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要么去拼,要么等死

2024-01-25 03:59590

朱元璋小时候是个混饭的和尚,每天肚子饿了就得念着歪经去讨饭。但他的大明王朝绝对不是讨来的。那时候他身无分文,只有要饭的一双手。后来兵荒马乱,谁都吃不上饭,谁还管他他只好报名从军,压上自己的命,说是吃军饷是骗人的鬼话,谁都知道元朝国库的钱不会拔给叛军的财政局。所谓起义军,无非是仗着人多去抢掠老百姓,老百姓不想被敲骨吸髓,那就只有加入义军,从被抢的变成抢人的。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

当兵后的朱元璋吃得上饭了,但吃得无滋味。毕竟经常和人干仗,真刀实枪,一不小心就挂了,命都活得不踏实,谁有心思吃只有当官的才能坐镇中军帐,不用拼命,朱元璋于是奔着这条方针政策去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二十来岁的朱元璋终于在自己泥淖淤积的前半生里鲤鱼打挺,倏然翻身。他虽然只是小军官,却深得元帅郭子兴的欢心,所以大家都捧他。他也就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好不逍遥。只是好景不长,朱元璋还没过两天安生日子,魔障又来了。郭子兴元帅非要把自己的干闺女嫁给他。郭的闺女人称马大脚,那是出了名的丑,白送都没人要的。朱元璋为了保命,只好忍辱负重,“委身”于马大脚。

光阴已逝,转眼间义军已经三分天下。倒不是朱元璋有妄图霸业的雄心,是起义军的惊涛骇浪把他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真可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时候逐鹿中原的还有两张大牌,张士诚和陈友谅,哪一个不比他老朱肥三圈。所以彼时朱元璋很想议和,搞个民主联合政府什么的。但大家都杀红了眼,也就由不得你高擎橄榄枝。张士诚的千军万马顶着他的后背。朱元璋当然不愿意无私奉献,试问谁肯把自己的几亩地让给别人糟蹋于是两人在战场竞技,朱元璋得了金牌,张士诚带着银牌去了阴曹地府。

直到这时朱元璋还是愿意当陈友谅的小弟,毕竞人家财大气粗,而且朱元璋是小农出身,老早就想过怀中抱子脚后蹬妻的安生日子,没逼到份儿上,傻子才去拼个你死我活。可偏偏陈友谅要赶尽杀绝,不让朱元璋睡个囫囵觉。既然这样,只好草草应付了。朱元璋是心不甘情不愿,打十场败九场。直到最后老陈把老朱逼得走投无路,两人在鄱阳湖光着膀子,裹挟千军万马,大干了一场。

天下终于尘埃落定,朱元璋死都想不到这辈子能当上皇帝。小时候他是个混饭的和尚,每天肚子饿了就得念着歪经去讨饭。那时候他身无分文,只有要饭的一双手。今天,他的这双手握着温润的玉玺,在历史的度牒上印下“朱明”两个字。朱,是他朱元璋的朱;明,也是他朱元璋的大明。

他这一辈子,都被命运逼着向前进。饥饿、死亡、丑妻、劲敌、疲惫、痛苦,这一切,为他吹响了苦难的冲锋号。要么去拼,要么等死。

没有人是永动机,总能秉持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一辈子不断劝着自己去受苦受难,去自残去自戕,去大风大浪里呛水喝气儿。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你我概莫能外。回头看看朱元璋的路,又有几步是他心甘情愿迈出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历史把每个人推上了舞台,而你能做的却只有一件事:

迎难而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捡祸上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捡祸上身!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巡游江浙,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苏州知府冯文灿不敢怠慢,特意把皇上安排在苏州知名的龙泉园内。说起这龙泉园,因一日夜不息的喷泉而闻名,再加上园内亭阁回廊、丹桂飘香,真是一处洞

0评论2024-01-26112

和尚当元帅
在刘福通红巾军转战北方的时候,濠州郭子兴红巾军正在壮大起来。郭子兴本来是定远(今安徽定远)地方一个财主,因为出身低微,经常受地方官吏的敲榨勒索,心里气忿不过,加入了白莲会。他拿出家里的钱财,摆酒杀牛,结交江湖好汉,只等一有机会,就杀死那批贪

0评论2024-01-2583

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

0评论2024-01-2578

朱元璋位山相狗
朱元璋没发迹之前,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学过兽医、贩过酸梅、扛过活,总之,啥苦都吃过。可这世上听说有相马的没听说过相狗的,这事儿,朱元璋还真就干过。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前,因为他吃得多,庙里的其他师兄弟就吃不饱,方丈和知客僧一商量,

0评论2024-01-2574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68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

0评论2024-01-2574

朱元璋的井与警
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汲取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

0评论2024-01-2575

朱元璋倡廉反腐
“四菜一汤”其首倡“四菜一汤”相传为朱元璋首倡。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生日庆

0评论2024-01-25102

拍朱元璋的马屁
朱元璋,有明一代的开国皇帝。作为万乘之尊的皇上,朱元璋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有人拍朱皇帝的“马屁”就是不足为怪的了。只是,朱皇帝的“马屁”也不是那好“拍”的。把朱皇帝的“马屁”拍好了,居然成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智慧故事”,讲起来,不知当

0评论2024-01-2583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

0评论2024-01-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