍生出深具普世价值的中国公益慈善文化,并成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指针。
倡导个体社会责任的公益模式
天狮的爱心行动,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外,更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同遍布全球各地的业务人员共同践行天狮的公益文化。
杜梦杰:不安的青春突围
杜梦杰出生于1989年,是众筹平台“追梦网”的创始人。追梦网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发现并参与小众、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至今已经为超过800个项目众筹到逾1000万的风险资金。杜梦杰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他每天待在家里与电视和书本为伴。但正是
0评论2024-01-2572
有担当的青春更精彩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做公益是件门槛很高的事情,不仅要有足够多的金钱和时间,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如果有人告诉你动动手指,不花一分钱就能做公益,不仅利人而且利己,你是不是会产生做公益的冲动呢?有这样的一个90后大学生,创办了一种全新的公益平台,
0评论2024-01-2583
陈锡文: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一4年前我采访陈锡文的时候,他说,中国农村的水利设施,长则七八年,短则三五年,会出现全面的崩溃。现在的局面我们都看到了,结果就是今年首次出现夏粮减产。很多人觉得没粮有钱可以买,但陈锡文认为这条路走不通。他说:“1996年年初,我去芝加哥的期
0评论2024-01-2587
发现中国的凡·高
苗世明先生位于上海的办公室内挂满了色彩艳丽的画。画的作者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名字、出生年、星座,然后才是病症类型,比如自闭症、智障或者精神分裂。他把星座置于病症之前,是因为“尊重他们,想让公众更立体地了解他们。他们其实也有这些爱好,和我们一
0评论2024-01-2564
有一种无成本“包装”叫谎言
有一种无成本“包装”叫谎言在市场上卖假货,在人前说假话,故意弄虚作假,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都是不体面的。但是,在面子大国,只要精通“厚黑学”,只要勇于自欺欺人,只要善于使用美丽的谎言包装面目,面子和利益都可以自我照顾。有一种欺骗叫“忽悠”
0评论2024-01-2464
用经历,定义自己
用经历,定义自己作者:王石2011年底《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给我打来电话,杂志社合作方克莱斯勒想在中国物色一名形象代言人,为全新的Jeep大切诺基拍摄一部视频广告。想来想去,觉得在认识的人当中,跟Jeep品牌的精神气质最符合的还是王石。
0评论2024-01-2456
人生必做三件事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拼了命似的没日没夜地工作,只为了求取更好的表现,很少会在那时考虑到现实利益;过了“菜鸟”阶段后,便会开始想如何累积资历或是升职、加薪等问题。但大致来说,一般人在工作前5年都是用“时间”和“力气”去挣
0评论2024-01-2344
一万个拥抱
17岁时,他经常感觉背部、大腿等部位微微疼痛。直到有一天,他脱下内衣,母亲发现他的脊梁骨已经移位,扭曲成了S形,右背的肌肉都突出来了。突如其来的疾病吓坏了全家人,父母带着他跑遍了内蒙古大小医院也没有确诊。后来他们又去全国各地求医,花光了家里
0评论2024-01-2233
天使在成长
她虽年仅18岁,却已经做了11年慈善,头上顶着“感动长沙十佳少年”“全国美德少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等多项光环,被称为“慈善天使”。她就是湖南省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一新生王达佳。王达佳与慈善、公益结缘可以追溯到她7岁时。
0评论2024-01-2145
姬十三:没有梦想,生命就干枯了
姬十三,原名嵇晓华,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这个神经生物系的博士,从2004年开始向媒体投稿。那时,他的文笔以幽默见长,擅长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用好玩的故事讲出来。2007年,在写了三年的科学专栏后,临近博士毕业,姬十三面临对未来生活的
0评论2024-01-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