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幸福有一种类型,是黄连团子型。朋友们一定会说,谁没事把黄连包进团子里啊?
说得对。世上并没有一种食品叫做黄连团子,不过可有一种享受幸福的方式,叫做黄连团子型。
它指的是有些人把目前的生活过得十分清苦,总想以后再来享受,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忍受万千辛苦,任劳任怨,把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们终年忙碌奔波,牺牲眼前的幸福,图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自己可以从容地享受幸福。
也许有人要说,这样也不错啊,等到把黄连吃完了,不就苦尽甘来了吗?理论上可以这样说,那些持有黄连团子型幸福观的人,心里也是这样想的。殊不知,这黄连乃寒苦之药,长久地沉浸其中吞咽入肠,长期的奔忙劳累,人就受了内伤,早已麻痹了感知幸福的神经和能力,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等到享受幸福的那一天,就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他们一直在预约幸福,却难得真正地享受幸福,实际上等于消灭了幸福。
这类人多半热衷于攒钱,从来不知道享受,认为人生就应该是受苦,享受就是大逆不道。到老了,没有牙,吃也吃不动,喝也喝不下;要想出去旅游,四肢俱软,已经没有那个体力了。他一生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就无声无息地驾鹤西行了。
这种幸福观,在贫苦的中国底层百姓中比较流行,应该说,这种吃苦耐劳未雨绸缪总是生活在不安全状态的幸福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的低下和社会的不安全感所导致,有它滋生的土壤和一定的合理性。不过斗转星移,目前我们已经从温饱进入到小康社会,一味地把幸福推到遥远的将来,这是值得商榷和需要改变的方式。
很多人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总是把时间推到遥远的将来,总觉得自己还有一个又一个目标没有完成,等到有了更宽裕的时间和更多的财力,再来孝敬不晚。汉代韩婴所著《韩诗外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这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为什么“亲不待”了?因为他们已经走了。大家常说“我父母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上”,指的就是这种遗憾。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严监生病危时,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老婆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严监生在当地绝对算是大户人家。如此的大地主,却还是精打细算事必躬亲。他生病在床后,家人劝他进补,他却舍不得银子吃人参,直到临死,还在为两根灯草死不瞑目。这种幸福观,实在值得推敲。
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不要丧失了对过程的幸福感。幸福并不是爬到了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不要给幸福开一张渺茫的支票,而且不肯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幸福支票,就是一个黄连粉制作的菜团子,你始终无法抵达香甜的核心,就算真的吃到了内核,才发现那内核不论原本多么香甜,在苦不堪言的大寒之药浸泡下,早已失了原味。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三毛有首歌,叫《说明依旧》。“重逢无意中,相对心如麻。对面问安好,不提回头路。提起当年事,泪眼笑荒唐……”这样的词,说的应该就是初恋或者旧爱重逢吧。歌中的意境,显然是时光不再的感觉。就像张爱玲笔下,多年之后曼桢终于见到了世钧,当年一直想着要
0评论2024-01-25130
夫妻合力,赶走幸福的“小麻烦”
我和赵辉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他留在省城工作,我回到老家地市当了一名美术老师。我是独生女,父母反对我跟赵辉异地恋,并给我介绍了对象。赵辉的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个弟弟正读大学,家庭条件比较差。为了爱情,他愿意为我放弃优渥的工作
0评论2024-01-25138
幸福24万公里,在行走中陪伴
十年來,单忠雨夫妇用一辆改装“房车”,带着父母一路翻高山,跨江海,行程24万公里,走了大半个中国……蓦然心动的一刻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因为在自己即将迈入老年时,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
0评论2024-01-2588
不完美之美
她是个完美主义者,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从做基层业务员开始,用了8年时间,做到了公司财务主管,这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她“拼命三郎”般的努力。她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苛,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就这样一步步逼迫自己登上事业的巅峰。不仅如此,她对家人也很
0评论2024-01-2567
家是点点滴滴的幸福
每个家都是一个感情的港湾,每个家都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每个家都是一个精神的乐园。人就是这样,常常羡慕着别人的生活,同时又感慨着自己的失落。于是,在我们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的时候,总是忽略身后的幸福。我们常与珍宝相邻咫尺而不知相护相守。家,就是
0评论2024-01-25133
幸福的“能量守恒”
一余莉和江涛是经同学介绍相识相恋并步入婚姻殿堂的。余莉是一所985院校本硕博连读的博士生。江涛本科是双非院校,硕士就读于一所211院校,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工作,工资不高,但工作内容相对简单,比较稳定。余莉性格急,脾气暴躁。恋爱期间,科研压力
0评论2024-01-25128
月光巨人和幸福制造机
每当有月亮的夜晚,月光巨人就会出现。巨人缓缓走过草地,走过森林,走到那棵大树下,独自待在那里,直到月亮落下。要是有人见过他,就会惊叹于他的温和与优雅。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来到这里,见到过他,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一个男孩在月夜独自来到这里
0评论2024-01-2594
父母在,就是幸福年
为了过年,从从的父母早早就开始忙碌了。退休后,两位老人为了照顾外孙女乐乐从徐州来到南京。虽然身在异乡,一家人还是在一次次升腾的烟火味中找回了家乡的滋味。过年,更是一场美食盛宴。过年包饺子是全家最热闹的时候。有些菜蔬是从从母亲自己种的,她清洗
0评论2024-01-25109
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一天,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去散步,教授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非常好,因此常常被称为“学生的朋友”。散步途中,他们看到小路上放着一双舊鞋,他们猜这鞋是在附近田地劳作的某个穷人的,他也差不多该收工了。学生扭头对教授说:“我们来逗逗这个
0评论2024-01-2574
溥仪:给不了幸福就放手
1956年12月的一天,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位探亲的女家属。这里关押的都是抗战期间的重要战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此刻,溥仪正在等待一位女子的到来,她就是溥仪的第四位妻子,也是伪满时期的最后一个“贵人”一一李玉琴。李玉琴嫁
0评论2024-01-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