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奔跑吧,先生

2024-01-24 12:04710

奔跑吧,先生

365天,每天一个马拉松,可行吗?对于32岁的英国人罗博·扬而言,还好吧,拥有“英国马拉松先生”称号的他有份体面的特种车辆工程师的工作,和未婚妻带着21个月大的儿子安静度日。忽一日,童年的苦涩泛起,催促他要用奔跑募捐,救助那些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

虽然职业体面,但收入不过小康,并无多余的钱财接济贫苦,但他拥有无尽的生命力,以生命之勃发,汇聚爱心,达成心愿。当然,故事远不止于此,“英国马拉松先生”一段悲苦的童年岁月让这心愿更有质感,他不愿如今的孩子重复他的不幸。

直到六岁,罗博·扬与妈妈和妹妹一道生活在父亲家暴恐惧的阴霾中。他能抓起手边任何东西抽打在儿子的身上,如今罗博·扬的身上还有儿时留下的伤疤。疯子般的父亲,有一天回家后,一把揪住儿子的衣领,随手抄起一截绳子,缠绕在他的脖颈上,绳子的一头挂在衣架上,六岁的罗博·扬就像受了绞刑一般,满脸涨成紫红色。妈妈终于意识到,恐怖的日子必须结束了,否则母子三人迟早会丧命在这疯子手里。

逃出噩梦般的日子,好日子并没有随即而至。妈妈没有能力养育一双儿女,将女儿寄养在姨妈家里,罗博·扬被送到一家儿童抚养中心,艰难的环境逼迫他必须赢得众人的注意才能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而唯一能达成这一目的办法就是挑起打架,哪怕头破血流也比默默承受要好。

八九岁时,罗博·扬听到了一句话,由此开始彻底改变他的一生。“你啊!迟早就会像是你爸爸,一样的下场。”扬虽小,但他内心疯狂地拒绝自己成为残暴父亲的翻版,拒绝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将他引向邪恶。从那一刻开始,罗博·扬将自己投入功课和体育运动中,希望可以洗刷沾染的陋习,体育课让他异常着迷。

11岁时,人生的转折发生了,一位高级私立学校的副校长走进了扬的生活中,他教会了一个近乎孤儿的男孩子一切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他的帮助下,扬才得以在决定未来学业的两个重要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校的围墙终于阻挡住了顽劣少年奔向不堪人生的道路。

从学生时代,扬就展现了强大的运动能力,但是唯有跑步才最自然、最随性,还有个纪录可供冲击。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在365天内每天至少完成一个马拉松,若想引人注目完成善举,只有完成366个,多一个就好。

说跑就跑,从四月份开始,扬踏上征程,每天02:45醒来,三点钟披星戴月跑出家门,七点钟完成指标——一个完整的马拉松,洗完澡出发上班,日子一切如常。每天一个马拉松,扬的努力并不止于此,他还抽工夫跑了26个超级马拉松呢。那些只有在超级马拉松赛中才能实现满足感的超级跑者给罗博·扬印象至深,配速12公里还能谈笑风生,连续跑400公里不用睡觉。

一己之力,求得众筹,实在不易。但这并不妨碍奔跑继续。罗博·扬告诉我们,心中总有些念头值得唤醒并执着,没钱不可怕,只要还有澎湃的生命力,一切都不是问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破坏爱情的是生活?
1955年生于台湾台北市,毕业于辅仁大学日文系,曾任职日商空运公司、时报周刊。曾出版几十本书,代表作品《男人终于说实话》《偷眼泪的天使》等。一对朋友离婚,对熟识的朋友,他们各自很客气、很君子地表示,一切出在生活,许多细节两人无法配合,久而久

0评论2024-01-2586

父母爱情:两个人的“马拉松”
文藝男青年和女强人我爸和我妈是大学恋爱,在他们那个年代算是很稀有的一对比翼鸟。他们俩大二相识,大四在一起。那时我爸是学校里有名的男神,品学兼优,精通文史哲,拥有我这辈子大概都无法超越的学历——经济学博士。我妈呢,性格如火,当过她们大院的孩子

0评论2024-01-2484

坚持的意义
朋友喜欢长跑,这几年,随着城市马拉松运动的兴起,朋友经常自费去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长跑多年,朋友变得精瘦,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赘肉,原本轻微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也不见踪影。朋友最初的马拉松成绩是5个小时,后来慢慢减少至3个多小时,足足缩短了一

0评论2024-01-2471

奥运冠军之死
那一幕,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使大家难以忘怀。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最后一天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22岁的选手塞缪尔·卡马乌·万吉鲁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是单独领跑,最终荣获冠军,并将奥运会最佳成绩提高了近3分钟。当奥委会主席罗

0评论2024-01-2463

不老的人生
认识一位老者——从年龄上看,确实应该叫“老者”,但从他整个人的状态来看,却和“老”一点都不沾边。虽然年过七十,他却活得像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网上购物、手机支付这些功能他早就熟练掌握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很硬朗,“一

0评论2024-01-2448

无臂赛车手极速追梦
无论我们在人生的赛道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不臣服于命运的安排,只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终有一日,再遥不可及的梦想也会在时光的砥砺下变得触手可及。1987年,他出生于波兰。从小受哥哥影响,他渐渐迷上了赛车,梦想着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

0评论2024-01-2458

失败离成功只差一百米
郭威对商业的接触,最早是从高中开始的。那时,他不满15岁,在新加坡上高中。由于学业紧,他不能玩游戏,却发现了魔兽世界中的商机,于是他就雇人打游戏赚金币,然后通过线下交易,硬是在不能打工的新加坡,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8年,郭威赴美

0评论2024-01-2454

马拉松“上瘾症”
马拉松“上瘾症”据说在现在企业家中,最流行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跑马拉松。我周围就有这么一群做企业的,几年前还挺着一个大肚腩,现在他们的身材苗条有型。这些跑马拉松的企业家中,最有名的人是万科总经理郁亮。5年前的“中年发福男”经过刻苦训练,现

0评论2024-01-2460

婚姻是一场马拉松
星期天,天气很好,楣欢想和辛涛带着儿子出去走走,一家三口好久没有在一起活动了。没想到辛涛洗漱完了就着急出门,楣欢问他去哪儿,他说:“和哥们儿有事,你问那么多干吗?”说着便将楣欢一个人撂在了家里。这就是辛涛现在的状态,基本视楣欢如无物,不肯和

0评论2024-01-2347

智慧战胜对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

0评论2024-01-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