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孟原是楚国的宫廷艺人。他身高八尺,擅长表演,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的方式劝诫楚王。
当时,楚国有一匹漂亮的战马,楚庄王非常喜欢它,经常给这匹马穿上绫罗绸缎,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宫殿里,还拿枣脯喂养它。后来,这匹战马得病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想要以下葬士大夫的规格待遇来安葬它。
楚庄王的这一决定引起了朝中许多大臣的不满,他们纷纷出面劝谏庄王,不要因为葬马而失去人心。楚庄王不但不听劝诫,还下令说:“以后谁再进谏和非议葬马的事情,一律关进死牢问斩。”
优孟听说了,就走进宫殿大门,当着楚庄王的面仰天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楚庄王很吃惊,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优孟哭诉道:“宝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理应厚葬。堂堂楚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强,大王却只用大夫的规格安葬一匹战马,太薄待它了。我建议用君王的规格来安葬它。这样,各诸侯国就知道大王是多么重视战马,而忽视满朝的大臣了。”
楚庄王听完了优孟的哭诉后恍然大悟,方才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是多么愚蠢和危险。于是,楚庄王取消了厚葬战马的决定,又重新振作起精神处理朝政了。
有时候,直接讲道理对方未必能够欣然接受,如果不按常理出牌,正话反说反而能出奇制胜并获得超乎寻常的效果。
铁钉、战马与王朝
铁钉、战马与王朝在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骑兵;损了一位骑兵,丢了一次战斗;丢了一次战斗,输掉一场战役;输掉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同所有民间谚语和歌谣一样,
0评论2024-01-25105
南霁云借兵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
0评论2024-01-2559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
0评论2024-01-2569
十三棍僧救唐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
0评论2024-01-2590
英雄的继承者
一天,一位英雄要从三个儿子中选出继承者,三人须经过考验:刺杀塔克力姆山顶的秃鹰——宙斯饲养的神鹰。神鹰在山顶观察人类举动,是宙斯的第三只眼。谁能带回它的皮毛,谁就能够成为继承人,并得到英雄征战多年的头盔。老大、老二听完父亲的描述立即回各自的
0评论2024-01-2457
鞌之战是哪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谁?最后是
鞌之战,又被称为鞍之战,是春秋晋国和齐国的一次大战,最后是晋国胜利了。齐国本来是攻打鲁国,想要攻占鲁国的土地,称霸东方,但是鲁国派人向卫国求救,卫国派了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所率领的援军援救鲁国,也被齐军打败了。为了脱身,卫将石稷还撒了一
0评论2024-01-2435
北魏半月天子王庆云的生平简介 王庆云当上
在北魏的历史上,有过一个半月天子,他就是王庆云。北魏末期,朝廷腐败,因为国家财政困难,朝廷竟然提前预征了6年的赋税!北魏百姓苦不堪言,各地都相继爆发了起义,反抗北魏的统治。王庆云也是这次起义造反大军中的一员,他聚集了一部分人,占据了水洛城。
0评论2024-01-2329
最好的管理
古代军队夜袭敌方营寨时,为了在黑暗中让己方人马保持安静,达到突袭的效果,发明了一种奇特的管理方式:让己方人马“人衔枚,马勒口”。通俗一点讲就是,让士兵们嘴里横衔一枚像筷子一样的东西,再用器具勒住战马的嘴。谁出声,谁的战马嘶鸣,事后都有据可查
0评论2024-01-2341
跟父亲学跳“江南style”
那天,我正随着音乐跟着视频学跳“江南style”,忽然听到门铃响了。打开门,只见父亲在门外。军人出身的父亲80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走起路来依然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父亲看到我在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疑惑地问我在干什么?我有点兴奋地向父
0评论2024-01-2244
只会转圈的战马
西方有一个国家从来没有马。国王就省出一部分国家经费,派人四处寻找,买来五百匹好马,准备外敌入侵时保卫国家之用。马养了很长时间,国家并没有战事。国王想:“养着五百匹马,费去不少食料,饲养也很麻烦,可是并没派上用场。”就命令养马的:“蒙上马的眼
0评论2024-0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