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刘伯温之死

2024-01-25 03:00840

刘伯温乃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之一,协助朱元璋打下天下以后突然神秘失踪,不知所向,直到他天命之年才传出暴病而卒的消息。有些人认为他是功成身退,在青田颐养天年最后得了急症而死。

其实这都是讹传,刘乃国之重器怎会在社稷之初隐退,再说深谙天文地理、奇门遁甲、阴阳顺逆、星斗分野之术的他怎不会被倚重有所作为呢,历朝历代皇帝尤其开国之君无不对觊觎皇位的野心家提防,于是在有生之年斩除龙脉,消除竞争者出现就成为一项重要活动,刘伯温当初就得的是这份差事。

洪武元年,刘伯温秘奏太祖:北辰紫微星曜眼光明,此乃大明昌隆之兆,但东方太白星时明时暗,有时明亮程度不亚于紫微星,说明在大明境内有真龙天子出现的可能。朱元璋立即敕令刘伯温遍访宇内毓秀之地,斩除龙脉迹象,安定天下。刘伯温得密旨,假扮樵夫,一路向西北的甘肃赶来。说来也奇,昆仑山为天下龙脉总源头,刘伯温要斩龙脉也应该在昆仑山才对,跑到甘肃来找什么呀,原因是大明初定,边疆不稳,而昆仑山又在鞑靼人统治之下,正所谓九龙位不正,而蠡测天机的刘伯温观星象发现太白星与紫微星争辉之处恰在甘肃。

虽不是钦差身份,但刘伯温有密诏在身,形同天子,所到之处还可便宜行事。在甘肃刘伯温发现青城这个地方虎踞龙盘,尤其是二龙山山形奇特,前眺黄河,正是风水学上的“前有望,背有靠”,而且山间紫气氤氲,隐隐有应龙浮动的景象,刘伯温不禁大惊。断定榆中是龙脉所在之后,刘伯温就开始斩龙脉行动,考虑到应龙变化无常,一旦斩龙脉失败不仅贻害当地百姓,而且地脉流窜,各地的潜龙纷纷抬头就是天下大乱的肇始了。整整三个月,刘在二龙山与兴隆山90多里的山间行走考察,每到一处测量、计算、做标记、口中念念有词,最后他终于用平生所学敲定了一套斩龙脉方案。他告知当地知府,交代如此如此,然后身着道袍,手提宝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斩龙脉运动。

斩龙脉方案是这样的:先让当地知府派兵在做过标记的七处地点安营扎寨,每处28人轮流值守,按北斗七星的阵型7人一组排布,四个斗柄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兵士们手执兵器,日夜不得离开半步。刘伯温自己坐镇青城指挥,他知道二龙山是龙脉之首,龙头所在地,而兴隆山是龙尾所处,只要先斩断龙首,应龙就会咽气,龙血就会流向七窍,“兵者,凶也,为不祥之器”只要兵士们用兵器蘸取龙血,直至殆尽,应龙的命也将休矣。可是应龙毕竟为神兽,而且民间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变化莫测。所以刘伯温对斩龙脉一事还是不敢怠忽。

终于在一个月暗星明的夜晚,刘发现紫微星与太白星互争光辉,不分上下,这正是斩龙脉的好时机,刘伯温果断下令,命令早已待命的士兵凿开二龙山与兴隆山之间的一段山脉,那里正是龙颈处,顿时阴风怒号,飞沙走石,天上雷声隆隆不止,一会又倾盆大雨山洪暴发,刘伯温死命士兵不得撤退直至太白星黯淡下去。第二天太阳放晴,刘伯温命埋葬了昨夜牺牲的士兵,一数刚好49人,他又在二龙山顶挖下一坑,里埋木制龙首、屠龙符、兵器等物,外用炒熟的黄土覆盖,这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馒头山。在接下来的80天中,刘伯温一面派出数股人员四处勘查,用屠龙刀和屠龙符在灵异之物出现的地方埋刀帖符,那屠龙刀和屠龙符可不是一般之物,是蘸有朱元璋血的宝物,正应了“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另一面他又千叮咛万嘱咐坚守营寨的兵士不得有误,只要坚持到龙血不再出现,他的斩龙脉任务就算完成了。事实上,算上斩龙首的那晚,一共81天的时间,在榆中境内的二龙山与兴隆山之间,不断有麒麟、蟾蜍、朱雀等9个灵异之物出现,但都被一一制服了,7处营寨之地地面鲜血汩汩,士兵们胆战心惊,可是军命不可违,他们日夜用手中兵器蘸取鲜血等晾干之后再去重复。

按理说,刘伯温斩龙脉大功告成应该去朝廷复命了,可是他怕龙脉没有根尽,于是又在榆中呆了整整3年,那些守卫的士兵还在原地,后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那些营地后来也成了人员聚居地,这就是今天榆中境内小康营、詹家营、夏官营、高墩营等7处乡镇的由来。

等刘伯温回到应天府的时候,朝廷刚兴办蓝玉案,血雨腥风,人心惶惶,而原来在自己之下的胡惟庸窜到了丞相之位,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刘伯温嗅出了点味道,整日忧谗畏讥,这时胡惟庸又诬陷他吏治不效,他自己也深感斩龙脉是犯了和蒙恬一样堑山堙谷、绝地脉的罪过,于是在他天命之年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捡祸上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捡祸上身!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巡游江浙,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苏州知府冯文灿不敢怠慢,特意把皇上安排在苏州知名的龙泉园内。说起这龙泉园,因一日夜不息的喷泉而闻名,再加上园内亭阁回廊、丹桂飘香,真是一处洞

0评论2024-01-26112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

0评论2024-01-2576

朱元璋: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
明洪武年间的一天,京城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几天后的早朝上,明太祖朱元璋铁青着脸对着一干文武官员吼了起来。原来,突降大雪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微服私访,在京城内转了大半天,是越看心越沉。京城应天府本属江南,气候温暖,可突然间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降

0评论2024-01-2591

给皇帝画像
这天,一个叫秋生的年轻画师求见刘伯温。刘伯温虽然没见过对方,但猜到了他的来意。原来,前些日子,胡惟庸上奏皇帝朱元璋,要为他立字画像,以此让天下万民敬仰。朱元璋自登基以来,一直顾忌自己的画像之事。主要原因是他长了一张猪腰子脸,而且还有好多麻子

0评论2024-01-2444

朱元璋的功过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肃清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汲取了元朝末年,权臣作乱,贪污成患的铭心刻骨的教训之后,朱元璋励兵图志,精减税务,大举进行政治改革

0评论2024-01-2443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简介 朱元璋对他如何?
刘基,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民间流传这这样一首打油诗: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诸葛亮大概是小编知道的历史上最最聪明的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一

0评论2024-01-2382

朱元璋真的火烧庆功楼了吗?有哪4人不是朱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自古以来,跟随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大多都逃不过这么一个结局。皇帝需要你的时候,待你甚厚,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只能落得个被杀的下场。像这样狠毒的开国皇帝,最出名的大概就属汉高祖刘邦

0评论2024-01-2355

朱元璋是爱猫人士吗?朱元璋为何建造百猫坊
南京市有一百猫坊,俗称白猫坊、石猫坊,现已并入玉带园居民区,相传这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问过刘伯温以后派人建造的,为的是破了俞通海、俞通源和俞通渊三兄弟的王气。《续纂江宁府志》记载了上浮桥,明俞通海宅,石门楼及西楼虽蔽犹存。朱元璋是农民

0评论2024-01-2334

南京是明朝都城吗?朱元璋为什么会定都于南
中国的风水学说神秘玄妙,历史上还出过许多著名的风水大师,如袁天罡、李淳风等人,他们的风水术精妙绝伦,无比灵验。古人很迷信,在丧葬、嫁娶、搬迁、出行等事上,往往要请风水先生来看一看吉凶。都城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选址必然是重中之重,都城的风

0评论2024-01-2336

朱元璋为何挖刘基墓?又为何重新厚葬他?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座下几大军师之一,助朱元璋开国建明。洪武四年,被朱元璋赐令还乡。洪武八年去世,关于他的逝世,有这样的说法。回到家乡的刘伯温不幸感染风寒,朱元璋听说后就派胡惟庸带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

0评论2024-01-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