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世说新语 排调第二十五

2024-01-17 18:36230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其中之一便是《世说新语》。这本书记录了许多鲜活的人物故事和言行,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今天,我们来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题为《排调第二十五》。

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地点是南朝刘宋的都城建康。这一天,宫廷内张敞和郭会两人正在一起谈笑风生。张敞是刘宋朝的一位重臣,而郭会则是举止风雅、才情出众的文人。两人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成为了好友。

正当两人畅谈之际,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声。他们走到窗前,看到一名年轻的士人正在与守城官兵争执。这位年轻士人名叫杨盛,是刘宋一位贤才,但因为某种原因被开除了官职,如今四处流浪。

张敞和郭会见状,决定出面相助。他们走下楼梯,走到杨盛面前。郭会先开口说道:“年轻人,何故与官兵争执?可有什么冤屈?”

杨盛苦涩地笑了笑,说道:“我曾奉国家之命,为人民谋福祉。然而遭到了亲信的陷害,被国家抛弃。如今我只有在外流浪,生活艰辛。”

张敞皱起眉头,他对杨盛的遭遇感到十分不忿。他转身对守城官兵说道:“此人乃是我朝之贤才,如今却流离失所。你们这样待他,未免太过不公。”

守城官兵一听到张敞的身份,不禁心生敬畏。他们对杨盛行了一礼,然后离开了现场。

郭会走上前,轻轻拍着杨盛的肩膀,说道:“朋友,你尽管前行,我们会替你讨回公道。”

听到这里,杨盛感激地望着两位长者,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行装,决定重新踏上找寻正义的道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正义和公平都是值得尊重的价值观。张敞和郭会的行为展示了他们的品德和胆识,也鼓舞了杨盛重拾信心。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关注和支持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用我们的力量为他们讨回公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时迁盗鸡头米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时迁盗鸡头米的故事! 梁山泊湖里,相传北宋以前不产鸡头米,为啥后来又生长鸡头米呢?民间流传着时迁交趾国静水湖盗鸡头米,宋江妻种鸡头米的故事。要讲清这个故事,还得从安道全说起。 一年秋天,安道全从东平湖东岸给渔民看完病,乘渔

0评论2024-01-2697

黑旋风喊冤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黑旋风喊冤的故事! 一天晚上,施耐庵写到宋江受招安,被皇帝老儿的药酒毒死后,其他人也死的死了,走的走了,好不凄凉!但他实不忍心在自己笔下让李逵轻易地死去。 时到深夜。施耐庵坐在书案旁打盹儿,忽见一阵黑旋风刮来。他定晴一看,

0评论2024-01-2684

水底山的传说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水底山的传说 梁山北运河东北角,有两座很有名气的山——大安山和小安山。这两座山大不相同——小安山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孤山入云;大安山呢?小得可怜——在

0评论2024-01-26161

正月十五挂红灯
那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未打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新年

0评论2024-01-2579

石鼓敲出来的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官商勾结横征暴敛,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适逢荒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各地好汉纷纷揭竿而起,继而引发天下大乱。西汉宗亲刘玄、刘秀,为光复汉室江山,共同加入了绿林军,占据在河南南阳一带,拥立刘玄为皇帝,公开与王莽朝廷对抗。王

0评论2024-01-2582

人蚊恶战
作者:曾昭安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上午,我人民解放军二百余名官兵登上了收复不久的琛航岛——个濒临赤道的无人居住的荒岛。为了争夺时间,登陆官兵不顾热带的酷暑,将火炮、弹药及食品、淡水、药物、帐篷等物资运到指定地点,迅速扎下营寨。这时,晚霞已

0评论2024-01-25156

两只帽徽的军帽
蒙哥马利是英国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盟军军事指挥官,入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并以50年的军旅生涯而成为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蒙哥马利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不打无准备之仗,在部属中

0评论2024-01-2583

村姑皇太后
西汉武帝时候,河间郡东光县赵霞庄(故址在今河北省阜城县顺城乡)的赵德顺富甲一方,心地善良,为人十分豪爽。平时谁那个穷人家有了困难,只要告诉他一声,他都会慷慨解囊,热情相助。遇到灾荒之年,他会主动减免佃户家的租税。所以当地百姓都称赵德顺为“大

0评论2024-01-2444

北宋宦官李继和简介 李继和人物结局
李继和是北宋初年宦官,因为父亲的关系,得以任内侍黄门。后来因为在镇压叛军之时,有出色表现而升迁。人物档案姓名:李继和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开封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职业:宦官职位:宣庆使、文州团练使、入内副都知,李

0评论2024-01-2340

开国上将贺炳炎为何被国民党官兵称为“刀匪
贺炳炎打仗从不怕流血,在枪林弹雨里笑傲战场,先后负伤11次,战斗精神总是那么高昂旺盛。他的伤好得快,战友们开玩笑说他的血好,他淡淡一笑,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到身上软塌塌的,没什么了不起。”“刀匪”1933年春,“左”倾错误路线在湘鄂西党

0评论2024-0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