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给棘手的问题找个参照物

2024-01-25 03:07720

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珪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孝文帝执政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迁都洛阳便是其中一件棘手的事情。

为了摆脱鲜卑保守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事先他曾了解到,以前北魏历代王朝,也曾多次议论过迁都洛阳,但都因为遭到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无果而终。因此对这次迁都,孝文帝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下决心一定要把都城迁到洛阳。

一天,孝文帝召集群臣,声称要调集大军南征,他自己也全副戎装,摆出一副出征的架势,率领三十万人马从平城出发,渡过黄河,进驻洛阳。

有一天,文武百官纷纷跪在马前,叩头谏止南征,有一个鲜卑贵族拓跋休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不要南征,并诉说以前北魏军队南征时,在淮河岸边屡遭惨败,尸体堆积如山的教训。拓跋宏听罢以后,假装满脸怒容地对群臣说:“这次南征,兴师动众,不能劳而无功。不南征,便迁都。各位大臣可以表示自己的意见,赞成迁都的站在左边,赞成南征的站在右边。”多少年来,文武百官一提起南征,都吓得魂飞魄散,尽管心里不太赞成迁都,但在南征和迁都两件事中,自然要避重就轻,选择后者,因此,都不谋而合地站到左边。于是,这些人都中了拓跋宏之巧计,大军便停驻洛阳,胜地完成迁都夙愿。

很多时候,我们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感到束手无策,不妨再找一件更棘手的事情与之比较,在对比中让人权衡轻重做出选择,在两难中避重就轻,从而达到解决棘手事情的目的,至于更棘手的那件事本来就不是我们要解决的,只是我们处理事情的一个参照物而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唐王朝的末日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势力,争夺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朱温出身贫苦家庭,从小游手好闲

0评论2024-01-2570

伶人做官
朱温建立梁朝的时候,在北方还有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幽州的刘仁恭,一个是河东的晋王李克用。这时候,北方的契丹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耶律是姓)统一了契丹的各部,建立政权。公元907年,阿保机带领三十万人马,攻入云州(治所在今

0评论2024-01-2564

“儿皇帝”石敬瑭
唐明宗在位的时候,他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他儿子李从珂,一个是他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两个人都骁勇善战,但又互不服气。到了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就是唐末帝)以后,两人终于闹到公开破裂的地步。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城。石敬瑭

0评论2024-01-2595

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魏孝明帝即位,因为年纪太

0评论2024-01-2577

隋炀帝游江都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工程的大臣宇文恺

0评论2024-01-2575

颜杲卿骂贼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gǎo)卿。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g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

0评论2024-01-2568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

0评论2024-01-2569

司马懿装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

0评论2024-01-2572

石崇王恺比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羊琇、王恺都是外戚

0评论2024-01-2596

匈奴人称汉帝
在李雄在成都称王的同一年(公元304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也反晋独立,自称汉王。自从西汉末年起,有一部分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边远郡县,他们和汉族人相处久了,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匈奴贵族认为上代多次跟汉朝和亲,是汉朝皇室的亲戚,后来就改用汉皇

0评论2024-01-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