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北约二百多里处,如今平阴县境内,有一个七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名叫阮二庄。说来奇怪,这阮二庄竟连一户姓阮的人家也没有。这却是为何呢?传说北宋末年,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被招安之后,水军头领阮小二,退隐水泊,带领女儿阮桂英打鱼为生,经常住在这个村上,故村依人名。
阮二庄村北有座土岭小丘,名叫莲花山。山上有个圆形盆状土坑,叫做莲花盆,当年这莲花山下,便是莲花湖。阮小二父女打鱼就在这莲花湖里。莲花湖荷叶连天碧,花开接彩云,水肥草丰,鱼虾成群。阮氏父女每天打得鱼来,到集市上换回些米面和日用什物,大渔霸赵昂也不敢讨他的渔税。有时遇上渔汛,归来鱼虾满舱,阮小二便把莲花盆蓄满水,植些莲藕,拣些活蹦欢跳的鱼虾,放养起来。
这天适逢东阿镇大集,阮小二把莲花盆里的鱼雨捞出来,用船运到镇上去卖。卖了一船又一船,一连卖掉几船,莲花盆里还是挤头碰尾,鱼跃虾跳,丝毫不见减少。这可乐坏了阮家父女。阮小二自知是得了宝了,他从东阿镇买回一坛老酒,吩咐女儿行下油炸大虾、糖醋鳜鱼、谢花嫩藕等佳肴。他要把在莲花湖谋生的渔家兄弟都请来,一同贺宝。渔家兄弟闻讯赶来,个个喜得不可形容。从此,难得温饱的水上渔家,再不怕风高浪险,再不受渔霸盘剥,只管从莲花盆里捞些肥鱼大虾运到市上去卖。
一向繁忙的莲花湖,几天来,渔民卷帆晒网,忽然变得萧条起来。渔霸赵昂再无处搜刮渔税,断了财睡,急得肝火烧心。可是他自知不是阮家的对手,一时又无计可施。思来想去,决定亲自到莲花山控个虚实。老渔霸赵昂的老爹,也要跟着看一眼莲花宝盆,开开眼界。
这天乌云遮日,冷风如刀,渔霸父子,带领家丁前呼后拥来到莲花山恰逢阮小二和渔家兄弟上东岳泰山选购习武枪棒去了。只有阮桂英一个人,坐在莲花盆旁,一边观赏鱼虾戏荷,一边飞针走线给爹赶做新衣。赵昂抬眼看那莲花盆,紫雾升腾。虽然是初冬天气,盆的四周绿草如茵,盆里莲藕叶翠花红,一群群奇虾珍鱼游戏追逐,时而跃出水面,溅起朵朵水花,荡起阵阵涟漪。赵家父子简直看呆了。老渔霸年逾八旬,没见过这般珍宝,他蹲在莲花盆边上,贪婪地欣赏着,想掐枝冬天盛开的荷花带回家去。谁知一脚踩空,叽哩咕噜滚到莲花盆里。“昂儿,快捞爹!”老渔霸站在齐胸深的水里,拼命地喊叫起来。
呆立的赵昂,急忙伸手把老头拉上岸来,谁知刚救出一个,另一个又喊:“昂儿,快捞爹!”赵昂刚刚救出第二个,第三个又喊起来。一个比一个喊得急。喊得急捞得快,一连捞出七七四十九个,莲花盆里还是呼声不止:“昂儿,快捞爹!”只累得渔霸赵昂满头大汗。他看看一大堆淹得“哼哼唧唧”的老爹,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急忙指使随从用渔叉、铁铲,把莲花盆掘开一道缺口。“呼啦”一声,莲花盆烂了,连鱼带水全部淌到莲花湖里去。老渔霸也被冲到莲花湖里淹死了。后来,莲花湖水退归东海,莲花山下变成了顷良田。现在的莲花山上,还有莲花盆的遗址哩!
蔡牵的网刀
清朝嘉庆年间,朝廷愈加腐败,百姓苦不堪言。以蔡牵为首的闽东渔民起义军揭竿而起,活跃在闽东沿海一带,杀富劫船、济贫救困,深受沿海百姓的拥戴。起义军势力日益壮大,蔡牵自称“威武镇海王”,并建立国号为“光明”。清仁宗皇帝闻讯,急令浙江提督李长庚率
0评论2024-01-2251
桃花女龙
东海有个桃花岛,桃花岛上有龙洞。龙洞深通东海洋,桃花女龙住洞中。千呼万唤难出来,但见年年桃花红。“女龙”本是渔家女,桃脸杏腮真俏丽,心灵手巧人勤劳,挑水织网又纺线。她白天纺的线,织网网不破:她夜里织的网,捕鱼鱼最多:她旱天挑的水,担担荡清波
0评论2024-01-1960
桃花女龙的传说
东海有个桃花岛,桃花岛上有龙洞。龙洞深通东海洋,桃花女龙住洞中。千呼万唤难出来,但见年年桃花红。“女龙”本是渔家女,桃脸杏腮真俏丽,心灵手巧人勤劳,挑水织网又纺线。她白天纺的线,织网网不破:她夜里织的网,捕鱼鱼最多:她旱天挑的水,担担荡清波
0评论2024-01-1959
桃花女龙的故事
故事引语东海有个桃花岛,桃花岛上有龙洞。龙洞深通东海洋,桃花女龙住洞中。千呼万唤难出来,但见年年桃花红。渔女天娇渔女从来不打扮,自幼爱梳两条“冲天辫”。有一天,嫂嫂笑话她:“小姑今年十四岁,再扎小辫子太难看。来,我给你梳一遍。”可是梳来梳去
0评论2024-01-1971
阮小二卖鱼
八百里水泊北岸有两座山峰,北边的叫铁山,南边的叫银山。两山之间有个依山傍湖的村庄,它就叫石竭村。石竭村有一家,娘四个过活,兄弟三人,姓阮,人称阮氏三雄。兄弟三人靠打鱼为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好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水性更好,能在水里
0评论2024-01-1842
宋江妻血染鸡头米之谜
《水浒传》人物中有两个金莲:其一,大家一想便知道的是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其丑闻无人不晓。然而另一个金莲是谁呢?她就是宋公明的原配夫人张金莲,她人不仅漂亮,而且武艺高强。那么,她后来为什么化名木山呢?其中的奥秘何在呢?这里还得从张金莲改名木山
0评论2024-01-1841
张顺为何叫“浪里白条”
浪里白条张顺的水性是不是刚生下来就有的,他是不是从小就会下江捕鱼?你想知道张顺小时候的身世吗?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张顺的小名叫小顺子。小顺子小的时候,妈妈得过一场病,什么大夫都请过了,光草药吃了近三挑子,可就是治不好。真愁人! 有一天,来了
0评论2024-01-1835
官湖和《打渔杀家》的传说
有一出就戏叫《打渔杀家》,相传剧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邳州的官湖一带。 宋朝时候,以官湖为中心,方圆十几里还是一片大湖,湖边的渔民心打鱼为生。在湖的东岸。有个小庄叫丁楼庄,庄上,住着渔霸叫丁三豹,专门征收渔民的渔税,残酷地欺压渔民。 梁山好汉
0评论2024-01-1856
徐宁智斗“湖毒蛇”
梁山北三十里处水泊岸边有个芦花村,村里有个孤老头子渔民叫张民意。还有一个渔霸叫高升天,外号“湖毒蛇”,是寿张一带的渔霸,一肚子坏水,整天算计渔民百姓,强占人家财产。高升天仗着他和高俅同姓,又和寿张知县是仁兄弟,干了许
0评论2024-01-1833
阮氏兄弟的传说
新编《东平县志》上,载有一篇《阮氏兄弟的传说》。 据传说,阮氏兄弟原有七人,都以打鱼为生。他们自幼养成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官家和渔霸的豪侠性格。兄弟七人不堪忍受渔霸的残酷剥削和官府的横征暴敛,联合渔民,杀渔霸,抗渔捐,劫富济贫,招致官兵缉捕
0评论2024-01-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