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别滑向未来

2024-01-25 01:48620

1987年,34岁的舒尔茨,买下星巴克,并出任总裁兼CEO。他依靠“现磨现煮”的经营模式,在短短5年里,将星巴克,发展成一个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级大企业。创造了咖啡行业的奇迹和神话。

1992年6月26日,是舒尔茨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日子。这一天,星巴克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总市值是去年全年利润的60倍。春风得意的舒尔茨,为未来3年-5年星巴克的发展计划,定下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本土和海外,各开设15000家分店。

于是乎,2000年,舒尔茨在一片赞美声中,辞去CEO,开始全球巡游,悠闲地视察他遍布世界各地的“小王国”。然而,舒尔茨越看越担心,越看越惊心,他发现:密密麻麻的门店,相距不到10分钟的路程,为了抢顾客、争盈利,竟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内部的自相残杀,让来此享受、放松的顾客,望而却步,导致很多门店,生意清冷。而有些店,却因人满为患,将“先磨现煮,人人和谐”的优质、传统服务,变成了速成的机器搅拌、速溶……

这些隐患,最终在2007年集中爆发。星巴克股价从35美元跌倒18美元,跌幅近半,投资者们纷纷恐慌抛售,他们担忧这个曾经辉煌的咖啡帝国,会像华尔街的那些银行一样,一夜之间,轰然倒塌。面对此情此景,舒尔茨不得不赶紧高调复出,来拯救他一手缔造的王国。

虽然,复出半年的舒尔茨,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陆续关掉了美国的900多家门店,裁员近2万人。但,冰冷的财务数字并没有给他一点儿面子。2008年7月,星巴克公布了当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净亏损额达到了670万美元。他的心里,开始酝酿带领星巴克回归传统的点子。

可舒尔茨不是一个让人轻易猜透的人,他一边关店,另一边,却悄悄把触角伸到了海外。而他此番的举措,似乎在告诉人们,星巴克要放慢脚步了。从原来的快些再快些,变成了现在的慢点儿,再慢点儿。

经过严谨、慎重的调查,舒尔茨发现日本有一家经营下午茶的连锁店,在很多城市的商业区拥有180家经营场所。舒尔茨心里琢磨,既然这家公司,如此成功,说明他对日本顾客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习惯非常了解。如果跟他合作,那将事半功倍。于是,他放下“王者”的身价,屈尊低就,主动向对方伸出橄榄枝。而对方一呼即应,各占一半股份,很快组成了一家合资企业。截止到今年3月,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在日本开设了800多家分店,并成功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0多年,舒尔茨让星巴克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舒尔茨也不得不承认在扩张的同时,失去了很多东西。甚至丢掉了他最为宝贵的质量保证,直接让星巴克成为一杯烫人的咖啡。

舒尔茨在自传《将心注入》里写道:别滑向未来,要一小步一小步地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牛奶壶和千万收益
牛奶壶和千万收益2008年前后,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为了节省开支,许多人改变了消费习惯,不再去咖啡馆喝咖啡,而这种改变给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造成了其营业额的大幅度下滑。为了帮助星巴克走出经营困境,其创始人霍华德?舒尔

0评论2024-01-2452

霍华德。舒尔茨在创建“星巴克”之前的打工
我的故事中既有天分和运气,更有努力和坚持。我将生活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我总是鼓励别人把梦做得大些,把基础打得好些,在你还没尝试之前,先不要说做不到。我自身的经历证明了,白手起家取得超乎自己梦想的成就是可能的。1975年大学毕业后,就像许多人一

0评论2024-01-2343

勇于出手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负盛名的连锁餐厅,要数加州扒房和比萨饼店这两家。为了进军咖啡业两家公司的老总分别派出了商业密探,调查对方公司经营咖啡店的真实的意图,很快密探就把调查的结果反馈到了对方的手里,经过统计发现,对方都是全美国最有实力开发并

0评论2024-01-2250

与星巴克抢食的Cama咖啡
台湾的商业中心区可谓寸金寸土,除了星巴克,很少有咖啡品牌敢在那里开设门店。Cama现烘咖啡却是个例外。在短短几年间,它的门店就遍布台湾各商业中心区,大胆与强势品牌抢食。而它之所以能在台湾稳稳立足,而丝毫不受邻近大牌竞争者的影响,原因只有一个

0评论2024-01-2239

星巴克的盆栽
在韩国,星巴克每天都要消耗掉大量的一次性塑料杯,变成白色垃圾,很难分解掉。市场负责人罗伯特很是烦恼:如果换成容易分解的外带杯,必然会增加公司成本,但不这样做,破坏环境的负面效应将一直尾随着星巴克。一天,罗伯特在超市闲逛,无意间看到花卉专柜上

0评论2024-01-2045

有圈的地方就有套
据说比尔盖茨从不坐头等舱,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反问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我们知道,交通工具只是代步而已,那么,相同的目的地,如何让比较富有的乘客多掏钱去坐头等舱呢? 答案并不复杂,为了进行有效的价格定位,公司必须拉大最佳服务和最差

0评论2024-01-2032

渗入石缝战胜你
1980年,美国人鲍勃·斯蒂勒被一位咖啡店老板邀请去品尝新品咖啡。他对这种醇和香浓的咖啡赞不绝口,立刻就爱上了它,最后经过一番谈判,将其成功收入手中。 完全是外行的斯蒂勒,凭着满腔的狂热,就此涉足咖啡产业,并于次年创立了绿山咖

0评论2024-01-1954

去星巴克装蒜
在星巴克冒充一个有身份的人,是行为艺术的一种。装蒜也是艺术,是艺术,你们懂么!行为艺术少不了道具,以下是我为大家开具的道具清单: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中文的杂志一律P!必须是英文原版的!什么?《Reder'Det》(《读者文摘》)?我

0评论2024-01-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