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美的传播者——郑明明

2024-01-25 00:47800

美的传播者——郑明明

财富档案

创建了著名的化妆品牌“郑明明”,国际专业美容师协会主席,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国际美容教母,1996年荣获美国“个人终生成就奖”,1999年获“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2000年获“国际美容贡献大奖”和“20世纪末影响中国美容美发首位人物”,创办的“蒙妮坦”美容学院开办了中国美容教育的先河。

企业类型

美容业。

成长记录

2001年10月14日,香港,一个辉煌的盛典正在举行。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中国申奥成功,同时也是亚太之星勋爵册封大典,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王室现任领袖亨利王子伉俪来到这里,以隆重的古罗马礼仪册封郑明明等人为亚太之星勋爵,作为其中惟一的企业家、惟一的女性,郑明明得到这个奖是无比荣耀,也是理所应当的。这个奖是为了奖励她为美容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对美无私的传播。从300美元奋斗到今日的地位,郑明明依旧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正如她旗下的化妆品一样,但是谁知道她背后的辛酸和艰辛……

叛逆的女儿

20世纪30年代末期,郑明明出生在印尼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早年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通晓几国语言,1930年,被派往中国驻印尼的领事馆做事。后来在印尼有了她。

在印尼的华人圈子里,郑明明的父亲很有名望,优裕的环境培养出郑明明一身优雅的气质,更培养了她勤于思索的习惯。

很小的时候,郑明明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对美的事物很敏感。当她在街上看到印尼传统服装——纱笼布上那精美的手绘图案时,她被艺术的无穷魔力深深吸引住了,更被那些给生活带来美丽的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所感动,从此便萌发了从事“美的事业”的念头。

郑明明读小学时,当外交官的父亲特地将香港作家依达的小说《蒙妮坦日记》推荐给她,这是依达的成名作品,描写一个叫“蒙妮坦”的女孩子经过了爱情、事业的挫折之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父亲的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不久,父亲送郑明明去香港读中学。但中学还未毕业,郑明明心底已萌发日后梦想的初芽——她想去日本学美容美发,她想用自己的双手把别人打扮得更加美丽。或许在今天,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按照父亲原先的想法,是想让女儿进入美国的高等学府,培养成“上等人”,将来做医生、律师,或者成为钢琴家、歌唱家。但郑明明却选择了理发这种“下三流”的职业,父亲为之勃然大怒,认为这样是丢自己的脸,但早已萌动的“叛逆之心”,驱使郑明明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深造的机会,横渡东瀛,在日本著名的山野爱子学校开始了美容美发启蒙学习。

离开香港的时候,因为是瞒着父亲出行,郑明明身上只有300美元,从前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小姐,现在要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这300美元,要交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剩下来的也就没多少钱了。同学们都是一些来自东南亚的富家小姐,把学这个当作消遣,整天争奇斗艳,比谁的衣服漂亮,谁的头发好看,但是郑明明没有这个权利。她只靠打零工来维持自己的衣食住行,生存都有问题,更别说去买一些奢侈品了。

寒冷的冬天,大家都穿上各式各样的皮衣,郑明明却只有一件破旧的黑大衣。她穿着这件惟一御寒的大衣从住处乘地铁去学校,到了校门,赶快把大衣脱下叠好,生怕穿旧了再没钱添第二件。尽管物质上是如此的贫乏和拮据,郑明明却并不以此为苦,因为自始至终,支撑她的是一个未来的创业理想——学好手艺,回到香港,开一家自己的美容院。

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艺运用到实践中,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美发技术。为此,郑明明在课余时间到一家美发厅打工。每天她一到店里,就把理发、烫发用具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在大托盘里,师傅刚说“红的夹子”,话音未落,她已手脚麻利地递了过去,连眼睛都不朝托盘看一眼,没过多久,师傅们都知道了郑明明的“大名”,大家都对她惊叹不已。

打工期间,郑明明一边细心观察每个师傅的技术、顾客喜欢的各种发型、店里的管理等,一边在心里设计和完善自己未来的美容美发店的蓝图。虽然边上学边打工的日子很紧张,但却很充实。

两年后,郑明明从日本山野爱子学校毕业。老师们非常满意这个优等生,尤其对她的执著和勤奋赞不绝口,她们断言:“明明今后肯定大有作为!”。

从实业家到教育家

1964年,郑明明回到了香港,她先在一家美容美发店打工。日本学到的技艺在这里发挥了大作用,顾客们都满意郑明明做出来的发型,每次都点名让她来做,做出来的发型新颖独特,很合顾客口味,大量的回头客让老板喜笑颜开,对这个新来的工人十分满意。

随着自己手艺的成熟,郑明明在慢慢地为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1966年,郑明明和朋友在尖沙咀合伙成立了“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名字是郑明明取的,是为了纪念那本影响了她一生的书——《蒙妮坦日记》,纪念那个为了梦想而不怕挫折的女孩子。

创业伊始,郑明明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时间表:早上6点起床做准备工作,8:30开门,直到晚上7:30,每天工作11个小时。当时她的座右铭是:“抓紧时间,就等于有了更多的时间。”她从不去日夜笙歌的香港娱乐场所,每天晚上打烊之后,还有雷打不动的“功课”,把白天顾客的姓名、特征、发型等资料建成一个个小档案,随时翻阅,以便下一次与顾客沟通。

她一个人身兼数职,既做老板,也做工人,既是迎宾小姐,也是洗头工人。忙完了一天,还得自己做饭、洗衣,这段艰辛的日子,郑明明日后回想起来,依然感慨不已。这条成功之路走得是多么艰难。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崭新的经营理念,娴熟的理发技术,对顾客的热情体贴,赢来了更多的回头客!很快“蒙妮坦”就变得门庭若市,生意十分红火。

在塑造“蒙妮坦”形象方面,郑明明是不惜工本的。因为她相信,一个美好舒适的环境,可以显示“蒙妮坦人”与众不同的素质和教养。开店时,郑明明为了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花了8万多元港币装修——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第二年,最初的合伙人回印尼定居,郑明明咬咬牙,决定以逐月还账的方式将全部股份都买下来。5年后,“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成了她的独资企业。

但郑明明并没有满足,她想起了父亲当初的话,她想让父亲看看,她可以做得更好。她不仅要开一家店,还要把美容教育引入香港,让香港从美容的荒漠变成绿地,而不是跟着外国的潮流而动,事实上,当初挂出“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这块牌子本身也有“教育”的含义。

郑明明亲自出马,白天的时候,她带着几个雇员,到处张贴广告;晚上,忙了一天的她又坐到桌前,根据在日本学艺时的笔记和当时国内外最时尚的美容美发技术,再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她写出了这部包含自己心血的讲稿。尽管当时学院的规模还小,报名的人也可能不会太多,但郑明明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出乎郑明明预料,让她高兴的是,招生广告贴出去后,来报名的人很多。开学后,郑明明既当美容院老板,又当美容美发学校的校长。她吸取自己当年打工的经验,采取边教学边实践的方法,效果出奇地好。一年后,当这批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她们的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慕名到“蒙妮坦”来学习,而社会上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蒙妮坦”的大名,知道了“郑明明”。

永远的“不倒翁”

开美容店、办美容学校并没能满足郑明明的创业雄心,她还想干更大的事情。当时市面上流行畅销的多为外国的高级化妆品,作为一个职业美容师,郑明明看到了国产化妆品的薄弱,外国的东西好是好,可是却不是很适合东方人的皮肤,由此郑明明下了个更大的决心——她要创建自己的化妆品品牌!

按照法国化妆品的生产原理,郑明明研究了中国人的皮肤和习惯,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化妆品品牌“贵夫人”,首选的市场是自己的故乡——印尼。

为了推销“贵夫人”,郑明明别出心裁。她鼓动4个好友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美容艺术团,走遍印尼的大中城市登台讲演,既传播他们独一无二的美容理念,又宣传了新创的产品和品牌。当时,已经结婚了的郑明明有了身孕,但她依然每天同大伙儿坐着没有空调的大巴四处颠簸,常常弄得又脏又累。别人都劝郑明明回港休息,但郑明明却依然坚持了下来。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贵夫人”终于在印尼逐渐打开了市场。

然而,就在郑明明的品牌刚刚有了一点进步时,一场大火烧毁了她的全部产品。刹时间,她又变得两手空空!多年的积蓄没有了,还欠了银行一大笔贷款,这对创业初期的郑明明打击太大了,几乎让她无力支撑。

当郑明明躺在床上悲观绝望的时候,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从小她就看到父亲的办公室桌上有许多“不倒翁”,那是父亲最喜欢的玩具。父亲告诉她,人生中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做人一定要有“不倒翁”精神,跌倒了赶快站起来,才能实现理想。这一刹那,郑明明明白了父亲的一番苦心,从床上爬起来化了妆,重新走到人群中。后来郑明明说,父亲这种不怕挫折、乐观向上的品格是她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她对女儿教育的榜样。

现在,郑明明只有自己的一双手了,但她坚信,“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会有好报的”。她又回到了香港,白天在美容店里忙,晚上教学生美容美发课;谢绝一切应酬,每天只留半小时给自己处理私事,其余时间除了睡觉,都用在了事业上。整整一年,她终于还清了贷款!

“艰难困苦,玉汝其成。”到今天,“蒙妮坦”的业务已拓展到东南亚、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并在中国内地创办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技术学校20多所。郑明明亲自指导培训了首批荣获国际博士文凭的中国专业美容师,填补了中国美容史上的空白。

1982年,在美容美发办学的基础上,她又发明了纹眉、纹唇、纹眼线,此举轰动了国际美容界。

80年代中期,郑明明开始进军大陆,她还记得,1984年,她在北京给一个女生化好了妆,为了保持美丽,她3天没有洗脸,口红也不敢擦。于是,郑明明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美容学校——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教育学校,教会人们怎么改变自我,变得更美丽。到了今天,她的蒙妮坦美容美发职业教育学校已经开遍了20多个省市,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她,见证了中国美容事业的起步和发展。

90年代初,郑明明又创办了上海郑明明化妆品有限公司,连续6年进入中国化妆品销售前十名、上海市销售第一名,“郑明明”牌化妆护肤品风靡了全中国。为此郑明明本人于1999年获得了“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的称号。如今,她拥有的资产已达10多亿港元。

她的“蒙妮坦”几乎遍布世界,她的弟子遍布天下。为了褒扬郑明明的非凡成就,1993年,权威的国际斯佳美容协会授予她美容界的“诺贝尔奖”——“国际美容教母”称号,这项奖每4年才评一个,郑明明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第一个亚洲人;1996年,美国政府授予郑明明“个人终身成就奖”;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夫人也授予郑明明“终生成就奖”。

成功秘诀

郑明明说:“我毕生都在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我只是想把30多年的美容心得献给那些爱美的人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鬼手印
老家有一位耳聋的老奶奶姓金。人们都说金奶奶的耳朵虽然聋了,却能听到普通人听不到的话,她的眼睛也跟明镜似的,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金奶奶无儿无女,也很早就没有了丈夫,只有她一个人孤苦无助地过日子。听村里的人说,每到夜晚来临的时候,金奶奶会

0评论2024-01-26389

遗像惊魂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鬼故事遗像惊魂 老家三叔的儿子要结婚,想拆了祖传老宅,在原址上盖新房。为此三叔特意打电话请王宇的父亲回去商量。可是王宇的父亲年前中风行动不便,王宇便代替他回到了老家。 孤零零的老宅建在王家竹园旁土坡上,三叔带着王宇和几个本

0评论2024-01-26425

神犀甲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犀甲 一、窃取甲图 明成祖永乐年间,岳镇廷是大明朝镇守凌霄关(今河北省张北大草原附近)的大帅,岳将军每次和关外的鞑靼部族交战,他都是手持虬龙棒,身披神犀甲,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凌霄关外的草原,就是鞑靼部族的盘踞之地。鞑靼

0评论2024-01-26149

噬魂鸟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噬魂鸟的故事! 李悠三人上了火车没多久,胖子就主动同包厢里的少女搭讪起来。少女瞟了他一眼,根本无动于衷。见此情形,胖子讪讪地说:“我讲个恐怖故事活跃一下气氛吧。”少女还是没吭声,和她一起的半大少年倒

0评论2024-01-26143

和我约会
和我约会 意外的礼物 圣诞节舞会结束时已经将近午夜十二点了。 周英今天玩得很高兴,而且还拿到了一样礼物。虽然她并不知道这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里装的是什么,不过凭她敏锐的嗅觉断定,这一定是份不错的礼物。说不定这份礼物的主人还是个大帅哥呢。 &l

0评论2024-01-26160

有些事,现在开始也不晚
有些事,现在开始也不晚朋友开了一家健身房,邀请我担任健身房里民族舞班的老师。我们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学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已经60多岁了。老太太说学跳民族舞是她一生的心愿,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心愿直到老了才开始去实现。刚开始老太太手脚有

0评论2024-01-26159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70

出没校园的绿瞳“豹人”
出没校园的绿瞳“豹人” 闪烁的幽绿双瞳 午夜。企封中学。 谢翎儿望着对面楼上那对在黑暗中熠熠闪烁的幽绿双瞳。 这是女生宿舍的顶楼,风很大,吹得她的发丝四散飞舞。她的对面是学校实验大楼,因为比这边的女生宿舍楼要高,所以

0评论2024-01-26280

兰陵王的面具
元564年,北周与北齐之间的邙山之战使一位历史名将一战成名,他就是千古美名扬的兰陵王。 兰陵王名高肃,字长恭,东魏权臣高欢长子高澄之子。因其封地在徐州兰陵郡,故被世人称为“兰陵王”。 中国四大美男的说法颇多,但各种版

0评论2024-01-26237

夜半惊魂——老楼
夜半惊魂——老楼 这座主楼是这个学校最高的一栋楼。平时看上去,老楼并不起眼,红红的外墙透着一股浓厚的古典气息,楼前面的台阶也有一种古朴而沉稳的韵味,每天学生们从楼里进进出出,看上去很是平常。可一到了夜晚,这栋大楼的里

0评论2024-01-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