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给皇帝画像

2024-01-24 19:00440

这天,一个叫秋生的年轻画师求见刘伯温。刘伯温虽然没见过对方,但猜到了他的来意。

原来,前些日子,胡惟庸上奏皇帝朱元璋,要为他立字画像,以此让天下万民敬仰。朱元璋自登基以来,一直顾忌自己的画像之事。主要原因是他长了一张猪腰子脸,而且还有好多麻子,如此丑陋的面容如何能挂得上厅堂?这次胡惟庸重提此事,朱元璋也觉得大明的皇帝没有一张画像实在是个遗憾,于是就准奏了。

胡惟庸命人张贴告示,昭告天下画师来为朱元璋画像。天下有名的画师聚集京城,都希望能一睹皇帝的真容,成为皇帝的画师。

第一批画师进宫为皇帝画像,个个画技精湛,画得惟妙惟肖。可是朱元璋看完画像后,气得浑身发抖,大吼一声:“来人,将这些画师统统关进大牢!”

第二天,第二批画师进宫了,他们听说昨天那些画师都被关进大牢,个个吓得胆战心惊,他们更加小心提起画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朱元璋画得就像是真人贴在画纸上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和前一批画师一样。

进宫的画师都被皇帝打入大牢,宫外的画师惶恐不安,既不敢进宫,又不能不进宫,个个吓得像丢了魂的苍蝇。

秋生是宫外画师中的一个,他想皇帝把画过像的画师都打入大牢,内中必有缘故,就想到在京城做官的老乡刘伯温。于是他连忙前去拜访。秋生对着刘伯温一揖到底:“早闻大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明日学生要进宫画像,望大人能给我指条生路。”

刘伯温微微一笑:“明日你进了宫,只要照坐着的画身,照立着的画容,但能否让皇上龙颜大悦,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秋生连连感谢,起身告辞。第二日一早就进宫为皇帝画像。朱元璋身穿龙袍,威严地端坐在龍椅上。旁边站着一个人,鼻正口方,五官端正,就是胡惟庸。秋生抬头仔细观察,皇帝的气质非同一般,气场之大非一般常人能比。而边上的胡惟庸,尽管面容端正,却是卑躬屈膝,一副奴才相。秋生慢慢落笔,渐渐由慢转快,时而行云流水,时而惆怅不前,细笔处汗毛显露,粗犷处如山水隐藏,画毕,他再仔细端详,皇帝的气势毕现,可这面容四分像朱元璋,六分像边上站着的人。秋生忐忑不安地将画交与太监,等待皇帝审阅。

朱元璋看了几张,还是前两天的样子,心里的火又上来了,再往下一看,看到了秋生的那幅画,突然眼前一亮,拿起来认真细看,口中夸道:“画得好,画得好,来啊,赏!”

秋生顿时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暗暗佩服刘伯温。

次日,朱元璋宣刘伯温觐见,他将秋生的画拿了出来,问:“刘伯温,你说这画有几分像朕?”刘伯温连忙回答:“回禀皇上,臣左看像,右看像,上看像,下看像,近看像,远看像……”

朱元璋打断刘伯温的话说:“可是朕细一看,怎么没有几分像朕呢?”刘伯温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臣眼拙,怎么看都是皇上,十二分的神似,十分的相似。”朱元璋笑了:“朕的那点小心思瞒得了别人,可瞒不了你刘伯温啊!起来吧。”

刘伯温回到府上,刘义忙进来禀报,说是秋生求见。刘伯温回过头来说:“刘义,不宜再见秋生,让他速速离京,越远越好。”刘义飞奔出去,告诉秋生快快离开京城。

几日后,朱元璋去见马皇后,半路上碰到胡惟庸,胡惟庸回禀朱元璋说,有人看见秋生给皇上画像之前去见过刘伯温。

朱元璋听了心里一惊,这秋生的画是刘伯温的授意?朕的所思所想他刘伯温都一目了然,那刘伯温真是太可怕了。他对胡惟庸吼道:“来啊,快去将刘伯温和秋生押入大牢。”刘伯温被关进大牢,而秋生早已隐居山野。

几月后,朱元璋与胡惟庸离京微服私访,进入浙江地带,走到一个茶水店前歇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茶,突然从斜刺里冲出来几个人,凶神恶煞地扑向朱元璋和胡惟庸等人。护卫飞一样地出现,但还是有一把利剑刺中胡惟庸的左肩,血流如注。朱元璋大声喝道:“给我拿下。”护卫们将刺客统统擒获。

经过严刑审讯,刺客终于招供。他们是张士诚的余部,有人给他们提供皇帝的画像,说皇帝要来微服私访,命他们埋伏在此刺杀皇上。刺客说:“只可惜我一剑刺偏了,没有结果他的性命。”

朱元璋听了一愣,拿起刺客身上的画像一看,又朝自己的画像远远望去,怪不得自己能逃过一劫,这画像近看像自己,而远看却像胡惟庸。

朱元璋心有余悸地将这事说给马皇后听。马皇后听完就起了身:“皇上,不是这画像救了你,而是刘伯温救了你啊!”马皇后说,那个秋生画画之前是不是去见过刘伯温,都说是刘伯温给他出的主意。刘伯温为什么要出这个主意,是他早就知道胡惟庸没怀好意,明是为你画像,实是要你的画像,然后派人害你。刘伯温就让秋生画了你的身体,胡惟庸的面相。刺客以画索人,把胡惟庸当成了你。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难道这一切都是胡惟庸在捣鬼?”他亲自去牢里将刘伯温放出来,然后问道:“刘伯温,快说你是如何知道胡惟庸的心思的?”

刘伯温哪敢起来,又是连连磕头:“臣哪里知道胡大人的心思,只是臣觉得胡大人突然要为皇上画像,这里必有缘由。”

朱元璋瞪了刘伯温一眼:“大胆刘伯温,再不说实话,休怪朕对你不客气。”

刘伯温一脸哭相:“皇上,胡大人与我向来不和,他无时无刻不想置我于死地,但我却绝无害他之心。此次他要为皇上画像,我就断定他有阴谋。那天秋生来找我,我指点秋生七分神似,三分形似。皇上是神,胡大人是形。秋生的功力了得,让皇上开心。可胡大人听说秋生画像之前来找过我,就在皇上面前参我。其实他是想铲除他的后顾之忧。胡大人害皇上之心早已有之。”

朱元璋怒道:“来人,将胡惟庸打入死牢。”然后回过头来,“刘爱卿,朕要赏你,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刘伯温忙说:“臣只有一个请求,想请皇上准许我告老还乡。我年纪大了,只想回去颐养天年。”

朱元璋见他心意已决,就准了他回老家。然而,朱元璋心里清楚,刘伯温要隐居乡野,是他深知君臣之险。尽管刘伯温时刻保持着低调隐忍的姿态,但他明白总有一天朱元璋会对他不放心的。

果然,刘伯温就是在乡下,朱元璋也时时派人留意着他的动向,提防着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捡祸上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捡祸上身!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巡游江浙,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苏州知府冯文灿不敢怠慢,特意把皇上安排在苏州知名的龙泉园内。说起这龙泉园,因一日夜不息的喷泉而闻名,再加上园内亭阁回廊、丹桂飘香,真是一处洞

0评论2024-01-26112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

0评论2024-01-2576

朱元璋: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
明洪武年间的一天,京城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几天后的早朝上,明太祖朱元璋铁青着脸对着一干文武官员吼了起来。原来,突降大雪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微服私访,在京城内转了大半天,是越看心越沉。京城应天府本属江南,气候温暖,可突然间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降

0评论2024-01-2591

刘伯温之死
刘伯温乃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之一,协助朱元璋打下天下以后突然神秘失踪,不知所向,直到他天命之年才传出暴病而卒的消息。有些人认为他是功成身退,在青田颐养天年最后得了急症而死。其实这都是讹传,刘乃国之重器怎会在社稷之初隐退,再说深谙天文地理、奇门

0评论2024-01-2584

朱元璋的功过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肃清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汲取了元朝末年,权臣作乱,贪污成患的铭心刻骨的教训之后,朱元璋励兵图志,精减税务,大举进行政治改革

0评论2024-01-2443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简介 朱元璋对他如何?
刘基,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民间流传这这样一首打油诗: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诸葛亮大概是小编知道的历史上最最聪明的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一

0评论2024-01-2382

朱元璋真的火烧庆功楼了吗?有哪4人不是朱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自古以来,跟随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大多都逃不过这么一个结局。皇帝需要你的时候,待你甚厚,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只能落得个被杀的下场。像这样狠毒的开国皇帝,最出名的大概就属汉高祖刘邦

0评论2024-01-2355

朱元璋是爱猫人士吗?朱元璋为何建造百猫坊
南京市有一百猫坊,俗称白猫坊、石猫坊,现已并入玉带园居民区,相传这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问过刘伯温以后派人建造的,为的是破了俞通海、俞通源和俞通渊三兄弟的王气。《续纂江宁府志》记载了上浮桥,明俞通海宅,石门楼及西楼虽蔽犹存。朱元璋是农民

0评论2024-01-2334

南京是明朝都城吗?朱元璋为什么会定都于南
中国的风水学说神秘玄妙,历史上还出过许多著名的风水大师,如袁天罡、李淳风等人,他们的风水术精妙绝伦,无比灵验。古人很迷信,在丧葬、嫁娶、搬迁、出行等事上,往往要请风水先生来看一看吉凶。都城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选址必然是重中之重,都城的风

0评论2024-01-2336

朱元璋为何挖刘基墓?又为何重新厚葬他?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座下几大军师之一,助朱元璋开国建明。洪武四年,被朱元璋赐令还乡。洪武八年去世,关于他的逝世,有这样的说法。回到家乡的刘伯温不幸感染风寒,朱元璋听说后就派胡惟庸带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

0评论2024-01-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