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是中国明朝著名宦官,是今河北蔚县人氏,是中国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宦官。在王振之前,因为朱明王朝先辈严禁宦官接触朝政的规矩,从未有哪个宦官达到他的高度。王振之所以能开明朝宦官专权乱政先河,与明英宗的无条件信任和重用有关。明英宗对王振的信任和宠爱,算是达到了笔者无法理解的地步。
王振初始接触朝政,就被太皇太后张氏发现。当时张氏想要按照祖宗的规矩,同时也是警醒明英宗和朝臣,于是想要将王振斩杀。若是那个时候王振去世了,明朝后面的历史也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了。王振在那个时候之所以逃脱一命,就在于明英宗一再的请求。看在明英宗的面子上,张太后最终放了王振一命。
要说有这样的事情,明英宗怎么也该防备着王振一点。但事实却是,在王振的特地表现下,明英宗不仅没有疏远王振,反而更加信任王振了。
正统六年,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英宗在皇宫大摆筵宴,进行庆贺。这场宴会上开始并没有王振的身影,按照先祖立下的规矩,宦官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类宴会的。但是这场宴会,王振最终还是去了。为什么?因为明英宗离不开王振。
这个时候,王振已经取得明英宗的全幅信任,明英宗在宴会上没有看见王振的身影,心里就像少了什么似的。于是专门派人,去将王振请来。王振也是牛的,不但没有感恩戴德,还发了好大一通牢骚。
王振自比周公,对前来传话的使者说:周公辅助成王,为什么惟独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
使者将王振的这番话,复述给明英宗。明英宗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认为王振受委屈了。于是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王振刚到,宫中百官即向他罗拜,表示欢迎。这种情况的发生,实际上已经表明王振的势力已经逐步强大起来。但是明英宗却视而不见,并没有其他动作。
张太后和三杨先后去世之后,明英宗对王振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无条件信任,无条件放权。但凡是王振上奏的,很少有不同意的地方。后来王振让他亲征,他就亲征瓦剌了。当时明明随行有一百多位官员,不乏军事能力出众,正直忠诚之辈。但是明英宗却将军政大全,交给王振一力主管,让自己陷入绝境。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明英宗被俘与王振是绝对脱不了关系的。但是后来明英宗第二次登上皇位之后,却认为王振毕竟是为国殉死,其精神不死。甚至在登基之后的第一年,就在北京城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为王振立了一个彩色泥像,还树了一块碑为他立了传。同时下令当地官员好生照料,不得有误。
如此种种,明英宗对王振的宠信,绝对算是到了不见其坏,只认其好的地步。
王振十分贪婪,不仅贪权,还贪财。在掌权之后,大肆收受贿赂。但凡送钱的,就让人升迁,没有送钱的就直接罢官。以至于后来形成了无言的规定,著名忠臣于谦,曾经就差点因为没有给王振送钱,而被以不满皇帝的罪名处死。若不是山西、河南两省官民进京伏阙请愿,力保于谦,于谦可就真被王振害死了。
为了获取钱财,王振大开边境贸易,走私盐铁武器,壮大瓦剌势力。同时还收受也先贿赂,置瓦剌贡使数量严重超标的事实于不顾。用国家的钱财,壮大自己的腰包。
土木堡之变时,除了运顺粮草,明军还押运了王振四处搜刮来的财物。撤退的时候,王振甚至因为害怕财物受到损失,而致英宗和将士的安危于不顾,下令在土木堡安营,最终造成土木堡之变。
王振的贪婪,好似中国古代的神兽饕餮一般,永无止境。祸国殃民。
于谦之死: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如今前往杭州西湖游览的人越来越多,愿意上山凭吊于谦墓园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对他的记忆日趋淡漠了。明朝文人写的史书,对他是货誉有加的,邓元锡的《皇明书》、朱国桢的《皇明大事记》、张岱的《石匮书》,莫不如此。众口一词称颂的无非是三点。一是此人
0评论2024-01-2589
土木堡的惨败
土木堡的惨败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
0评论2024-01-2458
宦官五侯王振简介 王振是怎么死的?
王振是明朝时期著名奸宦,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的直接推手。在明英宗一朝极受宠信,位高权重,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位列宦官五侯之中。王振是河北蔚县人氏,早些年研读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学识并不丰富,文采也并不出
0评论2024-01-2351
王振是如何成为太监的?王振为什么能得明英
王振,明朝蔚州人氏,汉族人,幼时吸读书识字,年长之后,自阉入宫。王振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刚刚入宫的时候,便得到了明宣宗的喜爱。但是因为当时明宣宗身边围了许多与宣宗十分
0评论2024-01-2344
如何评价宦官王振?王振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振是明朝第一代奸宦,在他之前因为吸取前朝宦官专政导致亡国的教训,明太祖朱元璋一早就下了禁止宦官干涉朝政的规矩。朱元璋不仅要求宦官不许干涉朝政,甚至还禁止他们读书识字。由此可见,明朝对宦官的限制多大。王振专政,在于明英宗一朝。明英宗之前的明
0评论2024-01-2337
明代第一专权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势到
王振是明英宗时期的专权宦官,同时也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宦官掌权在明代自王振起。所以在明朝的宦官中,他虽然并不是最有名的那位,却也是无法忽视的一位。后世留下了许多与王振有关的故事,可以让大家看清楚王振的丑恶嘴脸。王振在最开始的时候,尽管有野
0评论2024-01-2339
明英宗夺门之变曹吉祥简介 曹吉祥是怎么死
曹吉祥是明英宗时期的太监,是明朝权宦之一,曾在大太监王振底下当值。后来因为帮助明英宗复位,而受到明英宗宠信,成为权宦。曹吉祥是永平滦州人氏,出生年月和进宫时间都不清楚,只知道他最早是王振门下,受王振提携慢慢升迁。正统初年,监军征讨思任发大军
0评论2024-01-2351
明朝太监金英简介 金英人物结局
金英是明朝时期著名太监,历经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四朝,荣宠不断。据历史资料记载,金英原本是安南人,永乐五年,明朝征服安南之后,从中带了一些已经阉割而长的聪明俊俏的男童到中国,然后送入皇宫。金英便是这些男童中的一位,入宫之时大约十三四岁的年
0评论2024-01-2354
该怎么去评价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皇帝?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生下来四个月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九岁的时候即位,成为明朝的又一位皇帝。朱祁镇年幼,所以太皇太后张氏就给他立了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人称三杨。三位都是忠臣,在辅政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
0评论2024-01-2372
刀仇录
明正统年间,蔚州境内。月夜之下,一个魁梧的身材挺刀而立,挂满络腮胡的脸颊,表情凶神恶煞。望着脚下庭院中进进出出的人,他坚定的眼中,不易察觉的闪过一丝犹豫。“日他娘的赵大通,这次要再杀错,看老子刘四不剁了你。”待乌云蔽月,刘四纵身跃下,犹如天
0评论2024-01-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