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朱元璋位山相狗

2024-01-25 04:17740

朱元璋没发迹之前,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学过兽医、贩过酸梅、扛过活,总之,啥苦都吃过。可这世上听说有相马的没听说过相狗的,这事儿,朱元璋还真就干过。

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前,因为他吃得多,庙里的其他师兄弟就吃不饱,方丈和知客僧一商量,就把他从庙里赶了出来,打那儿以后,朱元璋就四处流浪。有一段时间,他流落到了东阿县黄河边上的位山一带,给一个绰号叫孙大下巴的财主放马,有吃有住,总算有了安身之处。

有一天,黄河边上的土匪穿山虎将孙大下巴的一匹大青马盗走了。这匹大青马,可是孙大下巴的心爱之物,是蒙古和伊犁马的混血儿,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据孙大下巴说,是匹宝马良驹。这匹马丢了,孙大下巴就认为是朱元璋与外人勾结,将他毒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老子是可怜你,才收留你赏你一口饭,你小子却不知好歹。”

“东家,您冤枉我!”朱元璋被打得遍体鳞伤,脑袋耷拉着不知说啥才好。他给人家放马,马丢了,人家不找他找谁呢?都怪自己,放马的时候脑后没生着三只眼。朱元璋心想,等我找到那个盗马贼,非活劈了他不可。他对孙大下巴说,给他半个月时间,半月内找不到,他给他放一辈子马,不要一分工钱。话儿好说,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说出来了,可人海茫茫,上哪儿找到那个人呢?

朱元璋一着急,脸上生了个独门疔,不久上了一股急火,整个嘴巴开始肿起来,人也起不了炕了。朱元璋嘴肿着张不开,孙大下巴也不让人给他送吃送喝。结果,几天下来,滴水未进。孙大下巴断定他活不了多久,就让伙计在夜间把他扔到了村外的一条沟里喂狼。

没想到,朱元璋命大福大造化大,没死。朱元璋奄奄一息,再加上天寒地冻,被扔到沟里后,很快就失去了知觉。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朱元璋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身上盖着棉被,躺在暖烘烘的炕上。朱元璋知道,自己被人给救了。

这时,一个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老汉走过来说:”大侄子,你可醒了。来,先把这药喝下去。”老汉侍候朱元璋喝下药,朱元璋这才精神了许多。老汉告诉他,他早上捡粪,发现他冻晕过去了,就把他背到家里来了。朱元璋挣扎着起来跪谢,被老汉拦下了。老汉说:”大侄子,先不要谢我,我发现你不假,可真正救下你的人是程定安程庄主呀!”

老汉说,他正愁无钱为朱元璋看病,程定安路过,二话没说,送给老汉几两银子,让他赶快给朱元璋抓药。老汉正说着,打外边走进一个三十上下穿绸裹缎身材魁梧的汉子。老汉告诉他,这就是恩公程定安。

朱元璋来东阿时,早就闻听程定安的大名,知道他是个仗义疏财,骑快马,舞八卦宣花斧,是个黑白两道都混得开的人。据说,他是唐代开国功臣程咬金的十八代孙,手中的宣花斧无人能敌,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虽然没当瓢把子(土匪头),但是个比土匪更厉害的人物,土匪们都佩服他,只要他一句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在东阿一带,唯他独尊。

朱元璋何等精明,他知道,想在东阿立住脚跟,这个人就是罩着自己的大树呀!再说,通过程定安,肯定能从穿山虎那儿讨回大青马,给自己洗去冤屈,于是,朱元璋不顾体虚头晕,给程定安和老汉叩头。程定安听说了朱元璋的遭遇后,对他说:“兄弟,你别着急,我会帮着你找到那个盗马贼的。如果你觉得没地方去,就跟着我走吧!”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旱苗逢雨,朱元璋感动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就这样,朱元璋和程定安结识了。因为朱元璋会给牲畜看病,所以,程定安便让他给他们家的牲口看病。朱元璋还真不含糊,到程家后,就把几匹马的病看好了。程定安越发赏识会来事儿头脑机灵的朱元璋。朱元璋一看,为自己讨回清白的机会到了,于是就求程定安派人到穿山虎那儿讨回大青马。程定安就下帖子给穿山虎,让他交出大青马,结果,穿山虎不买他的账。大青马没讨回,程定安的三太太却被穿山虎绑了票。

这天,程定安刚过门的三太太想回娘家,因为程定安脱不开身,只得让两个得力的伙计护送她回去。走到半路,三太太就被土匪给绑了票。程定安的心就像被剜掉了一般,三太太是他最钟爱的女人,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那如今竟被穿山虎绑了票!在东阿乃至整个山东地界,谁不给他程定安一点薄面?偏偏在他派人去穿山虎讨要大青马的时候,穿山虎竟绑了三太太的票,这不是成心和他过不去吗?程定安请求东阿知县派军队征剿,怎奈穿山虎的驻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知县明知面前摆着白花花的银子,却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程定安的脑袋愁成了大疙瘩。他虽是万人敌,可三太太在土匪手上,他也是隔着灶台上炕,使不上劲。

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朱元璋走了进来:”庄主,我去将三夫人救回来。”程定安心说,你身单力薄的,有什么本事能担当此任呢?于是就摇头说,匪穴如何凶险,穿山虎如何阴毒,他正在思谋别的办法。朱元璋说:“我求您去他那儿讨要大青马,他就绑了三夫人,分明是不给庄主面子。这事是因我引起,我岂能视而不见?”程定安再三阻拦,但朱元璋还是悄悄去了穿山虎的匪穴。

匪穴在位山的山顶。那时候的位山比现在要高出许多,易守难攻,历朝历代的官兵们望而生畏,穿山虎就是此处的逍遥自在王,并以”大将军”自居。他早就听说程定安新娶的三太太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人儿,就在他挖空心思想把她搞到手的时候,程定安竟然派人到他这儿讨要孙大下巴的大青马来了。这可真是个好机会!穿山虎一边假意许诺亲自将大青马送到府上,一边将来人灌醉,套出了三太太回娘家的日子,在路上将三太太抢了去。三太太果然千娇百媚,可任凭他软硬兼施,这女人就是不着他的道。

这天中午,穿山虎正在苦思得到美人心的良策,朱元璋来了。穿山虎一见朱元璋其貌不扬,很瞧不起。也难怪,朱元璋小时患过天花而不死,留下了一副麻脸,加上他的下巴可能稍长,额骨稍凸,可以说,相貌丑陋。穿山虎一见朱元璋这模样,就有三分瞧不起,就问他干什么来了。朱元璋说明来意,穿山虎哈哈大笑:“这位兄弟,你听说过肥肉掉到老虎嘴儿还能再吐出来么?你要是识相的话,趁我心情好就赶快走,要是迟了,我外边那两条狼狗可正缺荤腥呢!”

穿山虎说到这儿,打了个口哨,打外边冲进两条大狼狗来。其中的一条骨瘦如柴,毛都快掉光了。朱元璋打量了一下这条癞狗,灵机一动:“恭喜大将军,您这条狗可是福星呀。”

穿山虎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忙问朱元璋这条狗贵在何处。朱元璋绕着狗走了两圈说:“我平生擅长相狗,这条狗能救您性命。如果我说对了,您可要让我把三太太领回去。”穿山虎问:“这条狗能救我性命?”朱元璋点了点头:“您不但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不过,您的病,只有这条狗才能救您!”“如果你相错了呢?”朱元璋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我相错了,凭您处置!”穿山虎嘿嘿一笑:“那好,你说吧!”

朱元璋眨了一下狐狸眼说:“大将军最大的疾病就是胸肋胀满、噎隔反胃,长此下去,性命不保呀!”穿山虎暗挑大拇指,朱元璋说得太对了,这种病害了他多少年了,找了不少郎中,吃的草药都够喂头牛的了,可到现在病不但没好转,反而加重了。穿山虎的身子在太师椅上欠了欠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那好,你就说说这条狗怎么能救我?”朱元璋又绕着狗走了三圈,对穿山虎说,治病的药材就在这条狗的肚子里。

“在狗肚子里?”穿山虎不解。

朱元璋说:“此药名叫狗宝,大当家不信,可当场杀狗验看,狗胃内定有一种石头样的东西。它就是医治大当家那种病的良药。”一听朱元璋说杀狗,穿山虎的火气当时腾地一下就上来了,操起一旁兵器架上的一把腰刀,冲着朱元璋说:”你小子胡言乱语,信不信我会剁了你包包子吃?”朱元璋面色不改说:“大将军想长命百岁,难道还在乎一条狗吗?我要没那个弯弯肚儿,也不敢吞下这镰刀头!”穿山虎见朱元璋没胆怯,就知道他有些本事,对朱元璋说:”小子,如果狗胃里要没有你说的那种东西,该怎么办?”朱元璋拍了拍胸脯:“如果没有那种东西,我的腿跑得再快也没有大将军金镖快吧!”

穿山虎笑了笑:“好,那我就信你一回。”说着话,甩手一镖,将癞狗打死,吩咐人当场给狗开膛破腹。正如朱元璋所说,狗胃内果然取出一块鹅卵石大小的硬块来。朱元璋说:”大将军,这就是与牛黄、马宝并誉为‘三宝’的狗宝呀!大将军的病这回有救了。”穿山虎叹服不已。

原来,朱元璋当和尚时,跟着庙里的老和尚学了不少畜医知识,擅长给牲畜看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一看这条癞皮狗是条年岁大的老狗,眼睛暗淡无光,结膜发红,就知道它腹中有狗宝,再加之穿山虎面色蜡黄,坐在那儿打嗝,便看出他有胸肋胀满、噎隔反胃的老毛病,而狗宝正是治疗此病的良药,于是,就灵机一动,想起了解救三太太的妙计。

接下来,朱元璋用狗宝给穿山虎配了一副药,熬好后让他当场服下。也就一盏茶工夫,穿山虎就觉腹内如流泉般汩汩作响,接下来便觉神清意转,原来的胸肋胀满症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朱元璋告诉穿山虎,再有二付药,便可痊愈。

穿山虎打心里佩服朱元璋,他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子竟然大智大勇,临危不惧,于是就让朱元璋将三太太接走了。临走之前,两人结了兄弟,并让手下将大青马送还给孙大下巴。后来,朱元璋和穿山虎感情越来越深,朱元璋就让穿山虎杀了孙大下巴。孙大下巴到死时,才知道当年那个放马的讨饭花子是个深藏不露的厉害角色。

程安定见朱元璋将三太太给接回来了,心下高兴,当他听三太太说起,为救她,朱元璋差点丢了性命时,程安定感激不已,对朱元璋说,无论他何时有难,他都会冒死相救。

几年后,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为做战勇敢,深得郭子兴器重,并将义女马大脚许配给了他。后来,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成了红巾军首领。又过了十几个年头,朱元璋平定了天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湖。鄱阳湖地势险要,朱元璋的军队久攻不下。朱元璋愁眉不展。这天,程定安和穿山虎入账,说他可破陈友谅。朱元璋大喜。

原来,程定安和穿山虎出马,利用他和陈友谅是故交,打入陈友谅的内部。朱元璋这才里应外合,大破陈友谅,可程定安和穿山虎却因计暴露,被陈友谅所杀。程安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当初的诺言。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将程定安和穿山虎视为开国功臣。据说,二人的衣冠冢曾在位山脚下,后来被家人移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捡祸上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捡祸上身!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巡游江浙,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苏州知府冯文灿不敢怠慢,特意把皇上安排在苏州知名的龙泉园内。说起这龙泉园,因一日夜不息的喷泉而闻名,再加上园内亭阁回廊、丹桂飘香,真是一处洞

0评论2024-01-26112

和尚当元帅
在刘福通红巾军转战北方的时候,濠州郭子兴红巾军正在壮大起来。郭子兴本来是定远(今安徽定远)地方一个财主,因为出身低微,经常受地方官吏的敲榨勒索,心里气忿不过,加入了白莲会。他拿出家里的钱财,摆酒杀牛,结交江湖好汉,只等一有机会,就杀死那批贪

0评论2024-01-2583

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

0评论2024-01-2578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68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

0评论2024-01-2574

朱元璋的井与警
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汲取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

0评论2024-01-2575

朱元璋倡廉反腐
“四菜一汤”其首倡“四菜一汤”相传为朱元璋首倡。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生日庆

0评论2024-01-25102

拍朱元璋的马屁
朱元璋,有明一代的开国皇帝。作为万乘之尊的皇上,朱元璋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有人拍朱皇帝的“马屁”就是不足为怪的了。只是,朱皇帝的“马屁”也不是那好“拍”的。把朱皇帝的“马屁”拍好了,居然成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智慧故事”,讲起来,不知当

0评论2024-01-2583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

0评论2024-01-2576

为什么除夕门上挂芝麻秸
过去,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挂根芝麻秸,意思是取个吉利——芝麻秸秆节节高。其实,这挂芝麻秸还有个故事。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坐了皇帝宝座,帐下是文有文臣,武有武将。而且老天眷顾,他登基之后天下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一年的年三

0评论2024-01-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