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他们的人生结果却迥然不同,一个改天换地,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一个兵败大陆,退守台湾一隅。这其中有许多主客观原因,但有一个根本原因不可忽视,这就是他们的用人之道有所不同。
说到用人标准,蒋介石的用人标准出身和忠诚,手下又分“黄埔系”“保定系”“浙江帮”。毛泽东没有进入过军事院校,在用人上也就无所谓什么“保定系”“黄埔系”了。
毛泽东的用人原则是“五湖四海”,内战时期,一些许多出身低微的放牛郎、小长工等由于作战勇敢,都被放到前线予以重任。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贤”和“人尽其才”。
粟裕和林彪,可以说是在解放战争中最耀眼的两颗明星。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兵后,毛泽东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正司令在位的情况下,把战役指挥权交给副司令,这就是用人上的不拘一格。
粟裕也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野代司令员兼政委,实际上成为华东战区最高指挥员独当一面,旋即又指挥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之后的淮海战役更是粟裕的巅峰之作。
粟裕第一次进入高层视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10月的黄桥大战。内战前,属于新四军体系的粟裕在党内军内地位并不高,作为陈毅的副手,而且长期远离中央,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共军界和政治界的核心圈子,但这并不妨碍毛泽东放手去用他。
相比较而言,林彪与毛泽东渊源更深,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林彪就显示了其军事指挥才能,但林彪性格孤僻、倔强、冷漠,遵义会议后,他还公开质疑过毛泽东,跟彭德怀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
在遭到拒绝后,又给中央军委写信,要求“朱毛下台”,对于这些,毛泽东只是斥责他“你还是个娃娃,懂个啥?”毛泽东看中的是林彪善用疑兵、善打巧仗、善从侧翼和敌后发起进攻和使用计谋等指挥才能,所以在解放战争中委以重任,又选拔有原则性又宽容大度的罗荣桓做林彪的搭档。两人配合相得益彰,使林彪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毛泽东用人之道与蒋介石还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毛泽东“化敌为友”,蒋介石“化友为敌”;毛泽东“化疏为亲”,蒋介石“对人苛刻”;毛泽东“不拘一格”,蒋介石“讲究资深”等等。
古人讲:“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举贤荐才,为政之要。”“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当下,人尽其才,执政兴国,愿朋友们从毛泽东的用人之道中受到启迪。
考察雇主的办法
乔治和约翰都是用人。他们分别从上一任雇主家辞职后,开始寻找新的雇主。乔治的上任雇主很挑剔,对待用人非常苛刻。约翰的上任雇主却很和善,对用人们很好。可惜,他要搬家了,约翰只好另外找工作。临走之前,雇主还给了约翰一笔钱,好让他应付找到新工作前的
0评论2024-01-2565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
0评论2024-01-2574
脚印是生活的良种
维斯卡亚公司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
0评论2024-01-2564
用人经
用人经组织部楚部长在他当部长的几十年中,提拔任命的干部不计其数。这些干部没有一个犯错误的,因此,大家都对他善于用人的做法表示钦佩,但不知他的秘诀何在。时间久了,细心的人就发现了一个秘密,他提拔任命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任职时间没有
0评论2024-01-2467
神偷请战
神偷请战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不当事倍功半;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
0评论2024-01-2449
绊倒千里马的一颗小石子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堂、李鸿章等名臣。他有着精明独到的判断力,常常能慧眼识英雄,为朝廷发掘了不少的人才。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0评论2024-01-2350
松下幸之助的“用人之短”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经营之神”。他不仅在经营上有其“神乎其神”的一面,在用人上更有异乎常人的“独特之处”。一天,松下幸之助去下属的一家加工厂考察,正赶上厂长要开除一名叫中尾哲二郎的工人。松下幸之助问厂长:“中尾
0评论2024-01-2356
我想作家奴
史学专家杨先生走进我的办公室,看见我正在发呆,问我在想什么?我说,唉,日子过得这么低迷,年年都愁眉不展,一身力气用不出来,赤贫狼狈,真窝囊。我现在好想找个人,作他的家奴。他呵呵大笑,说,你不是那么张扬的人吗?自认为好有才,好大本事,仿佛一个
0评论2024-01-2241
第三次机会
第三次机会企业成败的要旨之一,是用人。用人的要旨之一,是信任。这些都属老生常谈,谈什么谈?我认识一个企业家,他谈的,就有一点点意思。他说看起来打工的人满街走,一呼一大片,真正好用的人其实并不多得。所以他用人,只要看准了的,看好了的,他一定容
0评论2024-01-2244
董明珠用人出奇招
格力集团人力资源部曾聘用一名专门做签证服务的人员,仅签证这一项工作他就做了三年,他的办事能力得到了部门主管的肯定。一次,格力集团选聘中层管理人员,他应聘成功。对于该让他去哪个岗位,高层管理人员意见不一。有的说:“他来自人力资源部,就管人力资
0评论2024-0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