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正月十五挂红灯

2024-01-25 04:15690

那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未打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趁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这老人六十多岁了,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

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客官有所不知,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漏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进了一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钻进一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他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

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吧!”

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

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

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儿了?”

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

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

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

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乱扔乱砸,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了一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正蹲在醋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没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儿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门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

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竟攻不破?”

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秦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

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

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

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

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

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

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

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邻居又传给邻居,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啦!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究;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抓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下令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冲天大将军黄巢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音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

0评论2024-01-2593

黄巢井
黄巢井公元880年的六月,正值初夏的睦州,天气十分炎热。六月的一天,一支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像一股滚滚的洪流一样,向前汹涌奔腾而去。队伍的前面,走着一些身强力壮的好汉,他们身材高大,双手擎着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黄色大旗,上面绣着醒目的红色的“黄

0评论2024-01-2460

葛从周的轶事典故 葛从周真的把小妾送给别
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葛说的就是唐末五代时期朱温手下将领葛从周了,时晋人称为分身将,他武艺高超,谋略出众,一身是胆。最初葛从周加入了历史上十分著名的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失败以后,他则投靠于朱温。在某一次战争中,朱温惨败差点被杀,当时正是葛从

0评论2024-01-2351

黄巢兴起的文字狱 黄巢军队真吃人了吗?
说起文字狱,大家可能认为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清朝。毕竟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为例的各类文字狱实在太多,受到牵扯的读书人范围极广。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发生在雍正八年。当时有一位叫徐骏的翰林院庶吉士,因为在奏章中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被认

0评论2024-01-2338

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有哪些轶事典故?如何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是吴越王钱镠于公元907年所建。吴越国以杭州为国都,历三代五王,一共存在了72年。在历史上,两浙百姓都习惯称呼吴越王钱镠为海龙王、不睡龙。作为吴越的开国皇帝,钱镠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又神奇的事。比如,年轻时候的

0评论2024-01-23105

朱全昱生平简介 他为何诅咒亲弟弟朱温要亡
朱全昱是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朱温的长兄,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诅咒朱温会被亡国灭族的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朱温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望,与朱家通婚的不是名门望族就是官场上的人家。可惜的是,朱温年幼时父亲早逝,

0评论2024-01-2338

后梁太祖朱温的历史评价如何?他是好皇帝吗
要说历史上哪个皇帝最喜欢给自己的儿子戴绿帽,那无疑是后梁太祖朱温了。朱温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皇帝,他在位期间,把自己所有儿媳全部染指了!朱温有好几个名字,一开始他叫朱温,后来因屡立战功,唐僖宗就赐名朱全忠,等朱温自己称帝以后,就改名为朱晃了

0评论2024-01-2334

陆扆的生平简介 陆扆的结局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状元,他文采斐然,胆识过人,就是特别一根筋,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那时候国家适逢战乱,皇帝都跑路了,一心求取功名的他却想了各种办法说服宰相正常举办科举,并且自己把自己封为了状元,他就是陆扆。唐僖宗在位时期,唐朝

0评论2024-01-2350

元贞皇后张惠的生平简介 张惠对朱温的影响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曾有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感慨,而历史上著名的扒灰皇帝朱温也有过这样的感叹。对于朱温这个皇帝,一般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残暴不仁、不讲人伦的,殊不知朱温年轻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胸怀大志,用情专一的好男人。朱温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

0评论2024-01-2348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

0评论2024-0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