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朱允炆是谁?他最后去哪儿了?

2024-01-23 18:48460

通俗来讲,史上的皇帝要是被夺了皇位,一般有三种下场,一是霸气地自杀而亡,我可是皇帝,生死怎么能由你来决定呢?二是,比较怂包的皇帝,就如南唐后主李煜,投降之后转作臣子,苟活于世,郁郁而终。

还是有例外的,比如朱允炆,等朱棣进京到了皇宫大院,留给他的就是漫天大火和烧得认不清人的尸骨。

朱允炆说:你猜,这到底是不是我?直气得朱棣牙痒痒。

朱允炆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的次子。这样一说,好像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做皇帝。毕竟,在他之前还有他爸爸和各位叔叔,还有他的哥哥。

先来说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生于乱世之中。他的出生给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欢喜,朱元璋称王时被立为世子。再后来,世子就被立为了太子,那时,朱标才十三岁,未成年。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继承人,朱元璋可谓费尽了心思。又是请名师,又是严格要求朱标的方方面面。欣慰的是,朱标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可惜的是,朱标没有这个运气当皇帝,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允炆有个哥哥,叫朱雄英,也是个短命人儿,只活到八岁就生病死了。朱允炆本是妾生的孩子,只因为朱标的原配死了,母亲被扶正才成了嫡子。又因为长子死了,才被朱元璋认为是朱标的嫡长子,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其实,朱元璋除了朱允炆之外,还有一个可考虑的人选,就是他的四子朱棣,也就是朱棣后来夺了朱允炆的帝位。朱棣是一个将才,朱元璋派他去同蒙古人打仗,他总能打得赢,立下了战功累累,朱元璋很是喜欢他,也考虑过把帝位给他。

但是,朱元璋又是一个很看重规则的人,自古在选择继承人时都是立长立嫡,他害怕破坏了这样的规则会在后来引起动乱。万般考虑之下,选择了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

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就继承了帝位,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没有如他父亲那样被朱元璋培养过,缺乏治世之才,再加上他性情温和,也没有如他叔父般的雄才大略,一个皇帝能力比不过其他的藩王,这就为后来的祸患埋下了引子。

朱允炆习得是儒学,实行的也是仁政。

修改了朱元璋立法时提出的一些过于严苛的法条,使得法典显得通情达理了些。在财政方面,减轻了一些过于沉重的税收,特别是江南地区过高的土地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之后开始考虑到削藩这件事情,想要把自己手中的权利集中起来。先是选择了一些小藩王开刀,抓住他们的把柄或者捏造一个,逼迫他们撤藩,效果不错。一个接着一个,最后轮到了燕王朱棣。

因为朱棣是最难对付的一个,所以才把他放在了最后。但是,朱棣在朱允炆撤藩之前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挥兵进京了。说是朱允炆此番做法完全违背了朱元璋的心意,用残忍的手段迫害皇子,一定是身边的小人在作怪,要为了朱允炆清除身边的佞臣。

之前提到说朱棣有着极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占优势,但凭着他的高超的领导才能,和随着战局的拉长,朝廷不断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朱棣打到了京城。

朱棣到了京城,也没有见到朱允炆。朱允炆不见了,只留下了不知道是谁的焦骨。小编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穿越时空的爱恋》,剧中的朱允炆时髦了一把,从古代穿越到现代了,可谓是古穿今的第一人了。

朱允炆到底去哪了,现在还是一个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捡祸上身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捡祸上身!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巡游江浙,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苏州知府冯文灿不敢怠慢,特意把皇上安排在苏州知名的龙泉园内。说起这龙泉园,因一日夜不息的喷泉而闻名,再加上园内亭阁回廊、丹桂飘香,真是一处洞

0评论2024-01-26117

和尚当元帅
在刘福通红巾军转战北方的时候,濠州郭子兴红巾军正在壮大起来。郭子兴本来是定远(今安徽定远)地方一个财主,因为出身低微,经常受地方官吏的敲榨勒索,心里气忿不过,加入了白莲会。他拿出家里的钱财,摆酒杀牛,结交江湖好汉,只等一有机会,就杀死那批贪

0评论2024-01-2586

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

0评论2024-01-2583

朱元璋位山相狗
朱元璋没发迹之前,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学过兽医、贩过酸梅、扛过活,总之,啥苦都吃过。可这世上听说有相马的没听说过相狗的,这事儿,朱元璋还真就干过。朱元璋在参加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前,因为他吃得多,庙里的其他师兄弟就吃不饱,方丈和知客僧一商量,

0评论2024-01-2578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75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

0评论2024-01-2578

朱元璋的井与警
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汲取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

0评论2024-01-2578

朱元璋倡廉反腐
“四菜一汤”其首倡“四菜一汤”相传为朱元璋首倡。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生日庆

0评论2024-01-25107

拍朱元璋的马屁
朱元璋,有明一代的开国皇帝。作为万乘之尊的皇上,朱元璋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有人拍朱皇帝的“马屁”就是不足为怪的了。只是,朱皇帝的“马屁”也不是那好“拍”的。把朱皇帝的“马屁”拍好了,居然成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智慧故事”,讲起来,不知当

0评论2024-01-2588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

0评论2024-0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