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烹饪书店

2024-01-19 08:55460

一个中年女子竟别出心裁地在广州开了一家“烹饪书店”,每个月都能净赚两万元!“烹饪书店”到底是饭馆还是书店?她究竟用了什么办法,竟能把一个小小的店铺经营得如此红火?

顾客抱怨启发创业灵感

进退两难时,丈夫李军忽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在书店上班时发现,那些关于烹饪的书籍很受都市女性欢迎。一次,一位女顾客要买一本这方面的书,选了半天也没有选到满意的。李军一询问才得知,虽然这类书籍很多,可是其中关于原料制作、原辅料用量和器具用法的介绍都比较模糊,如“少许”、“适量”等词就让人很难把握。那位女顾客抱怨说:“每次按照书上说的去做,都做不出好味道来。你们能不能进一些配有光碟的烹饪书籍?可以在家边看边做,这样更容易学会,也不浪费时间和原料了。”

在顾客的建议下,书店老板进了大量配有光碟的烹饪书籍,果然卖得很火!李军从中受到启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烹饪光碟很受欢迎,那可不可以开一家既卖书、又教顾客烹饪的特色店呢?如果让手艺不错的妻子每天在店里现场示范,肯定更受顾客欢迎!

年轻夫妻共创“烹饪书店”

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庞红艳选购了1000多册烹饪书籍。她将店铺划分为3个区域:一是“休闲阅读区”,高大的书柜贴墙而立,内置舒适的长沙发和书台,顾客可以坐着休息、看书。如果对其中一则食谱感兴趣,还可以大大方方地抄在笔记本上,绝不会有人干涉;二是“烹饪示范区”,里面配备了一套现代化厨具,店主在此示范,顾客也可以在此自己动手操练;三是“美食餐饮区”,顾客可以在这里静静享用店主或自己做出来的美食。

庞红艳的店里还有一个3平方米大小的电脑操作台,既可网购烹饪书籍,也方便今后向顾客推出会员制和网上销售等服务。2007年3月,她的“烹饪书店”正式开业,夫妻俩一起在街头散发了2000份宣传单,并在电视台打了一个星期的字幕广告。3天后,许多好奇的顾客纷纷光临“烹饪书店”,或选购书籍,或现场学艺。如果有顾客对某道菜的烹饪方法不甚了解,庞红艳就会亲自示范,保证让顾客学会。当然,顾客需要额外支付一定的原辅料费,美味食品则由顾客当场食用或打包带回家。如果顾客买回书籍后,还学不会,随时可以再到书店来,要求店主示范烹饪,直到学会为止。

接连推出烹饪培训服务

开始,庞红艳将“烹饪书店”的目标消费群锁定在白领女性和家庭主妇,但她渐渐发现,这样的定位过于狭窄。开业不久,她就发现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每天晚上都会跑来这里看书,便主动上前与他交谈。原来,这个姓刘的小伙子在附近一家饭馆打工,但他并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洗菜工,所以在工作之余跑到书店来,阅读有关烹饪的书籍,想自学成为一名厨师。庞红艳当下决定收小刘为徒弟。在教小刘烹饪时,庞红艳又想到:何不面向打工者推出烹饪培训的服务呢?虽然自己不能颁发专业证书,但对于那些年龄不大、又没钱去烹饪学校学习的孩子来说,这样好歹也算是学了一门技术,在小饭馆和快餐店打工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也是“烹饪书店”的常客,时不时地到书店来看书、买书。那个女孩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连说话都很小心翼翼,庞红艳就去主动认识她。原来,这个名叫燕子的女孩是附近小区一户人家的保姆,刚满18岁,初中毕业后就从湖南老家出来打工了。看得出来,燕子是个勤快、能干又聪明的女孩,但由于她对城里人的饮食习惯摸不透,经常被埋怨菜烧得不好。所以,她才到书店来看书,想多学些烹调技术。可是,在雇主家学终究不便,弄不好还会被炒鱿鱼。庞红艳得知燕子的困难后,便让她抽空到书店里来学。不久,庞红艳就面向那些年轻的保姆和想学烹饪的打工者推出了烹饪培训服务。

2007年8月的一天,庞红艳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如今许多年轻男女婚后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不会干家务活,尤其是不会做饭。因此,婚后他们还在父母家“蹭饭”;但是,如果夫妻都离家在外地工作,双方都没有老人在身边“搭把手”,传授一些居家过日子的技能,那就给他们的新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家政市场急需一批“新婚保姆”,其职责是帮助新婚夫妇料理家务,并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做饭等生活技能。看完这篇报道后,庞红艳心想:自己的烹饪书店完全可以提供这项服务啊!于是,不久后,她又推出了“新婚烹饪培训”服务,顾客不仅可以亲自到店里来学,也可以打电话请烹饪师傅上门传授。

庞红艳越做越得心应手了。她发现,只要不断地用心挖掘新的市场需求,顾客就会日益增多,生意也会日益兴隆起来。

预定原辅料的“自助式”烹饪

“烹饪书店”营业半年后,庞红艳发现,一到晚上或周末,常有一些白领阶层的男男女女光临。他们其实都是烹饪爱好者,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闲暇时候,他们就想借这里的场地,向朋友们炫耀一下自己的厨艺——这里不但工具和材料齐全,同时也省却了事后收拾厨房的麻烦。注意到这个现象后,庞红艳又针对这类顾客提供了自助式烹饪服务:如果顾客想自己炒菜,便可提前打电话向书店预订所需的原料和作料。然后,她就会事先将所需的原料和作料切好、配好,由顾客亲自到书店来掌勺炒菜。炒好菜后,顾客便可以在“美食餐饮区”享用了。这样一来,喜欢烹饪的顾客不但展示了自己的厨艺,颇有成就感,而且形式也非常新鲜、独特,顾客真正享受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

尽管庞红艳相继推出了越来越丰富的服务,但她的店铺既然叫做“烹饪书店”,重点当然还是在卖书。其实,她让顾客自己动手烹饪,不仅挑起了顾客的食欲,往往也激发了她们购买书籍的欲望。店里“见缝插针”地摆满了书架和书柜,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烹饪书籍。庞红艳把这些书籍分为中国名菜、地方风味小吃、现代家庭菜谱、西方食文化、养生食谱、减肥食谱、美容食谱、婴儿食谱、药膳食谱、厨房艺术和美酒系列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拍花子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拍花子的故事! 阿绮和老公开着一个小饭店,就在马路边,每天的生意都挺红火。阿绮的生意红火,并非她的手艺有多么好,却另有原因——而且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马路对面是一家医院。 据笔者所知,平常里热闹的

0评论2024-01-26216

大郎发财记
大郎炊饼店生意日见萧条,顾客回头率很低,这可愁坏了店主武大郎。每天望着钱柜里有限的几个银角角,大郎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长此以往,大郎饮饼店只好关门大吉了。大郎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夫人潘金莲得知内情后,语重心长地对大郎说:“官人啊,我倒有一计,

0评论2024-01-2574

造反派的歌计
《加里波第被撒丁王国政府缺席判处死刑》--这是1834年某天法国各大报纸同时刊登的一则重要消息的标题。“缺席判处死刑”顾名思义就是在判处死刑时,被判者不在常那么,加里波第到哪儿去了,他又是何许人呢?事情还要从报纸发布消息的隔夜说起。那是个狂

0评论2024-01-2574

张天一:粉霸一路成长
张天一,90后青年作家,北京伏牛堂餐饮文化有限公司CEO。过去半年多以来,张天一突然成了风云人物。2014年4月4日,他与3个合伙人凑了15万元,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开了第一家“伏牛堂”常德米粉店。他的自述《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流

0评论2024-01-2598

别滑向未来
1987年,34岁的舒尔茨,买下星巴克,并出任总裁兼CEO。他依靠“现磨现煮”的经营模式,在短短5年里,将星巴克,发展成一个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级大企业。创造了咖啡行业的奇迹和神话。1992年6月26日,是舒尔茨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日子。

0评论2024-01-2562

不要厌恶失误
不要厌恶失误那事发生在德国柏林奥达克余百货公司,有一天下午,公司售货员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一位来买唱机的女顾客。售货员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的“西门子”牌唱机。事后,售货员清理商品发现,原来错将一个空心唱机货样卖给了那位女顾客。于是,售货员立即向公

0评论2024-01-2586

从脚夫到富豪——佐川清
从脚夫到富豪——佐川清财富档案从一名普通的脚夫到一个著名的富豪,他和妻子共同创立的“佐川捷运”垄断了整个日本的货运,年营业超过30000亿日元,名列日本商业第一,并在世界货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成功被视为日本战后的一大奇迹,大众传播媒介

0评论2024-01-2568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财富档案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是瑞士第三富豪,2002年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富豪榜第17位,资产95亿英镑,创造奇迹的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商业哲学和宜家鲜明的商业文化是欧洲管

0评论2024-01-2582

不死之鸟——和田一夫
不死之鸟——和田一夫财富档案和田一夫将一家乡下蔬菜店,建设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员工总数达28000人,鼎盛期年销售总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流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上市。在半个世纪中,和

0评论2024-01-25142

美的传播者——郑明明
美的传播者——郑明明财富档案创建了著名的化妆品牌“郑明明”,国际专业美容师协会主席,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国际美容教母,1996年荣获美国“个人终生成就奖”,1999年获“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2000年获“国际美容贡献大奖”和“20世纪

0评论2024-0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