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曾担任过纽约州长。
一次休假,他想去黄石公园打猎。为了安全起见,罗斯福打算请一个打猎高手陪同,让对方做自己的向导和帮手。
结果,秘书很快找到了两个候选人,一个叫西蒙德,一个叫威尔森。这两个人都是资深猎手,技术不分上下,秘书也不知道该选谁,只好让罗斯福本人来决定。
罗斯福想了想,给两人各写了一封邀请信,内容完全一样。信中,罗斯福称自己有一定的狩猎基础,不会太难教,“假如我跟您一起去狩猎,您认为我能收获到一只野狼吗?”罗斯福在末尾这样写道。
很快,两位猎手都回信了。其中,西蒙德写道:“尊敬的州长先生,您的邀请让我受宠若惊,并愿效犬马之劳。以您的智慧和才能,岂止收获到一只?我敢保证,黄石公园里没有一只野狼能躲得开您的枪口!”而威尔森的回信是这样的:“如果你的打猎水平不比你治理纽约州的水平要高很多的话,我想恐怕很难在黄石里打到野狼,哪怕是里面最蠢笨的一只!”
看完这两封回信后,秘书毫不犹豫地对罗斯福说:“让西蒙德来吧,他一定会让您有一个难忘的黄石之行。”“我的选择却恰好与你相反,我更希望是威尔森!”看着秘书一脸的惊讶,罗斯福解释道,“原因很简单,因为从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那里所学到的东西,要远比从一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那里所学到的要多。”秘书这才恍然大悟,确定最后的人选。
后来,罗斯福当上了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总统的人。在十多年的总统生涯中,奉承罗斯福的人很多,但罗斯福从来都不爱搭理他们,更没有被他们的溢美之词所左右。相反,他更喜欢亲近那些经常批评他的人。因为他深知,良药苦口,只要对自己有利的意见,即便是粗鲁的,他都乐意倾听和接受。只有这些尖酸刻薄但真实有效的批评,才能帮助自己不断提升。
罗斯福:您好,总统先生
1940年的黄昏,一个叫柯尼的美国少年正在收听广播中的信息,广播中刚刚宣布了一则重大新闻:罗斯福蝉联美国总统。柯尼家境贫寒,父亲在战祸中去世,他痛恨战争,觉得政府无能,他产生了一种想法,他要写一封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想法
0评论2024-01-2570
丘吉尔:理想领袖与悲剧英雄
被漠视的预言家不过,丘吉尔作为政治家的所有伟大与荣耀,都是来自二战,他拯救了濒临战败的英国,而战争成就了他的伟大。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自动忽略那个1900~1940年期间的政治家丘吉尔,虽然他多次当选议员,做了头衔不同的内阁大臣(殖民事务、商
0评论2024-01-2576
最伟大的女性,最失败的妻子
她的伯父是西奥多·罗斯福,母亲是出了名的美人。她是安娜·埃莉诺·罗斯福,出生于1884年,因为生得丑,人们都为她叹气。8岁时,母亲因白喉离世;9岁时,父亲因酗酒撒手人寰。她跟着管教严厉的外婆生活,因此,15岁以前,她都没有同龄的朋友。18岁
0评论2024-01-2589
沃森父子
沃森父子适逢经济萧条,城里工作也相当难找。2个月过去了,他才被一家公司录取为推销缝纫机的推销员。后来,他又推销股票,好不容易积攒一笔钱,开了一家肉铺。但好景不长,他的合伙人在一个早上把他的全部资金席卷一空溜走了。肉铺倒闭,沃森破产了,只好又
0评论2024-01-2456
坚持到底的巨大价值
不要等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黑人文摘》,为了扩大发行,他决定请白人们来一个“角色置换”,写出“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约翰逊诚恳地致信给罗斯福总统夫人,请她写这样一篇文章支持。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实在太忙,没有
0评论2024-01-2483
一丝不挂的首相
一丝不挂的首相丘吉尔有一个习惯,一天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停止工作,就爬进热气腾腾的浴缸中去洗澡。然后裸着身体在浴室里来回踱步,以事休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来到华盛顿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
0评论2024-01-2444
领袖的睿智
二战即将结束,罗斯福,斯大林,邱吉尔三巨头谋面,商议世界大事。有一天在会谈前,邱吉尔的一个肥头大脑的助理看见又高又瘦的罗斯福走进会议室,讽刺他说:“看见阁下的尊容,使人相信世界上真是在闹饥荒了。”罗斯福反唇相讥:“我看到阁下的尊容,才明白世
0评论2024-01-2450
成功总在你工作的八小时之外
每个上班族每天都有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是工作,第二个八小时是休息,第三个八小时是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造就一个人,但也能毁掉一个人。它既漫长,也短暂;既枯燥,也有趣。你要善于利用时间,不要把“空闲”变成“空白”。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改变
0评论2024-01-2476
向第一夫人约稿
1943年,约翰·H·约翰森在美国芝加哥的一间民房里创办了《黑人文摘》杂志。为了快速提高《黑人文摘》杂志的知名度和扩大发行量,他决定向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约稿。第一封约稿信发出去后,约翰森很快就收到了埃莉诺的回信:“很抱歉,我每天
0评论2024-01-2341
抗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大会战是哪个?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曾率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的感叹。事隔68年,可惜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记载那样一种大气磅礴的悲壮与惨烈。“我们一天要消耗一个师!”参加过淞沪会战的战士说,“我们装备不如他,我们的空军有250架,对方是3
0评论2024-0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