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登山失败者葛瑞格。摩顿森的人生高度

2024-01-23 15:30570

当我捧给你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当我捧给你第二杯茶,你是我的朋友;

当我捧给你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保护你。

这就是巴基斯坦的巴尔蒂人眼中茶的意义。

在喝下三杯茶之前,葛瑞格·摩顿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登山者。

而喝下巴尔蒂人捧上的三杯茶后,葛瑞格做出了一个伟大的承诺。为了这句承诺,他历尽艰险,却无怨无悔,至今仍奔走在兑现诺言的路上。

“我要给你们盖一所学校”

葛瑞格的妹妹克莉丝塔3岁时感染了急性脑膜炎,23岁便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被病魔夺走生命的妹妹,葛瑞格决心攀上“世界最难攀登的山峰”—乔戈里峰。他用藏族的经幡把妹妹的念珠项链包好,随身带到了巴基斯坦,准备在登顶后,把妹妹的遗物留在海拔8611米的峰顶。

然而,为了救助受伤的同伴,葛瑞格的攀登计划失败了。掉了队的葛瑞格孤身一人流落到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偏远地区。他精疲力竭、饥渴交加,而且还迷了路。在离开乔戈里峰的第7天,葛瑞格步履蹒跚地走到了位于布劳渡河谷的一个叫科尔飞的小村庄。在那里,他幸运地得到了当地巴尔蒂人的热心救助。他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在休养身体的日子里,葛瑞格发现:村里每户人家至少有一个成员患有甲状腺肿大或白内障,孩子们严重的营养不良而头发枯黄,而离村子最近的医院在斯卡都,至少得走上一个星期才能到达。而且他还得知,村里有1/3的新生儿活不过一周岁。

葛瑞格开始用登山药箱里的药品为村民们治疗化脓的伤口和一些轻微的疾病。每到一户人家,都有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望着他。葛瑞格的名声慢慢地传开了,科尔飞附近的村落也有人来请他治病。后来,整个巴基斯坦北部的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葛瑞格医生”。

在到处为人们治病的过程中,葛瑞格发现当地竟然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因为过于贫穷,村民们根本请不起老师为孩子上课。孩子们没有课本、没有学习用具,就跪在冰冷的土地上,用小木棍在泥土里写字。“我觉得心都碎了。他们热切地渴望学习,不管条件有多艰难。我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葛瑞格后来在自己的书《三杯茶》里这样写道。

登上乔戈里峰,对于葛瑞格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他要用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来纪念妹妹。他对村长哈吉·阿里说:“我要给你们盖一所学校。我保证!”

走完自己选择的路,直到兑现承诺

6个月后,葛瑞格收到了第一封回信。他的校友、美国NBC新闻主播汤姆·布洛考寄来了一张100美元的支票。

葛瑞格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她邀请儿子到学校为600个孩子做一些幻灯片介绍。不久后,学生们自动发起了“捐一美分给巴基斯坦”的活动,一共募集了62345枚硬币,盛满了两个垃圾桶。

葛瑞格的好友汤姆·佛汉医生在美国喜马拉雅基金会工作,他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葛瑞格的故事,刊登在基金会的新闻通讯刊物上。登山家、美籍瑞士物理学家吉恩·霍尼尔看到文章就给佛汉医生打电话说,他愿意帮助葛瑞格和巴基斯坦的孩子们。一周之后,葛瑞格收到一张12000美元的支票以及一张短笺:“别搞砸,祝好。吉恩·霍尔尼。”

拿到捐款,葛瑞格马上回到了巴基斯坦。他购买了建造学校所需的建筑材料,租了一辆卡车连夜赶往科尔飞村,却发现布劳渡河上的桥梁不够坚固,根本无法承受卡车的重量。要想建学校,必须先修桥。葛瑞格有些失望却没有退缩,他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终于在布劳渡河上建起一座89。6米长的钢索桥。三年之后,科尔飞村的学校也终于建成了。

村民们激动地说,很多被救助过的登山者都对巴尔蒂人做过承诺,但是等他们回到家乡,就都把承诺忘了。但是,葛瑞格没有,他把“三杯茶”的恩情和自己的承诺记在了心里。

从一个承诺,到一种理想

科尔飞村的学校建成之后,葛瑞格并没有急着返回美国,而是留在巴基斯坦为筹建下一所学校继续奔波忙碌。

为了让这里的孩子都能走进教室,葛瑞格遭遇了各种难以想像的阻碍:他曾在巴基斯坦荒凉的瓦济里斯坦地区被极端军事组织绑架了8天;他曾身陷贩毒团伙的激烈枪战;他遭到过部分穆斯林村庄毛拉(地区的宗教长官)的驱逐……而这些都没能使他退缩。

在美国打击塔利班的行动刚刚结束时,葛瑞格就深入战后混乱的喀布尔,寻找需要帮助的学校。他了解到,美国政府承诺的战后拨款有3/4没有到位,致使很多学校重建无期,老师们领不到工资,就跑到美国财政部质问拨款问题。他还到各地发表演说,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一枚激光制导导弹的造价是84万美元,同样这笔钱可以建造60多所学校,你们难道相信,向阿富汗扔一枚导弹比在那里建60所学校更能使美国安全吗?”

葛瑞格的演讲打动了许多美国人,他的行动在美国引起很大轰动。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成立了“中亚基金会”,由葛瑞格担任负责人,专门负责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远穷困地区建设学校和维护学校的运行。

直到今天,葛瑞格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已经建立了60多所学校,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他曾经说,要让中亚偏远地区数以万计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葛瑞格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勇闯断魂山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勇闯断魂山! “刷”的一声,汤莫兹·胡玛将两把冰斧敲进冻结的坡面,大雪飘旋在他周围。他大吼一声,整个人往上爬了25厘米。 他的登山钉鞋下方,是一片冰雪覆盖的岩石表面,直往下延伸将近

0评论2024-01-2678

卡拉奇的木乃伊之谜
在埃及本土之外发现木乃伊,无疑是世界考古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件。不久前,一具2600年前的木乃伊出现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的博物馆中。由于木乃伊胸前有一块刻有波斯语祭文的金盘,伊朗声称要索回国宝。而巴方则断言,木乃伊“身世”的确定尚需假以时

0评论2024-01-2591

我们都是马拉拉
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马拉拉来到联合国》一文中这样介绍马拉拉: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学生之一,但她也是老师,她来联合国,是要在教育方面特别是世界各地的女孩教育方面,给我们上重要的一课。马拉拉缓步走上讲台,环顾听众席,下面坐

0评论2024-01-2572

阿富汗第一夫人
阿富汗前财长加尼不久前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发表就职演讲时,他夸奖了夫人鲁拉的贡献。这一幕在阿富汗人看来多少有些诧异。加尼的前任卡尔扎伊当总统十年,从未有类似举动。有评论称,鲁拉“正扮演新的角色”。与众不同的女性接触过西方教育的鲁拉,不愿走阿富

0评论2024-01-2595

我是马拉拉
在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之后没几天,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自传简体中文版即将出版。这本名为《我是马拉拉》的自传,由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还原了她的传奇经历。我来自一个午夜建立的国家。而我在

0评论2024-01-2593

11岁的励志演讲家
哈马德·萨菲出生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省的一个商人家庭,今年11岁了。萨菲有着良好的语言天赋,他在白沙瓦公立小学读书时,就表现出比同龄的孩子都能说会道。10岁那年,萨菲看到了一档演讲的电视节目,不禁为演讲者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吸引住了,便立

0评论2024-01-2464

少年你也是“哈桑”
哈桑,是一名15岁的巴基斯坦少年。他面容质朴,身材微胖,常常穿着宽大的巴袍坐在家乡连绵起伏的山峦上遥望远方,清澈如水的眼神中写满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哈桑的家乡在巴基斯坦北部的亨古镇,那里盘踞着塔利班和不少其他武装组织,恐怖袭击时有发生。住在

0评论2024-01-2160

烹制了一百年的茶
一个叫摩顿森的美国人,在挑战世界第二大高峰乔戈里峰时,他想沿着巴基斯坦境内的山坡登上它,意外却发生了。 雪崩蜂拥而来,他被无情的白雪覆盖在山峦下面,两天两夜时间,他凭借着雪堆中残存的氧气生存下来,但饥饿时时折磨着他的肉体与神经。

0评论2024-01-2038

利比:“基地”的“战士、诗人、学者”
也许没人还记得,数年前,在利比到达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时候,他收获了无数的尊敬,即便是那些“史上最危险的极端分子”,也对他满怀敬畏。“基地”二号人物阿布·叶海亚·利比,出现在“基地”发布的不同视频中,有时一身戎装,有时平民打扮。近日,“基地”二

0评论2024-01-2050

千万里跨国祭奠,痴情不改感天动地
32年前,作为援建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军人朱法安的未婚妻,肖际玉最大的心愿是“等他回来和我团聚”,却没有想到心上人竟然牺牲在异国他乡。为了照顾未婚夫的父母,她毅然嫁给了他的哥哥。从此,她最大的愿望变成了“让我过去为他扫墓,和他说说悄悄话”。

0评论2024-01-1944