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李泌阳谋

2024-01-25 03:52760

贞元三年,李泌刚当宰相不久,就听到太尉李晟阴谋叛乱的传言。说他的太尉府里有一个大安园,园里有一座大安亭,亭的四_周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假如在这片竹林里埋伏一支奇兵,那不是很容易造反吗?

不要说李泌,李晟本人听到这个流言,都吓出一身冷汗。他急忙命人将园子里的竹子砍个精光,连只老鼠也没了藏身的地方。可流言并没有因此消解,没了竹子,不是还有那么多房子吗?

这些流言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李晟和马燧是唐朝的两位名将,在平定藩镇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战事一结束,他们手中的重兵也让唐德宗感到威胁,于是就以奖励为名,加授高官,把他们弄到长安享受重臣的尊崇和礼遇,其实是实实在在地剥夺他们的兵权。

流言让皇帝和两位将军处在极度的不安之中,心里都开始酝酿起自保的办法,饱经战乱的唐王朝,又一次处于风雨欲来的境地。

对这种局面,谁都深知其中的危险,但谁都对能否化解心里没底。李泌却似乎胸有成竹,他说服李晟和马燧向德宗说明情况,并亲自陪同他们面圣。见到皇帝李晟和马燧心里依然惴惴不安。李泌直言不讳地对德宗说:“今天,咱们有话就讲在当面,陛下既然让我当这个宰相,可不可以跟陛下做个口头约定?”

德宗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点头说当然可以。

李泌说:“希望陛下不要加害功臣。臣蒙受陛下厚恩,才敢放胆直言。李晟和马燧为帝国立过大功,听说有人还散布谣言,虽然陛下一定不会信,但我今天仍要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为的是让他们二人不再疑惧。假如陛下把二人诛杀,恐怕宿卫禁军和四方边镇的将帅都会扼腕愤怒,恐惧难安,朝野之乱势必随时会发生。”

看到德宗面色凝重,已有所触动,李泌接着说:“李晟和马燧无论财产还是地位都已臻于极致,只要陛下坦诚相待,让他们感到身家性命均无可忧,国家有难就挂帅出征,天下太平就入朝参奉,君臣之间便能和睦相处。只要陛下不因二位大臣功高业伟而有所猜忌,二位大臣也不因自己地位太高而心怀疑虑,天下自然太平无事。”

听完这开诚布公的一席话,德宗当即诚恳地表示接受,李晟和马燧是当场流下热泪,拜谢皇帝后,又郑重地向李泌施礼,向他表达感激之情。一场硝烟,瞬间化于无影之中。

人素来崇拜谋略,而说起谋,多为阴谋,少有阴谋。阴谋者,背后鼓鼓捣捣,上不了台面,许多祸患都在这种蒙着布的猜疑氛围中产生。找到症结,其实也就找到化解的方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李世民背后最重要的一个女人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李世民背后最重要的一个女人。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

0评论2024-01-26241

《鸽子的颈环》
下面是《鸽子的颈环》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有一天,齐亚德问他的大臣:“谁的生活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就是陛下您了。”大臣们说。“但是,”齐亚德继续发问,“卡拉基人给我找的麻烦,还有帝国的边疆给我带来的忧虑,又该怎么说呢?”“尊敬的陛下,那

0评论2024-01-2577

寇准抗辽
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有人向宋真宗推荐寇准担任宰相,说寇准忠于国家,办事有决断。宋真宗说:“听说寇准这个人好强任性,怎么办?”这个大臣说:“现在辽朝进犯中原,正需要像寇准这样的人来承担大事。”寇准在

0评论2024-01-2586

赵绰依法办事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他的一番整顿改革,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隋文帝还派人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隋文帝本

0评论2024-01-2572

魏征直言敢谏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

0评论2024-01-2578

狄仁杰桃李满门
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狄仁杰当豫州刺

0评论2024-01-2570

张说不做伪证
狄仁杰死了以后,魏元忠当了宰相。那时候,武则天宠幸两个官员,叫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个人权势大得不得了,满朝文武官员见到两张,都让他们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是个有名的硬汉,在周兴、来俊臣得势的时候,他三次被诬陷遭到流

0评论2024-01-2587

马嵬驿兵变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

0评论2024-01-25104

李泌归山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音bì)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在今河

0评论2024-01-2573

神医丑道士
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突发怪病,太医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找到病因所在,就更不用说治疗了,因此朱棣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为了避免引起朝中上下的恐慌,对外只宣称皇上龙体欠安,暂不临朝,只在寝宫处理政务。正当宫中上下束手无策之际,太医王全德向

0评论2024-01-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